5·18国际博物馆日 这个周末去逛博物馆吧

发布时间:2025-05-17 07:12

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去看当地的博物馆,这里的历史和文明就藏于其中,方寸之间便可一览千年。

杭州,本身就像是一座开放的博物馆,299个博物馆就是这个城市的会客厅。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博物馆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如何与时代共振。

作为博物馆教育与传播的核心媒介,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研究及成果转化利用能力的基本体现,是观众了解古今变迁、感知岁月积淀、走向历史深处的重要窗口,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享受、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是守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工作。

逛博物馆,已经成了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推出的展览,也丰富多彩,在展现历史文化的同时,越来越有文艺时尚气息,同时还具有社交属性——可以跟家人朋友一起感受艺术,打卡沉浸式体验互动等。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杭州各大博物馆自然少不了重磅展览和丰富活动。我们推荐其中几场特别值得一看的,千万别错过。

@杭州博物馆

博物馆之城 ——杭州的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

展览分“回望”“凝望”“展望”三个单元,以AI数字人、数字地图、互动游戏等为媒介,以“走遍杭州的博物馆”活动为载体,解读“博物馆之城”理念,展现杭州“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实力、魅力与活力。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3日。

“元代的杭州与泉州

——河海相依 多元和合”特展

展览共分为“大哉乾元”“杭州(Quinsay-行在):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泉州(Zaitun-刺桐):东方第一大港”“杭泉连线 海丝开端”“泉州:万川归海 多元融合”“杭州:融合南北 文化之都”等六个单元。

在临展厅三楼,映入眼帘的是以泉州为起点、杭州收尾的双城文化空间,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和素以南北融合为文化特征的杭州,用沙盘模型的方式展示各自的城市风采,错落有致的元代遗址群在此汇聚,共振成杭泉永不消逝的文化之声。

展览将持续至8月11日。

杭州博物馆“百万收藏”计划第八期启动

杭州博物馆自2021年10月8日推出“百万收藏”计划至今,已完成七期征集计划,共计征集入藏无偿捐赠的1803套11093件藏品。在第七期,共征集到1000余件承载个人记忆与城市温度的“时光碎片”——民国浙省陈四丰烟厂包装纸、20世纪50年代杭州启文丝织厂精制檀香绢扇(附盒)、1959年杭州市三墩区卫生所发婴儿出生证、1977年高校招生委员会准考证……

第八期“百万收藏”计划已经启动,主题是“寻找吴山印迹,收藏杭州记忆”。收藏内容包括:吴山及吴山附近居住、生活、生产、学习使用过的实物物证、视频和照片等。这些捐赠品,很有可能在杭州博物馆下半年的吴山主题展览中和大家见面。可以将你的老物件拍照上传至橙友圈#文艺show#话题下。发帖晒物件仅为初选阶段,后续还将由杭州博物馆组织专家鉴定,最终入选者的老物件/老照片,才有机会被杭州博物馆永久收藏。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推出夜间延时开放服务,当天开放时间为9:00-21:00,20:30停止入馆。

天地人——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六十周年艺术展

2025年是艺术巨匠黄宾虹先生诞辰一百六十周年。浙江省博物馆举办本次纪念展览,回顾一代宗师的艺术历程,同时也向先生与家属七十年前的无私捐赠致以深深的敬意。

展览涵盖了黄宾虹的经典作品、珍贵画稿、手稿及其收藏古物等,共计160余件(组),在展现黄宾虹超凡脱俗的艺术才情的同时,更彰显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宽阔的人生阅历。

展览将持续至6月8日。

@中国印学博物馆

5月18日来领限量藏书票

今年中国印学博物馆特别联合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推出贯穿全年的“藏书票”活动,博物馆日将发行第三期。

这次的主题章是“古为今用”。5月18日当天,限量发放100张,领完即止。配合的藏书票图案是东汉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拓本(西泠印社藏),此碑为浙江最早也是唯一的汉代石碑,有“两浙第一古碑”之誉。

此外,在印学博物馆现场还准备了“古为今用”原子章,观众可以在藏书票背面钤盖。

限量版之外,还有普通版藏书票将在节日期间继续限量发行。正面设计精选西泠印社藏名印,背面设有空白钤印处,观众可亲手钤盖主题印章,留下专属独特印记。

@中国丝绸博物馆

5月18日10:00-11:00、15:00-16:00有免费讲解

5月17日-6月22日(每周二-周日)10:00-16:00,每位身着汉服的观众可在互动游戏区(锦绣廊晓风书屋门口)参与投壶游戏,可以获得奖品(每人限投5支箭,根据投入箭的数量设置不同的奖励等级)。

5月18日10:00-11:00、15:00-16:00有免费讲解。讲解内容:“从田园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时装”展(时装馆负一楼);“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1920s—2010s)”展(时装馆二楼);“不负古人不负卿——从《长安的荔枝》影视服饰设计说起”展(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二楼)。

此外,在丝绸博物馆还有丝绸纹样填彩、纳福编织包、制作吉祥纹样冰箱贴等活动。

@中国湿地博物馆

在河之洲:中国湿地保护成就展

这场展览融合科技艺术与生态教育,以候鸟迁徙为叙事主线,通过沉浸式互动装置与系统性科普展示,向公众全景式呈现中国湿地保护事业的丰硕成果。全球每年有数以亿计的候鸟跨越上万公里迁徙,湿地是其不可或缺的“生命驿站”。

展览以“它们、他们、我们”三大单元展开,从湿地保护的受益者、行动者到参与者,层层递进回答“保护谁、谁来护、如何护”的核心命题,并通过各省市保护区案例,总结湿地保护、管理、经营与研究的实践经验。

此次展览融入十余项趣味互动装置,吸引观众探索自然奥秘。展厅中庭的“赛博朋克”飞鸟艺术装置成为焦点——仿生碳纤维结构的东方白鹳与斑头雁振翅欲飞,展现科技与自然的交融,观众可亲手操作展翅结构,观察鸟类飞行原理;在“赛鸟”游戏中,通过竞速了解白鹤从俄罗斯至鄱阳湖的迁徙路线;树洞内的定格动画则揭秘中华秋沙鸭等濒危鸟类的成长日常。此外,红树林“大食堂”展示水鸟食谱,海草床打卡区呈现儒艮栖息场景,1∶1候鸟飞行墙成为拍照热点。

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浙江自然博物院

霸主重生——恐龙科学艺术复原展

恐龙爱好者注意了,浙江自然博物院内上百种史前生物已集结。超逼真复原模型+VR黑科技+全息投影,带你探索远古巨兽从陆地霸主到翱翔蓝天的壮丽进化史诗,沉浸式感受科研与艺术的碰撞。白垩纪“热河生物群”,生动复刻亿万年前森林生态。这里有7米长最大带毛恐龙——羽王龙,以及鹦鹉嘴龙、尾羽龙等众多恐龙明星,古生物学家和艺术家联合复原,同时配合动作和声音,让你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9日,须购票参观。票价:单人,56元/张;双人,89元/两张;三人,119元/三张,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微信公众号购票。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洋阳伞伞

——从阳伞到洋伞看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

国际博物馆日,工艺美术博物馆活动多多。“萧山花边”手作体验、西湖绸伞刷花体验等,还有一场关于“伞”的精美展览可看。

伞,这一看似寻常且往往不为人所重视的物品,实则蕴含着独特的魅力。除了基本的实用性,伞更是衣着的优雅伴侣。西方阳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同帽子、手套等配饰一样都是女性外出必备的时尚单品。特别是在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西方阳伞形制多样、外观美丽,深受女性的喜爱。由于中西方之间经济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在西方阳伞上还能看到众多来自中国的元素。近代,西方阳伞化身洋伞进入中国,逐渐影响了中国传统伞业的发展。中国传统伞业在与西方现代洋伞的交流碰撞中,中国的现代伞业逐渐发展起来。

观展之余,还能轻松玩转各色活动:单色章、套色章、火漆印章、翻页机等。

展览将持续至10月13日。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

马可·波罗曾说:“杭州是天堂之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正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展出。

展览汇集了11家意大利文博机构共84件13-20世纪的珍贵文物,包括油画、雕塑、陶瓷、玻璃、珠宝、纺织品等多个品类。展览还原了马可·波罗在丝绸之路上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 精选了来自法国国家图书馆所收藏《寰宇记》的丰富插图。其中“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是本次展览的主体,展现浪漫传奇与历史现实相交织的东方图景,揭示中国和意大利跨文化交流的累累硕果,以及这段传奇之旅对当代世界的深远影响。

展览持续至7月31日。

网址:5·18国际博物馆日 这个周末去逛博物馆吧 http://c.mxgxt.com/news/view/1242476

相关内容

5·18国际博物馆日 这个周末去逛博物馆吧
国际博物馆日,故宫博物院专题展在东莞精彩亮相!
博物馆日|为一个展奔赴一座城!上海171家博物馆等你来
博物馆学的力量|湖南博物院举办“21世纪国际博物馆学基础书系”发布会
湖北省博物馆再登“国家名片”!《博物馆建设(二)——湖北省博物馆》特种邮票首发
国际博物馆日 | 马未都:文物传达着我们生活中的美好
国际博物馆日 | 侯宁彬:把教育和研究变成博物馆未来努力的方向
“国际博物馆日”宁波主会场活动启幕
国际博物馆日,来松岗看中国古代琥珀艺术品展
幽灵和传说博物馆,博物馆Mysteriae Pragensis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