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微博尚处于起步阶段,吃瓜群众也还比较单纯。一场“戏霸”标签的风波,迅速引发了娱乐圈的剧烈反应,明星、媒体、粉丝纷纷卷入其中,真假难辨,泥沙俱下。
01 事件起始
回到2012年初,功夫片依旧是电影市场的主流,一部名为《终极解码》的电影悄悄启动。这一项目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戏剧性,导演檀冰(原名耿卫国),虽然其导演履历并不亮眼,却凭借着一股让人叹为观止的“画饼”能力,成功组建了一个堪称“梦幻阵容”的演员团队。
檀冰首先给杨坤许下了男主角的承诺,接着用这个承诺拉来了成龙担任监制,甚至暗示成龙会出演客串角色。随后,他又把孙红雷、甄子丹、赵文卓等大牌明星都骗了进来。可惜,空有野心,实力不足,最终投资人撤资,许多演员选择退出。
面对这一局面,甄子丹决定亲自担任监制,召回原班人马启动了新的电影项目《特殊身份》,这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伏笔。
02 赵文卓与甄子丹的矛盾
在《特殊身份》拍摄过程中,演员们之间的摩擦逐渐升级。赵文卓对剧本的改动表示强烈不满,认为与最初的构思相差甚远。
赵文卓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对剧组的氛围感到难以忍受,尤其是粗俗的语言让他特别不适。导演霍耀良曾在交谈中透露,甄子丹确实在片场发火过,但他怒骂的主要是那些不负责任的武行和演技不稳定的临时演员。
由于文化差异、工作方式不同以及对专业的不同理解,赵文卓与甄子丹以及剧组的冲突不断升温。赵文卓指责甄子丹是“戏霸”,而甄子丹则认为这些剧本调整是为了提升电影的整体质量。
2012年2月29日,《特殊身份》剧组发布声明,宣布与赵文卓“友好分手”,理由是“创作理念不合”。
赵文卓愤怒地发表了公开声明,并公布了剧组内部邮件,把这场内部纷争曝光在大众面前。
03 事件发酵
赵文卓的声明迅速在娱乐圈引起轩然大波,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3月4日,他还召开了记者会,借助社交媒体寻求公众的支持。
然而,赵文卓在寻求支持的过程中,一些做法让人质疑。他转发了几条假冒香港动作明星(元华、元彪、刘家辉)的微博以示支持,而这些假账号很快就被识破。
甄子丹则通过微博表示,自己对这场风波感到失望和难过,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决不妥协。他的回应并没有平息争议,反而让事态愈演愈烈,招来更多的批评。
随着事态的扩展,网络上关于甄子丹的各种负面传闻开始漫天飞舞。有人爆料说他与吴京、释小龙有过节,甚至还与李连杰发生过冲突,更有谣言指他与许多知名演员关系不和,甚至连家庭问题也被搬上了台面。尽管这些谣言后来都被澄清,但当时无疑给甄子丹的声誉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04 檀冰的“新闻发布会”
随着这场“世纪骂战”愈演愈烈,一个关键人物——檀冰,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2012年4月6日,檀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开指责甄子丹“香港人欺负大陆人”,还称他“强抢剧本”“霸占项目”。
更令人震惊的是,檀冰还爆料称“甄子丹的司机杀害了赵文卓的司机”,这个“猛料”实际上与电影拍摄完全无关,是一桩与电影制作无关的社会事件。檀冰故意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显然是为了进一步煽动情绪,甚至将事件推向“地域之争”的高度。
他的这一做法,怎么看都像是在为自己未能完成电影项目而复仇,而非真心为正义发声。
2013年6月,甄子丹将檀冰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判定檀冰犯有诽谤罪,要求其赔偿甄子丹5万元精神损失费。这场旷日持久的“骂战”也终于在法律的裁决下画上了句号。
05 结语
“甄赵之争”无疑是一场复杂的娱乐圈风波,不仅涉及到明星之间的个人恩怨,还反映了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种种乱象。陈可辛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电影拍摄的幕后往往充满了利益、名利、文化差异、舆论操控等多重因素的交织,这也是为什么这场争吵如此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的原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