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明星档案:音律之伎为何称之为“杂户、太常音声人”

发布时间:2025-05-18 01:41

在“易烊千玺和雷佳音”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这部电视剧中让我们看到了大唐帝国威震四海、周边番邦属国纷纷来朝的一个盛世辉煌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揭露出唐朝封建政权统治时期下社会阶层划分为高低贵贱的一种等级制度。

通过《长安十二时辰》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古代封建专权的历史时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步入仕途,福利待遇都与出身或户籍等级划分息息相关。

赵刘果儿分别撰写了两篇文章简略论述了唐朝时期奴婢的特点与唐朝"官户、部曲"的历史起源及客女,工乐的区分。

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获知大唐王朝时期的良贱户籍制度起初是源自于奴隶制时期渐渐萌生的一种历史阶段性产物。但本文阐述的重点则是隶属于官籍贱民制度下的杂户、太常音声人。


关于“杂户、太常音声人”特点,"赵刘果儿"接下来就其历史渊源与特点分别加以略伦。

一、简述杂户的起源:

根据《春秋左传正义》之《魏志》中记载:"缘坐配没为工乐杂户者,用赤纸为籍,其卷以铅为轴。升庵名在尺籍,故寄意於此也。"

这就说明杂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周期,由于在这样一个历史动荡分裂的年代,战争连年爆发,百姓流离转徙,人口骤降,人迹罕至,以至于每一届统治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频频展开了疯狂的抢粮、抢钱、抢地盘的争夺战争。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岁月,谁拥有的人口数量多,往往就代表着其拥有多少的地盘和军事力量以及物质财富,杂户阶层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环境下应运而生。

人尽熟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统治者们所奉行的是一种门阀统治路线,社会阶级划分为门阀士族、编户齐民①、附属户和隶户(杂户)。

所以,杂户的户籍在南北朝时期,如: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等十六国时期是直接隶属于军队一种户籍人口,后各朝代略有更迭。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的汉族人的身份相对单纯,在这个时期他们被称之为编户齐民。也称谓为齐民。)

再者,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身份地位等级繁芜,杂户的籍贯不归地方郡县,他们也就因历史的大环境被划分为各类籍户。也意味着其角色的不同,而为政权承担着与籍户相对应的役使义务。

因为籍户的隶属和称呼种类不一样,就意味着所需要担负的差役科簿也各有不同。其身份的特点基本和"私籍部曲"雷同,都具有很强的依附性。

关于部曲的特点,请查阅拙作:《唐朝奴婢的特点,何谓官籍与私籍?》


略论杂户(隶户)南北朝时期的特点:

特点其一、杂户起源于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一直到隋唐政权时期,是一种隶属于官籍奴隶特点的民户。

特点其二、杂户在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期,杂户又称之为隶户。是北魏初年时西征讨伐"柔然族"李暠在河西走廊上建立的大凉国等诸个割据政权时所俘虏的百姓,称谓隶户(杂户)。隶户们被分派给官方衙门和门阀士族、朝廷官员,分别担负各种差使。因隶户在不同政权时期称呼也不尽相同,如:伎作户、盐户、绫罗户、细茧户、金户、兵户、营户、佛图户、寺户等。

"魏虏西凉之人,没入名为隶户。孝武入关,隶户皆在东魏,後齐因之,仍供厮役。"《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八》

特点其三、杂户身份地位比良人要低,但是高于奴婢,而且是祖祖辈辈代代承袭,既不能移民、也不能跨行业,更不能步入仕途。

特点其四、杂户可以作为礼物赏赐人等,但是却不可以随意贩卖。杂户(隶户)在这个时期可以说和奴隶的性质是一样的,南北朝时期各封建统治者时常用杂户奖励那些长年征战在外的将军和朝中的文武权臣。

"尚阳翟公主,拜驸马都尉,赐隶户(杂户)二百。"《魏书.卷七十一》

特点其五、根据《周书.武帝纪下》记载: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武帝宇文邕颁布诏令"凡诸杂户,悉放为民,配杂之科,因之永削"。

在北周武帝在消灭北齐政权之后,又再次颁下诏书赦免天下杂户皆为庶民。"凡诸杂户,悉放为百姓。自是无复杂户"。《隋书.卷二十五》

从这份诏令表面而言,可以看出北周武帝赦免了诸杂户为庶民,也随即取消了繁杂的杂役科目,杂户群体应该不复存在,但实际上杂户并未自此而绝。因为原先的杂户赦免了,但是新的杂户又再次形成了。

特点其六、南北朝时期"官籍杂户"数量之所以众多,是因为百姓排斥编户而自愿成为杂户,那是因为这个历史时期的杂户不需要当赋役。

所以说,户籍制度不改革,那么这个原因就不能从根本性铲除。因而说,杂户也就废止不彻底,以至于杂户在历经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一直存在的原因。


关于杂户在隋唐时期为何会"余烬复燃",我们接着看"赵刘果儿"一一道来。

略论杂户在隋唐时期的特点:

第一、唐朝时期的杂户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前朝时因触犯律法后籍没而承袭下来的。

"杂户者,前代犯罪没官,散配诸司驱使,亦附州县户贯。"《宋刑统.卷十二》

第二、唐朝时期的杂户还有一种起源,那就是由官方籍户经由赦免后变为杂户的一部分人群。

第三、唐朝时期的杂户,"附州县户贯",役使于各司。役使频次为"一年五番",也就是说一年当中服役的频率要比官籍民户少了半个月。同时可以采用资金代替差役,杂户就可以不用上番。

第四、唐朝时期的杂户"受田、进丁、老免则与百姓同",这就是说按照唐朝律令,杂户的受田数量可以享受田地百亩。

"杂戸及太常音声人,各附县贯,受田、进丁、老免与百姓同,其有反逆及应缘坐,亦与百姓无别,若工乐、官戸,不附州县贯者,与部曲例同。"《唐律疏义》

第五、唐朝时期,杂户在经济基础上优胜于诸类贱民。但是,杂户群体并不能完全按照唐律所制定的比例享有足够的农田。原因是唐朝时期的均田制度下的百姓尚不能实现满额配置。所以说,杂户也就只有听其自然。

第六、从唐朝时期杂户的受田和役使时间分析来看,杂户的基本生产劳作的模式,可以说是由杂役差使逐步转化以农田耕作为主。因为,杂户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围绕农田,或者直白地说,田地已经是杂户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途径。

第七、唐朝时期在律令上除了杂户要"当色相婚",良人籍户不可以认养杂户子嗣的律令能说明"官籍杂户"其实就是一种贱民身份地位之外,其他的福利待遇则是和良人籍户相差无几。但是,杂户的身分虽说高于番户而略低于良人,可他依然是一种依附的贱民户籍,具有封建政权时期诞生的一种从属性极强的依附群体。

"凡反逆相坐没其家为官奴婢,一免为番户,再免为杂户,三免为良人。"《唐六典.刑部尚书》

综上所论,唐朝时期的杂户可以说在经济基础或是社会地位而言,与封建政权时期的其它贱民则是不能同年而校。因为杂户的身份基本可以说是略似于良人籍户。

虽说,杂户和官户仅是相差了一个等级之差,但二者之间的悬殊程度可以说是天壤悬隔的区别。


二、简述"太常音声人"的起源:

"太常音声人"隋唐时期是针对音乐艺人的泛称,也是隶属于贱民体制中的一类。

"太常音声人,谓在太常作乐者,元与工、乐不殊,俱是配隶之色,不属州县,唯属太常。"《唐律疏议.诸工乐杂户》

太常音声人起源于唐朝,和北魏到隋朝政权时期的乐户毫无二致,也就是说他们的工作职责是雷同的,唯有不同的就是称呼的改变。

《长安十二时辰》音声人"许鹤子"的历史原型"许和子"

我们通过《长安十二时辰》这部电视剧,领略到了大唐王朝时期音乐歌舞空前繁荣的场面。在《长安十二时辰》第九集中"许鹤子"用美妙的歌声和精妙入神舞蹈表演征服了全场。

但是《长安十二时辰》里面"许鹤子"的历史原型就是唐朝时期的"许和子"。许和子是唐开元至天宝年间一位绮年玉貌、才华超众、多才多艺的音声人。

许和子用她清甜的歌声和青春的舞姿谱写着大唐王朝时期音乐盛世的华章,即使这样也因为其身份地位的卑贱,在安史之乱后,许和子一样流落风尘,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唐朝时期"太常音声人"的隶属

唐朝时期的所有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嗣,一并称谓音声人,因为其户籍隶属于"太常寺②"及"鼓吹署③",故而称之为"太常音声人。

②太常寺,古代官方衙门名称,始建于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高欢之子高洋时的北齐。初期主要是负责皇家庙宇陵园祭奠、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等,设置卿、少卿为长贰,统领诸陵寝、太庙、太乐、衣冠、鼓吹、太祝、太史、太医、廪牺、太宰等官方部门。隋唐政权建立后一直沿用,职责部门仅略有变化。时任大臣为礼仪使,总管并拟定诸礼仪私乐。)

③鼓吹署,是负责帝王仪仗时所需的鼓吹乐队。西晋时期设立,隶属于太常。东晋时期沿用后略有增减。南宋、南齐、南梁、南陈时期隶属于太常卿。北朝时期沿置,同样隶属于北齐的太常寺。隋唐时期鼓吹署配置官令一人,官位七品以下。(大驾夜警十二曲,中警七曲,晨严二通。皇太子夜警九曲,公卿已下,夜警七曲。)

略论"太常音声人"的特点:

特点之一、太常音声人,是唐朝封建政权时期特设的一种效力于乐舞方面从事艺人工作的概称,他们的身份地位籍属于唐朝贱民建制中之一。

特点之二、太常音声人主要来源是那些因罪没入官籍的人,这种特点其实就是递相沿袭了唐朝建国以前朝代的那一套编制。

特点之三、唐朝时期的太常音声人也有一部分是唐朝统治时期内因触犯唐律而罪没官籍者。

"诏太常乐人。本因罪谴。没入官者。艺比伶官。前代以来。转相承袭。或有衣冠继绪。公卿子孙。一沾此色累世不改。婚姻绝于士庶。名籍异于编甿。大耻深疵。良可矜愍。其大乐鼓吹诸旧乐人。年月已久。时代迁移。宜并蠲除。一同民例。但音律之伎。积学所成。传授之人。不可顿阙。仍令依旧本司上下。若已经仕宦。先入班流。勿更追补。各从品秩。自武德元年。配充乐户者。不在此例。"《唐会要.卷三十四》

特点之四、太常音声人,籍贯不归地方州县,而是直接隶属于太常寺管理。

"太常音声人,谓在太常作乐者,元与工乐不殊,俱是配隶之色,不属州县,唯属太常,义宁以来,得于州县附贯,依旧太常上下,别名太常音声人。"《唐律疏义》

特点之五、唐朝因袭隋朝的原有建制,同时太常音声人基本都要经过培训合格之后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音乐艺人。

"凡习乐立师以教,每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上、中、下三等,申礼部;十年大校之,若未成,则又五年而校之,量其优劣而黜陟焉。"《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太常寺部》


特点之六、太常音声人役使轮值依据上下两番,根据距离都城长安的远近区分轮值。

"关外诸州者分为六番,关内五番,京兆府四番,并一月上;一千五百里外,两番并上。六番者,上日教至申时;四番者,上日教至午时。皆教习检察,以供其事。"《唐六典.太常寺》

特点之七、唐朝时期太常音声人若是不想亲自上番,可用纳金代替差役。"音声人纳资者,岁钱二千。"《新唐.卷三十八》

唐朝建国初始阶段,太常音声人的数量仅仅只有区区二百余人,在公元649年(唐贞观二十三年)曾"诏放还诸州散乐④"。太常上者,留置二百人,其余放免,自此以后太常音声人的数量和规模日渐壮大。

诏放还诸州散乐,散乐之事在历朝历代都有过先例,称谓名称不同,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称谓之百戏,跳铃、掷剑、透梯、戏绳、缘竿、弄枕珠、大面、拨头、窟礧子,以及幻伎激水化鱼龙、秦王卷衣、筷鼠、夏育扛鼎、巨象行乳、神龟负岳、桂树白雪、画地成川之类。)《旧唐书》

"短番散乐一千人,诸州有定额。长上散乐一百人,太常自访召。"《唐六典.卷十四》

特点之八、唐朝太常音声人"籍各附州县贯,受田、进丁、老免和良人百姓一样",但是赋税和徭役却不隶属于地方州县。太常音声人除了轮流服役之外,无需格外担负别的差使,同时仅需一个人承担杂役,全家老小皆可免除服役。

"免乐籍人科徭敕,太常乐鼓吹散乐音声人,并是诸色供奉,乃祭祀陈设、严警卤簿等用,须有矜恤,宜免征徭杂科。"《唐文拾遗续拾.卷二》

特点之九、太常音声人,在唐朝时期是贱民阶层之中,等级属于是占据各种贱民户籍里最上面的一个级别,除以上所述在经济地位上接近于良人外,在唐律上,他们可以依据律令婚配则同百姓一样。

"太常音聲人,依令婚同百姓。"《唐律疏议.卷十四》

特点之十、在唐朝时期的社会阶层上,太常音声人的身份地位略高于乐户,和一般百姓相差无几。但是太常音声人需要承担双重的赋税,因为唐朝的律法曾屡次放免了音声人的各种轻徭,而且太常音声人的家人也在几十年里不用承担杂徭,这容易产生太常音声人由于向朝廷提供乐舞服务而不用缴纳赋税的误差。

我们通过将"太常音声人"所需要承担的乐舞赋税、徭役和在经济所需要承担的赋税、徭役对比分析来看,太常音声人"上番设乐"的历史特点就更加突出。也更直接地从整体上了解到太常音声人是需要承担双重赋税和徭役的特点。

所以,太常音声人除了要接受音乐歌舞诸方面的"色役",色役也称之为徭役。这种徭役是唐朝时期各种"色役"的一种,同时还需要承担"与民同例"的徭役。关于"色役"请查阅"赵刘果儿"的上期拙作《唐朝奴婢的特点,何谓官籍与私籍?》


括而言之,唐朝时期的杂户、太常音声人和奴婢、官户、工乐、部曲、客女等一起构成了大唐王朝的"贱民"体系。关于奴婢、官户、工乐户、部曲、客女的起源和特点,请查阅"赵刘果儿"另外一篇文章。唐朝“官户、部曲”的起源与特点?何谓客女,工乐

言归正传,唐朝时期的贱民制度有着较为严格的等级区分,每一个角色在唐朝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都各有差异。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那就是没有通过赦免是不可以成为良人,或者用更直白地话说,一个在社会阶层之中没有获得真正的地位之人,就是人下之人,人之奴才。

这一类人群生存在大唐王朝社会的最下层,是古代封建政权时期备受奴役和压制最多、受到抽剥最为严重的一类人群。他们只能在唐律限定的圈圈里毫无尊严和没有人格地生活着,他们唯有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地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略有逾越思想,就会受到非人般的待遇和迫害。

因此来说,唐朝贱民阶级的存在,是大唐帝国民族大融合之中非常阴暗的一面。引用当下的话来说,那就是严重阻挡了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

后来,由于被唐朝统治者划分为"贱民"建制下的人民,为了能早日脱离非人的境地,逐渐以不同的方式或手段展开了同剥削政权进行了持久不懈的反压迫战争,用社会的舆论和力量给封建政权的统治者制造压力。

迫于形势的因素,唐朝执政者也频频赦免为良,以顺应和迎合政局或社会发展的必要。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唐王朝统治时期国力昌盛、经济繁荣、诗歌、书法、 绘画等文化艺术非常发达的原因之一。

网址:唐朝明星档案:音律之伎为何称之为“杂户、太常音声人” http://c.mxgxt.com/news/view/1252349

相关内容

【古代音乐百科】“声出朝霞之上”的女歌唱家
探案搭档日常斗嘴,中郎将为何突然发火?唐朝诡事录
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真实与虚拟的法律之战
《长安十二时辰》中惊鸿一现的她,是历史上的唐朝超级明星
李孝恭是谁 被称为唐朝唯一与李世民军功争高低之人
李扬解读明星配音现象 称林志玲声音有缺陷
日本古代歌舞伎的文化使命意义和命运之殇
你认为华语女歌手中谁的歌声能称为天籁之音?为什么?
唐朝奇异档案揭示惊人真相,殷十朗瞬间转换性别,手术费用竟成无用之物…
一场关于声音的无声之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