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救祖记
孤儿救祖记 (1923)
导演: 张石川
编剧: 郑正秋
主演: 郑鹧鸪 / 周文珠 / 王汉伦 / 郑小秋 / 王献斋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无对白
上映日期: 1923(中国大陆)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An Orphan Rescues His Grandpa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影评孤儿救祖记的影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片
第一部引起轰动的国产故事片 1922年,中国电影的先驱者之一张石川联合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明星影片公司,这是二三十年代中国最有成就的电影公司之一。 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正剧《孤儿救祖记》,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王汉伦、郑小秋等... (展开)

中国早期的民族电影工业
中国早期的民族电影工业 “国产电影运动”: 1、制片机构的勃兴。至1926年底,全国共179家制片公司,仅上海一地便有142家; 2、影片年产量的扶摇直上。 3、影院建设。至1926年底,全国影院156家,其中上海39家: 4、电影教育。至1926年底,全国先后开办电影培训机构18所。 5、... (展开)

《孤儿救祖记》所带来的民族反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民国忽然爆发了一股恐怖热,犯罪电影频频上映,也频频遭当局禁播,可仍旧有许多电影公司禁不住地跟风。直到明星电影公司推出《张欣生》后,由于其内容过于暴力血腥,当局不得不彻底通报禁止拍摄此类电影,这股恐怖风这才作罢。那么,当时为何当时民众如此钟... (展开)

中国民族电影的基本确立--《孤儿救祖记》
从《阎瑞生》到《莲花落》,这批影片或走商业路线,或追求艺术表达,或注重伦理教化,在叙事、镜头语言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但在中西文化取向、传统与现代转型、商业定位与艺术追求等方面远未达到成熟的融合。但《孤儿救祖记》 (1923)却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成为中国民族... (展开)

《孤儿救祖记》促成了“国产电影运动”
1、制片机构的勃兴。至1926年底,全国共179家制片公司,仅上海一地便有142家; 2、影片年产量的扶摇直上; 3、影院建设。至1926年底,全国影院156家,其中上海39家; 4、电影教育。至1926年底,全国先后开办电影培训机构18所。 5、电影“国货”在一段时间内大受欢迎。 6、各异... (展开)

摘录
1922年3月,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在上海建立了明星电影公司,先后拍摄了《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火烧红莲寺》、《十字街头》等著名影片。至1937年因“抗战”而停止营业,“明星”公司在近16年时间里推出了200多部影片,是当时中国营业时间最长的电影公司,也是中... (展开)

孤儿救祖记
1923年张石川,郑正秋联合拍摄,是中国民族电影的开端,讲述余慰如抚养遗腹子长大,后被迫祖孙瓮媳分离,后孩子意外救下祖父,家人团聚的故事。中国电影首次出现平行蒙太奇,体现对视觉需要的探索。取材文明戏,力避欧化,戏曲传奇,文明戏的叙事语言,服化道生活化。其中的剧... (展开)

《孤儿救祖记》电影故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孤儿救祖记》 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出品 编剧:郑正秋 导演:张石川 摄影:张伟涛 主演:王汉伦、郑小秋、郑鹧鸪、王献斋 富翁杨寿昌(郑鹧鸪),淞滨巨族,拥资百万,爱子道生、娇媳余蔚如(王汉伦饰),膝下承欢,虽无含饴弄孙之乐,而安居颐养,指挥如意,固南面王不啻也。... (展开)
> 更多影评 8篇
关于《孤儿救祖记》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网址:孤儿救祖记 http://c.mxgxt.com/news/view/1256674
相关内容
孤儿救祖记“事实孤儿”往往被忽略,救助困局如何破解?
为爱“童”行 福建力量助力孤残儿童医疗救助
豫剧名家李树建详解《程婴救孤》创作,改编自《赵氏孤儿》突出正义精神
粤剧版《程婴救孤》如何演出“粤”味?
孤舟记载:易中为了救助海沫而与她假意结为夫妻…
残疾儿童家庭和孤残儿童如何申请康复救助?省残联相关负责人答疑
黄伟文否认接到容祖儿求救电话
33个孤儿有了“足球世界” 记大连的孤儿足球队
阿娇被阿Sa容祖儿孤立是怎么回事?三个人的友谊被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