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秀如何变成了造梦舞台

发布时间:2025-05-19 00:09

  一场成功的时装秀,除了有设计师出色的作品外,还需要精心策划的秀场来配合和加持。

  Alexandre de Betak 是时尚界重量级的秀场执导人,在他近 30 年的职业生涯中,指导了超过 1000 场时装走秀和活动,他的团队每年要制作 80 至 100 场时装秀,与其合作的客户包括 Christian Dior、Raf Simons、Céline、Yves Saint Laurent、Rodarte 和 Jason Wu 等品牌和设计师。其中,1994 年 MiuMiu 在纽约的第一场时装秀、2000 年维多利亚的秘密首场网络直播都是他的杰作。

  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思考,Alexandre de Betak 撰写并出版了《时装秀变革(Fashion Show Revolution)》一书。这本书从定位、布置、灯光和表演四方面出发,为读者们透露了时装秀背后的故事和细节。

  对Alexandre de Betak 而言,时装秀场的设计是一门艺术。在书中,提及了他曾执导过的多场具有艺术代表性的经典时装秀,如 Dior 2013 春夏时装秀——在秀场的天花板上他设计了一个吊挂的花园、Dior 2013 秋冬时装秀——他将设计延伸至秀场外,在莫斯科红场上放置了巨大的镜面、Jacquemus 2017 春秋时装秀——层次感的台阶设置和独特的灯光设计成为秀场亮点、Berluti 2015 秋冬时装秀——秀场上一双双绑着气球悬浮着的男士皮鞋……

  浪漫奇妙的元素加上抽象的空间设计,是 Betak 设计出的秀场给大家最深的印象。《纽约时报》就曾称他为时尚界的费里尼,秀场上的塞西尔·戴米尔。

  实际上,Alexandre de Betak 的工作不仅在于创造出有艺术震撼力的成果,更是在传递品牌风格和设计师当季的创作理念。在策划每一场时装秀前,Betak 需要去熟悉品牌的历史,了解设计师的灵感,并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力上去转化和发挥。

  就如Dior 2015 年那场由无数钢管衔接搭建成的春夏时装秀,光怪陆离的布置风格与设计师 Raf Simons 当季作品的灵感来源—— David Bowie 的变色龙处世哲学相得益彰。

  他很清楚,时装秀更重要的是向大众传达品牌和设计师所想要表达的内涵,以更直观的方式帮助品牌与消费者进行交流互动。

  “我的责任是去创造一种能翻译设计师作品的表达方式,让这些作品能够被理解和记住,这不仅是智力上和概念上,还是情感上的,” Betak 在书附录中如此写道,“为了能做到,我需要设计出一种语言,设计出一种视觉特性来带出它们,让你们不止是谈论品牌和设计师的现在,而且还讨论他们的历史和过去。”

  Betak的这般思路让他得到了像Dior、Hussein Chalayan等品牌的信任和长期的合作。

  当我们回顾上世纪70年代到千禧年时装秀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变革”确实且一直在发生,在书中,Betak 也强调了时装秀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70年代,对整个时尚领域来说是非比寻常的,尤其对时装秀而言,是一道分水岭。成衣时装的兴起对时装产业产生重要影响,相比于只为上流阶层服务、制作周期冗长的高级定制服装,成衣更倾向于大众消费者并且与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相适应。

  这一新潮的概念开始被部分设计师所接纳,其中包括Yves Saint Laurent,之后 Saint Laurent还引领了欧洲成衣业。

  在此之前,时装秀往往是谨慎严肃的,没有音乐和配景布置,整场展示在安静的氛围下持续一个小时,虽然70年代仍以传统裁缝时装秀为主,但在有所变化的行业背景下,时装秀也出现了新气象,秀场的场景氛围打造和娱乐性开始被注重,有的设计师选择不同寻常的地点举办发布会,而像设计师 Mary Quant 鼓励模特的步伐动作更加自然流畅,试图营造轻松的秀场氛围。

  到了90年代,社会文化趋于自由多元,经济市场越发全球化,四大时装周日程紧凑,行业内人才多元,年轻人才辈出,整个时尚产业充满活力。此时的时装秀规模也不断扩大,并且愈发注重秀场的视觉感官效果。以John Galliano 和Alexander McQueen为代表,开启了叙事性的戏剧大秀时代,放肆和奇幻的场景风格成为大众焦点。除了舞台布景外,秀场模特的表现力也成亮点,以Versace和维多利亚的秘密为典型,掀起“超模”热,“catwalk ”和“supermodel”成行业热词。

  由此,时装秀不再单纯只是一次新季度服装作品的展示,而是向一场具有很强观赏性的时装表演转变。

  Vesace1991年时装秀,名模 Linda Evangelista 、Cindy Crawford、Naomi Campbell 和 Christy Turlington 伴随歌曲“Freedom”一起走秀

  步入千禧年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时装秀的再次变革。时装秀的时长变短,随着年轻一代在消费市场的影响力增强,制作出一场能被牢记并且有社交媒体价值的时装秀显得越发关键。流行歌手和被媒体狂热追捧的当红明星不断涌现在秀场前排,社媒的反应热度被纳为考量时装秀是否成功的因素。

  另外,为了提升时装秀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数字技术成为了秀场的重要辅助工具。

  经历了几个年代的的“变革”,时装秀其实不仅在形式上的发生了变化,在概念上也有了突破。从展示到表演,这其中也衍生出秀场艺术设计这一新领域,由此,Alexandre de Betak 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形态生存于时尚业界——1990年他在巴黎创立了工作室 Bureau Betak,并不断为该领域探索和提供新的表达层次和创作方式。

  2009年,Betak 再次为Rodarte执导时装秀,期间他决定拆除Gagosian美术馆的部分墙面,让模特在残骸中走秀,虽然得知这一事的Larry Gagosian感到非常震惊,但是秀场的效果却完美得毫无瑕疵,这让他不得不表示支持。

  Alexandre de Betak 总能用独特另类的方式让我们大饱眼福,不过,这不排除他是在表达自己。回看 2016 年,Raf Simons 在 Dior 的最后一秀中,那座铺满了飞燕草的小山丘,梦幻又美好的场景布局,或许就是 Betak 对老伙伴 Raf Simons 的一种告别方式。

网址:时装秀如何变成了造梦舞台 http://c.mxgxt.com/news/view/1271554

相关内容

“探索舞台后的时尚:了解时装秀的幕后工作”
韩星Lisa,亮相维密时装秀舞台
陆仙人:从田间地头走到巴黎时装周,舞台变了,初心未改
爱慕2011春夏打造国际化演出后台 创中国时装秀之先河
新秀模特武梦琴,踏入时尚舞台,开启梦幻征程
选秀经历:青春蜕变的舞台
时装秀,如何从富人的私人聚会变成时尚圈的盛事?
时装周秀场如何吸睛圈粉 这些女星成时尚界团宠
2013中国时尚大典时装秀 郭涛石头同台首秀秒杀全场
从收音机到舞台:董文华如何从小梦想家变成音乐巨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