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市·城市消费新玩法⑤丨明星演唱会热潮下的冷思考:流量何以成“留量”?
四川在线记者 徐浩煊
“大型演出须实名入场、面向公众售票数量不得低于85%。”9月13日,文旅部、公安部联合发布通知,加强对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规范管理。通知一出随即引发热议。
市场重启的线下演唱会,复苏即高潮,消费者热捧背后,明星演唱会热潮下有冷思考。
火爆 抢档期演唱会已经预排到明年5月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的演唱会市场,火爆,实在不为过。
8月11日,五月天演唱会门票开抢,三场演唱会近10万张门票,不到30秒即宣告售罄。
李宇春“周末愉快”巡演成都站。受访者供图
8月25日,李宇春“周末愉快”演唱会,距离开场还有两三个小时,前来排队等候的观众早已站满整个广场。
9月9日,薛之谦“天外来物”演唱会,没抢到票前来“蹭听”的观众,挤满场馆外一整块草坪。
“预填信息”“秒光”“缺货登记”,成了这个夏天不少人的抢票三部曲,张学友演唱会甚至因抢票成功率仅3%,即使首轮门票售罄后,演出方又追加了三个场次,8万张票额依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凤凰山体育公园外等候进场的观众。受访者供图
视线转向幕后,演出方也在“抢”。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监测,刚刚过去的暑假,全国演出市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1.02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301.53%。
聚焦四川,据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截至8月底,全省引进营业性演出8529场次。“这个增量是2019年同期的近10倍,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想,预计是翻番,没想到会有指数级增长。”文化和旅游厅行政审批处处长周锐告诉记者,为了抢占档期,最远的演唱会已经预排到明年5月。
“今年张学友演唱会在内地排期只有四站,3月份营业演出受理审批一恢复,我们马上派出团队主动出击,跟其他城市竞争,积极协调落地。”谈及张学友巡回演唱会的西南区唯一一站,凤凰山体育公园运营方、成都城投万馆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旷告诉记者,如何在已经敲定的场馆演出计划中“见缝插针”,匹配艺人的活动排期,成了团队当下的工作重点。
“出圈” “流量密码”的集中释放
“和我们关注到的旅游消费报复性增长一样,都是一种长期蓄能后‘波峰式’的释放,短时间内出现井喷式增长。”成都锦城学院文旅管理系副教授邓静告诉记者,演唱会经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增量,压抑三年的市场情绪是主因。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徐浩煊 摄
这一观点也得到东安湖体育公园运营方、华润文体相关负责人的认同。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演唱会因为独特的现场体验感及明星效应,更受消费者青睐。
而在周锐看来,过去三年积压的文化消费需求此时集中释放,带动了供需两旺的四川演艺市场。密集的演唱会宛如“流量密码”,撬动着全省文旅产业迅速“出圈”。
举办一场大型演唱会究竟能带来多少经济收入?王旷给记者算了笔账,对凤凰山体育公园而言,收入无非是场地租金、包厢销售、赞助商开发、周边商铺开发等方面,假设这部分收益是1,依靠活动带来客流量入口,将对金牛区产生10的消费拉动,传导到成都市,这个推动作用能达到100。“这种指数级的放大,意味着我们要把流量尽快转换为‘留量’。”王旷告诉记者。
6万座的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徐浩煊 摄
政策支持,也添了把“火”。
成都市金牛区出台文件,对票房收入不低于300万元的活动,最高给予30%的经费支持。尽管政策颁布于两年前,但更像是针强心剂,也让该区的营商环境优势得到市场投资方关注。“张学友成都演唱会的主办公司,就在金牛区落地了项目企业,这类投资落地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也为赛事演艺产业建圈强链提供了有力支持。”成都市金牛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思考 流量何以成“留量”
一场TFBOYS演唱会,让西安狂赚4.16亿。演出举办前后,全市出行总订单量同比增长738%,吸引不少城市“抄作业”。
9月11日,结束了4天周杰伦演唱会的天津也官宣,演唱会总计观众人数18.5万人次,累计综合消费带动超过30亿元。
迎来“小高峰”后如何将流量变“留量”,成为许多城市亟待冷静思考的话题。
“简单引入演出经济或其他主题特色活动,不是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表示,未来市场中吸引力更强、带动效应更佳的,依然是文化属性更强的主题文化IP活动和品质文旅配套产品。
“这其实是要求我们抢占风口、拉长业务线。”邓静告诉记者,基于演唱会本身带来门票收入,能量大多是有限的,但若能推动演出方、本地景区及餐饮娱乐场所等配套产业打出一套“组合拳”,提供诸如“演唱会门票游成都”的一揽子优惠措施,将成为新抓手。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外的观众。徐浩煊 摄
迈过三年“坎”的演唱会市场,这种火爆的态势能维持多久?“应该会持续到明年底。”王旷认为,随着时间推移,数量“报复性”增加的演唱会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并在未来保持相对平稳。
“留下的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明年凤凰山体育公园迎来80多场大型文体活动,加上小型的Livehouse活动,数量过百。我们也会继续对华语艺人、外籍艺人经纪公司定期拜访,对潜在艺人群体进行提前摸排,预计本月将签订完明年一季度的演出合同。”王旷告诉记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探市·城市消费新玩法⑤丨明星演唱会热潮下的冷思考:流量何以成“留量”? http://c.mxgxt.com/news/view/1271683
相关内容
“演唱会之夜”火爆,如何让明星“流量”成为城市“留量”?听·见︱“演唱会之夜”火爆,如何让明星“流量”成为城市“留量”?
全国各地演唱会掀起热潮,如何让明星流量成为城市留量
音乐“流量”变城市“留量” 南昌做强演唱会经济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如何让明星流量变城市留量?
如何让明星流量成为城市留量
演唱会经济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音乐“流量”变城市“留量”
厦门迎来前所未有的演出活跃期!如何让明星流量变城市留量?
市州观察丨乐山以赛为媒,赛事“流量”变为“消费能量”
演唱会热潮激发城市文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