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星的角色,有何共性?

发布时间:2025-05-19 03:06

经常有艺人在采访时表示,走红是门“玄学”。事实真是如此吗?复盘近五年捧红演员的角色和作品后,我们找到了答案……

“剧带人”宝藏题材

高口碑类型剧、古装IP、都市话题剧

2016年是网剧崛起的标志之年,带有强烈类型化风格的小众剧集在不同题材领域出现,在各自圈层开拓受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部作品,分别为怀旧青春剧《最好的我们》,为传统刑侦剧注入网感的《余罪》,以及超硬核的法医剧《法医秦明》。

这三部网剧都是某种类型剧的开拓者,在内容上足够有创新度,在人物塑造上也足够有辨识度,在选角上也足够贴合,最终在圈层受众的高口碑或高关注度下,演员谭松韵和刘昊然成为青春感演员的代名词,张一山和张若昀凭演技一举获得大众关注。

2016年上星电视剧里,同样带来“剧带人”效果的有《微微一笑很倾城》和《欢乐颂》,尽管这两部作品口碑反馈不一,但流量效应显著,深受受众女性受众喜爱。尤其是《欢乐颂》,在播出期间承包了“热搜”,是国产话题剧的代表作,在角色获取高讨论度之后,刘涛、王子文、杨紫等演员人气大增。


2017年捧红演员的电视剧和2016年有着高度相似之处。三部高度类型化的网剧《白夜追凶》《河神》和《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分别让潘粤明、李现、胡一天和沈月人气大增,尤其是潘粤明,成为中年演员逆袭的代表案例。


在上星剧方面,现实题材话题剧《我的前半生》和大尺度反腐剧《人民的名义》都以超强的收视率、播放量和话题度,成为当年的爆款级作品,剧中一众实力派演员也凭借高热度角色强势出圈,尤其是“前夫哥”雷佳音,成为中年演员逆袭的又一代表案例。人气居高不下的“达康书记”吴刚,用表情包强势刷屏社交平台,成为老戏骨勇闯粉圈的开拓者。


从2018年开始,捧红演员的剧集有了新风向。带有“先锋”开拓气质的类型化网剧缺席,但受众活跃度超高的耽美剧浮出水面,成为造星强势题材。制作粗糙但人物还原度足够的《镇魂》,满足了粉丝嗑BL的需求,一举捧红了朱一龙和白宇。


2018年的黑马爆款《延禧攻略》因为剧情足够有爽感,人物性格足够出彩,而捧红了吴谨言和秦岚。有着庞大流量基础的玄幻IP改编剧《香蜜沉沉烬如霜》《烈火如歌》和《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也分别捧红了剧中的高颜值主演CP。

其中,“香蜜”还让男二罗云熙圈粉无数,成为古装代表性男神之一。而《烈火如歌》则让古早偶像周渝民重新进入大众眼帘,依然能打的颜值让其热度大增。


2019年电视剧的造星规律与2018年相似。耽改剧《陈情令》捧红了肖战和王一博。在捧红主演上屡屡有奇效的网文IP改编剧,如《庆余年》《东宫》《亲爱的热爱的》《锦衣之下》等,均在拉升主演热度上起到强势助推作用。都市话题大剧《都挺好》也再次延续了《欢乐颂》和《我的前半生》的造星威力,戏骨圈的“苏大强”倪大红也继“达康书记”之后走入粉圈而流量大增。


2020年“剧带人”再次有了新变化。圈层爆款剧成为造星新风口。小而美的甜宠剧《传闻中的陈芊芊》和人设足够立体复杂的《隐秘的角落》,在各自圈层引爆人气,分别捧红了剧中的主演。

都市话题剧在2020年也没缺席,《三十而已》不仅捧红了演技优异的童谣和毛晓彤,就连槽点人物“林有有”也因此走红。偶像剧《下一站是幸福》和《三生三世枕上书》,用高甜的恋情捧红了剧中的主演们,其中宋威龙和高伟光因为角色的“苏感”而热度大涨。


今年还未过半,已经有4部剧集展现出“剧带人”功能。耽改剧《山河令》捧红了双男主张哲瀚和龚俊,IP改编剧《司藤》和《赘婿》也分别捧红了剧中的主CP。最大的造星“黑马”为扶贫剧《山海情》,让黄轩和热依扎双双以演技出圈,并入围今年的白玉兰奖。


提升走红概率关键词

热度、口碑、话题、人设、贴合度

从上述盘点可以看出,“造星”是剧、角色和演员三个环节的互相成就,任何一环缺失都不成立。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于剧集本身,这些带来“剧带人”效应的作品有何共性?

首先,在作品表现上,播出热度(收视率和网播热度)、口碑、话题三大维度至少有一项足够出色。在这5年共31部作品里,口碑在8分以上的有9部。引发全网讨论的话题剧几乎每年都有至少1部。在收视率方面,《人民的名义》刷新了平台此前近10年的收视率记录,《我的前半生》和《香蜜沉沉烬如霜》收视率成绩分别为当年的年度第四。在网播量方面,《微微一笑很倾城》《延禧攻略》《三十而已》均为当年的播放量冠军。

要么口碑优异,要么收视覆盖面大,要么流量号召力惊人,这些具有较大受众影响力的作品成为造星的热度前提。这些作品获得优异播放表现的剧,在题材和幕后班底上有着不少共性。


在作品类型方面,高度类型化的圈层高口碑之作,以及触及社会现实的热点剧,在造星方面屡屡有“黑马”诞生。在题材上,悬疑品类剧翻红实力派概率更高,而青春、甜宠、偶像剧更适合捧红新人。

在幕后班底方面,以口碑建立了品牌公信力的正午阳光,是“造星剧”里最高产的制作团队。《欢乐颂》《都挺好》《山海情》等几部剧均为正午阳光出品。还有李木戈导演,也执导了两部造星剧《东宫》和《司藤》。


在作品足够优异,受众影响力足够强的基础上,足够出彩的角色,成为拉升演员人气的重要元素。

《余罪》里自带痞子气质的警察余罪,《法医秦明》里性格极致到“不近人情”的秦明,《庆余年》里亦庄亦谐人间清醒的范闲,《都挺好》里戳中无数人痛点的奇葩爸爸苏大强,《三十而已》里高端绿茶“林有有”等等,这些角色在留给观众足够深的影响之后,也让观众将注意力迁移至演员本人,实现热度导流。

演员和角色的高适配度也是这些角色能圈粉的一大原因。当余罪遇上张一山,当“前夫哥”遇上雷佳音,当“耿耿余淮”遇上谭松韵和刘昊然,当魏璎珞遇上吴谨言,当魏无羡遇上肖战,当陈芊芊遇上赵露思,当宁毅遇上郭麒麟,当司藤遇上景甜,当周子舒遇上张哲瀚……演员与角色气质的高度贴合,加上演员们流畅的表演,都让角色被注入灵魂,最终双方互相成就。

由此可见,对于明星来说,尽管“走红”多多少少与运气有关,但其实也并非玄学,而是概率学。提高走红概率的方法是找到靠谱的班底,找到出彩的角色,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展现自己特质的角色。可见,眼光和资源才是演员“走红”的基础配置。

联系小艺

13816539851

网址:造星的角色,有何共性? http://c.mxgxt.com/news/view/1274261

相关内容

浅析动画角色的塑造——性格
演技派明星是如何塑造角色的
演员创造角色的流程:角色的体现
张晨光在科幻剧中的角色塑造如何?
影视剧中角色性格的多样化塑造.docx
演员如何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
如何进行角色分析和塑造?
动画角色表演与真人表演的共性与差异性,表演论文
电影明星如何通过角色塑造提升自身影响力?
如何塑造人气角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