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 “追星化”:音乐盛宴变了味?
五一假期刚过,音乐节市场又一次在争议中完成了一轮“疯狂吸金”。据中演协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到21.59亿元 ,同比增长3.60%,其中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就有12.12亿元,同比增长5.12%。表面看,音乐节市场正一片繁荣,但拨开这层华丽外衣,却是乱象丛生。
先聊聊演出时长“缩水”这件事。5月2日北京元气森林音乐节堪称典型。当天落日飞车乐队因堵车迟到,主办方应急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后续老狼、郑钧、崔健、赵露思等嘉宾演出时长被大幅压缩。
尤其是最后登台的赵露思,原本30分钟的演出时间仅剩下7分钟左右,草草唱了两首歌就结束。而令人愤怒的是,即便演出超时,主办方完整保留了中插广告时间,却对乐迷毫无交代。这让花了大价钱买票的乐迷们如何能接受?大家是来享受音乐盛宴的,不是看主办方为了广告收益随意摆弄演出流程,把好好的音乐节变成“广告节”。
今年五一档,张新成、张晚意、罗云熙、赵露思等众多演员纷纷登上音乐节舞台。本以为是不同艺术领域的碰撞融合,可实际却状况百出。不少演员唱功被质疑“跑调”“唱得像KTV水平”,而且大多无原创作品,翻唱居多,让观众觉得花高价是来看“明星玩票”。更糟糕的是,饭圈文化随之涌入音乐节。
在常州太湖湾音乐节,罗云熙被指超时13分钟,直接导致周深换场时间从20分钟压缩到7分钟。这下粉丝们不干了,线上线下骂战不断,从应援位置抢夺到互相辱骂,甚至出现推搡、寻衅滋事等行为,好好的音乐节现场被搅得乌烟瘴气。
粉丝夜排、扛旗和灯牌应援等现象在音乐节屡见不鲜。在北京元气森林音乐节,赵露思粉丝通宵夜排,甚至有人提前四五天就来占位,给主办方安保带来巨大压力。单一艺人粉丝死守前排,导致其他乐迷只能退居后排,严重影响观演体验。
粉丝与主办方、粉丝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音乐节的秩序和氛围被破坏得面目全非。
主办方为了票房引入流量明星、网红,搞“大杂烩”式拼盘演出,看似卖光了票,赚得盆满钵满,但从长远看,却是在透支音乐节的未来。消费者不是傻子,当音乐节失去了原本纯粹的音乐属性,只剩下混乱的秩序、糟糕的体验和“流量至上”的浮躁,还能走多远?
反观那些小而美的音乐节,如河流音乐节、春游音乐节,坚持音乐品质和独立性,赢得了良好口碑和忠实粉丝。如今音乐节市场看似火热,实则暗藏危机。如果主办方一味被资本裹挟,只追求短期利益,不解决演出质量、艺人选择、现场管理等问题,那么这场音乐狂欢终将变成一场无人问津的闹剧,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
网址:音乐节 “追星化”:音乐盛宴变了味? http://c.mxgxt.com/news/view/1274573
相关内容
新晋音乐盛宴,草莓音乐节阵容震撼揭晓!你准备好了吗?2025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跨时代的音乐盛宴
科切拉音乐节盛况空前,现场直击狂欢盛宴
音乐节早就变“味”了
2023年全国流行音乐盛典:明星云集,音乐的盛宴!
打造音乐盛宴:品牌音乐节合作方案
佛山潭洲音乐节:家门口的明星盛宴
演员明星涌入,音乐节变味了?
音乐综艺盛宴不容错过
音乐节目综艺有哪些,音乐节目综艺:歌唱梦想的舞台,乐迷们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