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选秀的背后
●电视选秀的缘起
曾经无比辉煌的青歌赛,已经渐渐被广大观众忽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长达29年的历史中,青歌赛为中国音乐界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歌手,是中国电视史上非常辉煌的一笔。
●选秀成名者尴尬现状
从李宇春、张靓颖,到吴莫愁、吉克隽逸,选秀改变了很多年轻人的命运,但绝大部分选手并没有因选秀走上平坦的演艺之路。师洋曾经是大众偶像如今是网店老板,吉杰三年通告艺人给新冠军伴舞,安又琪演艺事业不顺咬牙坚持到底。
●网络视听业的“井喷式”发展
我国网络视听行业正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去年全年产业规模已逼近300亿元,奠定了由网络视频、网络电台、IPTV、手机电视、公共视听等组成的行业基本架构。
●电视综艺何时脱下“洋装”
据统计,去年全国约有30档综艺节目开播,但其中只有一档是本土原创;今年出现的许多节目也都有海外模式当后台。电视台的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海外模式有点儿像“救命稻草”。
“声音大战”启示录
高昂出场费的诱惑
大牌明星集体电视捞金,陈奕迅、章子怡、黄晓明、谢霆锋、陈坤、那英、汪峰、韩红……这些以往只能在影视大作和大型晚会中见到的面孔如今扎堆出现在电视荧幕上的音乐类节目当中。曾经有媒体采访陈坤,问到“为什么会去担任选秀比赛的评委”时,陈坤回答说:“我也要养家糊口不是?”这段问答充分说明了明星们参加电视节目的目的大部分是冲着高昂的出场费而来,同时也说明了大量资本对电视音乐节目这一类型的追捧。
选手整体水准开始下滑
与去年的《中国好声音》吴莫愁、李代沫等选手引来了全民关注不同,今年以草根为主体的音乐节目的选手整体质量在下滑,对草根音乐人团体的过度开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大家都在做同一个节目类型,开发同一个“市场”,大有把这个行业给做烂的迹象。今年在广告商雄厚资本的支撑下,各大卫视基本上都红了眼似的要拼个刺刀见红,很多强势节目扎堆在同一个时段正面PK,最典型的当属《中国好声音》和《快乐男声》。这一状况使得编排战、口水战、宣传战的激烈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网址:那些年,选秀的背后 http://c.mxgxt.com/news/view/1282853
相关内容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选秀……那些全网“收奶”的做局者,也是选秀背后的割韭菜者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内娱选秀综艺
曾经的那些选秀冠军们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选秀节目
选秀节目那些年:从追星到追梦的旅程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选秀节目
那些年超火的选秀节目,原来萧敬腾、林宥嘉都是选秀出来的
表演专业与选秀节目的那些事儿
盘点那些选秀节目中退赛的选手,最后一个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