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综艺教父自曝《康熙来了》停播真相:有人要求它停掉…

发布时间:2025-05-19 16:12

  60年前,那个在台湾省嘉义眷村上房揭瓦,下河摸虾的顽童。

  是否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被贴上“综艺教父”、“娱乐教父”的标签?

  47年前,那个走出眷村,第一次走进电视台的年轻人。

  又是否会想到,未来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会看着他的节目长大?

  有人说:“他的成功史,也就是台湾电视的发展史。”

  他,就是王伟忠。

  可能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但应该看过《康熙来了》《超级星光大道》《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又或者知道吴宗宪、大小S、萧敬腾、林宥嘉、杨宗纬…

  作为制片人,从他节目里走出的明星,红遍海峡两岸。

  最近,看到他带着节目《伟忠哥来串门》入驻今日头条,大家期待感满满。

  上个周末,我抽空看了两期,说实话,这位67岁的文艺圈大佬,他的智慧,他的经验,细细品味,皆是人生。

  

  01

  千金难买少年贫

  《伟忠哥来串门》第一期节目中,王伟忠请来许知远。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大院子弟”。

  但是王伟忠成长的眷村,多是低下阶层士兵。

  他出生于1957年,那个时代,想想也知道他们这样的家庭生活有多艰难了。

  “两户人住一家,搭一个灶台。等孩子长大了,必须有院子,就搭出来,住不下了,又加盖楼,就跟违章建筑一样立起来了。”

  这是今年,王伟忠带着《宝岛一村》全国巡演时,回忆的画面。

  按理说,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多多少少带点“自卑感”。

  可曾经的那个少年,包括那个贫瘠的村落,在王伟忠的记忆中总有一抹难掩的“自豪”,甚至连台北这样的中心城市在他口中也是“不屑”的。

  许知远有一个提法很有意思,叫“弱者的反抗”。

  但是我更喜欢王伟忠的说法:“千金难买少年贫。”

  有人会说,你这不是在歌颂苦难吗?

  其实苦不苦,不是你能够选择的。

  若是没有半点依托,那就只能奋力生长,为自己挣出一片天地。

  有句话说得好:人都是逼出来的,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自然什么都会了。

  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看“弱者的反抗”。

  王伟忠就曾说过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

  “小时候又穷,穷你就会想创作,想让自己有出息,想办法想侍亲孝亲,想孝敬父母,你就会努力嘛。而千金难买少年贫,你就创作嘛。”

  这也就是为什么,18岁的王伟忠能够只身前往台北,边工边读;19岁的愣头青,就敢闯入电视台的原因。

  因为他很早就明白:没有人给你遮风挡雨,你就要自己“在阴霾中寻找阳光、在乱草丛中去找鲜花。”

  

  02

  人都是没有脚的鸟

  王伟忠比许知远大19岁,这中间隔了将近一代人。

  可他们都共同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漂泊感。

  这里面当然有各自的历史原因,不过有一点是共通的: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总是向外走的。

  记得十多年前,养育王伟忠长大的那座眷村要拆迁,一堆老人恋恋不舍,王伟忠特意组织大家办了一场“欢送会”,并且用镜头记录下每张面孔。

  每个人都试图挽留些什么,可最终什么也留不住。

  “眷村一代已然凋零,像我这样的二代也六七十岁了。房子拆了后,我一直有种焦虑感,好像是「娘胎」没了。”

  其实这样的焦虑不是王伟忠独有的,许知远也感慨:

  当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同学、朋友远走海外,再难相见,“我们从来没想到我们这代人也会产生某种离散的感觉”。

  然后许知远还引用了《阿飞正传》里的那句:“人人都是没有脚的鸟。”

  当他乡成为故乡,熟悉的某某也最终会变成模糊。

  可人这辈子不就是这样吗,相聚只是一时,离散才是终曲。

  03

  人生需要留白

  王伟忠问许知远:

  “我们这行做久了就是要流畅,中间正好没有缝,没有空,但你(访谈时)留下那个缝,有时候我就看你在那边不知道要讲什么,但也留下来,我觉得还蛮有意思。”

  说实话,我在看《十三邀》的时候,也发现了这点,起初还觉得挺尬。

  但是,许知远的回答让我茅塞顿开:

  “对,我们可能觉得留白很真实。沉思、犹豫,甚至有点不知道下句要说什么,都是思想做反应的过程……所以谈话中要给语言生长的时刻。”

  这里说的是对话的风格和艺术,但是再细品一下,生活不也是如此吗?

  我之前写稿,有个坏习惯。

  遇到卡文,总是枯坐着冥思苦想,甚至有过一整个下午写不到两三行字的情况。

  后来,我发现你越是着急越是抓不住任何头绪。

  这时不如放松一下,做点与工作毫不相关的事情,哪怕去遛遛弯,灵感可能就在不经意间冒出来。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一切的节奏仿佛只剩下两个音符:“匆忙”“充满”。

  因为我们害怕自己做得太少,做得不够,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事实是等一等,偶尔放空放空,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

  

  04

  最好的时候,就是走下坡路的时候

  《伟忠哥来串门》里有一段让我备受震撼的对话:

  许知远:一个娱乐节目或者一个综艺有它的生命周期,你会在什么时候感觉到它的生命力开始衰减了?

  王伟忠:最好的时候。

  最好的时候,也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

  一语惊醒梦中人。

  别说娱乐圈那些换了一茬又一茬的明星偶像,就连历史上的那些王朝更迭不都是这样吗?

  想起一句话:“这个世界总有人在顶峰,但没有人永远在顶峰。”

  无论你历尽多少磨难,攀登得多么辛苦。

  
当你走到峰顶,看到无限风光,也就意味着要向下走了。

  05

  继续走下去,直到末日

  许知远问王伟忠:节目走下坡路,该怎么办?

  王伟忠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即便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他也总会想办法缓解颓势。

  可他只说了一句:“继续走下去,直到末日。”

  许知远追问:“哪一刻觉得必须停掉了呢?”

  王伟忠很是坦然:“它自然会产生,就会有人要求它停掉。比如《康熙来了》,就是康永说他不想做了。”

  起初我还没回过味,觉得这不是摆烂吗?

  可仔细一想,王伟忠的行事作风,即便那些脍炙人口的节目落幕了,但是口碑没垮过。

  然后我在《伟忠哥来串门》的第二期里找到了答案。

  和两位年轻的喜剧演员张小婉、管乐分享人生经验的时候,他提到自己出演过的一个舞台剧:《谢谢大家收看》。

  六十多岁的他,干这一行干了45年。做任何事情,都是从“欢迎大家收看”开始,然后从“谢谢大家收看”结束。

  这是一个轮回。

  去看看王伟忠这些年的发展,他的身份可不止制作人这一重。

  他曾耗费5年时间,拍出纪录片《伟忠妈妈的眷村》。

  在全国各地演出了十多年的《宝岛一村》,他是联合编剧、导演;

  除此之外,他还写书、出专栏、做主持、当舞台剧演员……

  一个节目也罢,一个身份也好,可能都有大结局的那天。

  你需要害怕的不是“谢谢大家”,而是做好“欢迎大家”的准备。

  因为,每个结束,都是新的开始。

  

  06

  过去的已经过了,未来的还没来

  “如何保持这种年轻的状态?”

  当听到张小婉和管乐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一丝错愕,然后在下一秒又恍然。

  《南方都市报》曾在25岁到35岁的年轻人中间,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他们普遍都有年龄焦虑,主要表现在职业、婚姻、健康、外貌等方面。

  我就不止一次地听到一些女孩子说:“这人啊,过了25,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大下坡。”

  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但我知道我们这代人有种超出年龄的紧迫感。

  还是王伟忠这样的长者看得通透:

  “寿命和生命力是两回事,有些人虽然有100岁,可他还没老的时候就已经老了,还没死的时候某些方面就已经死了。”

  那么怎样才叫作生命力?

  他举了一个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要看过去,不要看未来,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到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每天过好。”

  是啊,人生只有一天,就是今天。

  让自己活得专注且具体,喜欢就去追,想做就去做,别被往事纠缠,也别因未知而退缩。

  07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伟忠哥来串门》最动容的一个故事。

  王伟忠和母亲回乡探亲。

  年迈的外婆问母亲:“你不是去台湾玩吗?一玩40年啊。”

  那一瞬间,仿佛穿越了无数岁月,又仿佛转眼之间。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王伟忠的那句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可人生这场大戏没有剧本,更没有彩排。

  所以,才有了那句:“命运如刀,天意难测。”

  而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

  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次遇见,珍惜每一份拥有。

  

  08

  《伟忠哥来串门》播出了两期,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也只不过是这两期节目中的冰山一角。

  从幕后到台前,王伟忠都是过去三十年两岸三地流行文化的观察者和参与者。

  很期待接下来有更多更有趣的人来“串门”,和王伟忠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碰撞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王伟忠的头条号上给他留言。

  最后,用王伟忠在节目开头说的那句话结尾吧:“我是一个生活的制作人。”

  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人生的制作人。

  共勉。

网址:台湾综艺教父自曝《康熙来了》停播真相:有人要求它停掉… http://c.mxgxt.com/news/view/1286209

相关内容

《康熙来了》停播一年半 台湾综艺艺人现状很惨淡
《康熙来了》正式停播 台湾综艺节目为何没落
还在怀念停播的《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它们又回来了
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停播五年后,康熙的通告艺人近况如何(上)
台湾艺人刘真去世,网友追忆《康熙来了》的日子
《康熙来了》停播近五年,重启消息不时出现,但观众却说不想看了
台湾综艺节目还剩什么?《康熙来了》停播后蔡永康竟然这样说
台湾谈话类综艺节目风格初探——以《康熙来了》为例
台湾十大综艺节目排名(《康熙来了》榜上第一)
以《康熙来了》为首,这几档已经停播的综艺节目,哪个让你怀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