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被严重低估的一部电影作品,至今看来仍然充满了现实意义
前一段时间,某网络视频平台突然上线了冯小刚的《大腕》,在这次上线的全新版本中,不仅修复了里面的画质,时长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原来的版本多出了4分钟。当年,这部电影上线时,普通版本是103分钟,蓝光版本是107分钟,这次平台上线时106分53秒。
也就是说,这次上线的版本只比蓝光版本(未删减版本)少7秒,经过编者仔细比对后发现,删减这几秒应该是在6分钟左右,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跳帧,而删减的这几秒应该就是杨欣大胆表演的镜头(儿童不宜)。
20年前,《大腕》这部电影由冯小刚制作完成,里面的台词辛辣讽刺,充满黑色幽默,不同于冯氏以往的贺岁片,它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是冯小刚被严重低估的一部电影作品。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冯小刚曾说过这部电影的构思过程,如今的影视作品广告植入很常见,在葬礼上的招商广告别有意思,这是他跟王朔等人私下聊天时说到的。因为一直忙于做优秀的贺岁片,然后就想了一个给大腕葬礼招商的注意,也就有了这部作品的蓝本。
喜剧和葬礼本来是格格不入的,经过冯小刚这么一捯饬,反而有了那么一点意思,突破传统不落窠臼,解构和重建概念,反而使这部戏更有张力。
在这个葬礼策划的过程中,将金钱的本质告诉世人,从而引出各路消费文化符号,大片、明星、广告与荒诞的行为逻辑,冯小刚通过自己独特的技巧,将他们串在一起,顿时有一种嬉笑怒骂挥洒自如的感觉。
在这部戏中,葛优饰演的被委托人尤优,身上有着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市侩气息,也代表着广大的基层群体。他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务实,只要不违背道德和法律,可以用各种方式赚钱,丝毫没有任何的顾虑和心理负担。
从表面上来看,《大腕》是一部喜剧性质的贺岁片,实际上它表达了更深刻的东西,通过市井小人物尤优,采用惯有的京味幽默,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忧患意识,也是对时下各种文化现场,还有时代妄症的反思。
比如圈内存在的“潜规则”,名编导幕后的卑劣,盗版现象猖獗,广告的无孔不入,对知识产权的漠视,传媒的八卦,对版权的不重视等等。
有人说,冯小刚是大陆的王晶,但又没有王晶那么纯粹,他身上既有商业导演的唯利是图,也有文艺导演的忧患意识,但是他无法在这两者之间自由切换,因此身上背负了太多的争议,使用IP又抨击IP,使用小鲜肉又抨击小鲜肉,他可以开别人玩笑,但别人不能开他玩笑。
无论如何,《大腕》都是一部优秀的作品,里面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吃了一个鸭蛋很好吃,就没有必要知道是哪只鸭子下的吧?如此而已。
网址:冯小刚被严重低估的一部电影作品,至今看来仍然充满了现实意义 http://c.mxgxt.com/news/view/1292147
相关内容
一部被严重低估的武侠电影胡歌的演技是否被严重高估?网友:不是“高估”,而是被低估了!
被严重低估的冯轲,他能掌控的,何止是张靓颖一人!
冯小刚和舒淇一起合照,冯小刚满脸老态,两人仿佛隔了一个世纪
这是一部严重被低估的爽片
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武侠片
盘点国产电影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四部作品
那些被严重低估的音乐唱作人:周传雄
“耳帝”犀利点评:张远,一位被严重低估的实力唱将
能让你从低谷重生的3部电影,一生至少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