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做假流量,下一站是“多输”

发布时间:2025-05-19 23:15

艺人做假流量,下一站是“多输”

2019年02月25日 07:21   来源:红网   

  近日,央视一期调查节目揭开了假流量和假数据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原来,现在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上动辄突破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点击量和转发量是人为造假,这些天文数字主要是借助可以登录多个微博账号的“外挂”软件完成。

  娱乐圈之乱,肯定不是一日两日之事。前些年媒体曝光“艺人买热搜”,已然引起公众对“明星”公信力的质疑。动辄数亿的“关注度”,居然可以买,那么时下那么多光环加身的“明星”,究竟哪个“名副其实”?中国娱乐产业的大厦,一旦少了公信力的支撑,会不会岌岌可危?

  曾经的“明星”,是群众用脚投票赋予的身份。而今天的“明星”,可以靠炒作、作假“包装”。过去的演艺界,盛传着“靠老天赏饭吃”的说法。所谓明星,就是“很多人因为一个作品一下认识你了”,说起来玄乎,但却是客观事实。有人再努力也不火,听起来残酷,但也另一方面说明了“明星”头衔的货真价实。而今日的不少“明星”,一茬又一茬, “流量”虽大,但老百姓大多不认识,流量可以造假,但老百姓却不会买账,这也是娱乐圈如今社会影响力萎缩的原因。

  假流量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明星”,注定会离群众越来越远。作为一名70后观众,笔者常常为“跟不上影视剧里明星脸的变化”懊恼不已,曾经看港台影视,卡斯就那么几个,可有些名字和面孔就是质量保证。得知现在的不少明星,就是“靠刷流量刷出来的明星招牌”,看来不是我们这些老观众落伍了,而是“这些明星根本就是伪明星啊”。造假并非人畜无害,而是希图观众“看了流量为所谓明星买单”,涉嫌造假诈骗,客观上更有“劣币驱逐良币”的企图,这是比考试作弊更恶劣的行为,得知上当,普通观众只会远离所谓流量明星。

  曾经,“明星圈”与“主流影视圈”几乎重叠。表现为,某个“长期提供一流文艺产品”的明星,其新作品一出来就受热捧。彼时,“明星”是用作品说话的,头衔是普通百姓给的。背后是信任机制。

  而如今,“流量明星圈”和影视艺术作品质量越来越疏离。老百姓被娱乐圈骗多了,对“小鲜肉”不买账,对“流量”更是不屑一顾,去不去影院,追不追网剧,首先看的还是口碑。而这也是这两年《战狼2》《流浪星球》等票房大片只关“口碑”无关“明星流量”的根本原因。

  艺人做假流量,带来一时的虚假繁荣,而泡沫总会被戳破的。没人相信,单个艺人和其幕后团队能兴风作浪。背后的粉丝群体、演艺市场和平台方做成的“做假生态链”也难辞其咎。“明星”机制,是一种各方达成的契约关系,其根基是诚信运作和公信力。做假流量造“假明星”“伪明星”可得一时收益,可是老百姓还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当他们被骗多了不再买账,伤其根本的,还是整个娱乐圈。中国娱乐产业潜力巨大,但撬起它的,肯定不是“假流量”“伪明星”。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艺人做假流量,下一站是“多输” http://c.mxgxt.com/news/view/1292249

相关内容

独立站如何分析网站流量
流量造假成行业公开秘密 “IP+流量艺人”已失灵
流量艺人面对恶搞,怎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
又一个站姐开锤,选秀艺人刘聪官宣是真还是借卖腐赚流量
2021娱乐圈十大流量艺人,当下内地最火的艺人
央视批评明星流量造假,当红艺人上榜,各大平台出手整治
“虚假流量”司空见惯 表面热度等于艺人实力?
夕阳粉丝团熬夜刷数据,可能输给机器人|揭秘虚假流量
流量艺人数据造假!蔡徐坤粉用微博号囤积分,王一博粉狂刷播放量
多位文艺界政协委员发声:谈“人设崩塌”、流量数据造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