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流量明星饭圈文化会引发粉丝哪些影响社会风气的行为?

发布时间:2024-12-10 17:19

自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翻了一番,已超过9亿。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多,使用移动客户端来获取信息的用户也逐渐增长。

移动客户端催生出的移动社交媒体平台使传播者——受众的单向传播模式被打破,平台用户既可以是传播者,也可以是受众,还可以是内容制造者。

而衡量社交媒体平台上内容热度的量词——“流量”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流量明星一词随之诞生。

01

粉丝文化

由于社交媒体为用户搭建了内容制造平台,粉丝群体可以利用平台进行信息生产,从而形成特定的粉丝文化。粉丝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是粉丝创造性的体现,同时也体现着粉丝的诉求。

而流量明星的粉丝由于数量大、组织化程度高,其创造的粉丝文化具有典型性,所引发的社会事件和热点话题关注度也较高,不仅引发社会热议,还受到国家重视。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移动客户端的使用数量正在超越电脑端,移动客户端一时间拥有海量用户。这些用户带来的不仅是传统传播方式的改变,还有随着这些用户浏览页面而产生的数据流量。

借助数据流量,用户不仅可以上传、分享信息,网站还可以根据某一时段用户的访问量来捕捉热点。

流量明星

因此,流量在娱乐领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热度”的代名词,流量明星开始特指在某段时间内在互联网上热度高,粉丝众多的当红明星。

随着流量明星在娱乐市场异军突起,流量明星粉丝行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人员以流量明星“迷群”为研究对象,结合“迷群”相关概念,对流量明星“迷群”进行整体解读,试图从媒介建构和粉丝角色认同两方面剖析这一庞大且高度组织化的群体,提出现阶段流量明星“迷群”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批判。

研究将所得流量明星的媒介形象加以归纳、总结,引入流量明星粉丝角色认同影响因素的深度访谈中,以探究媒介建构出的形象是否会影响粉丝对自己粉丝角色的认同。

同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我们得到了流量明星粉丝角色认同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其中包括粉丝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媒介影响导致的因素。

最后,我们对流量明星“迷群”的媒介建构过程中和粉丝角色认同过程中显露出来的现实问题进行描述,得出由个人到群体产生的三个类型的问题,分别是关于个人迷失,群体话语权争夺和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的问题。

02

在近几年“流量”逐渐变成一个网络流行用语。前有“小鲜肉”,后有“流量明星”,影视行业开始将流量一词赋予那些拥有高人气、庞大粉丝群的明星。

流量明星的粉丝就是流量明星“迷群”,他们由在圈层外的“单打独斗”式追星变为一个个圈层组织群体,以流量明星为核心,进行组织化、管理化、分工化追星。

随着《偶像练习生》与《创造101》等选秀节目热播,粉丝之间激烈的打榜投票竞争成为了流量明星“迷群”文化的基本体现。

为了让自己支持的参与者成功出道,粉丝不仅要进行线上投票,还要对参与者相关的微博或是视频进行数据美化。

因为对于没有优秀作品作为娱乐圈“敲门砖”的明星而言,数据流量是最能体现其商业价值的“作品”。2019 年初开始,主流媒体开始注意流量明星数据造假问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都对流量明星的微博转发、评论和点赞数据异常问题进行了报道。

娱乐公司所能获取的投资主要取决于粉丝“迷群”的消费能力,运用虚假的数据去获得投资,这本就是一场零和游戏。

在明星“迷群”日以继夜的制造重复数据的过程中,大量资源被假数据所浪费,与此同时网络舆论空间也受到了污染和侵扰。

这不仅打破了网络传播的平衡,还破坏了社会风气。在疫情还未平息之时,流量明星“迷群”又引发了社会话题。某流量明星的粉丝举报Ao3网站文章事件成为导火索,随之引发了一系列流量明星“迷群”为主题的社会事件。

从“粉丝氪金”到教师引导学生为明星艺人应援,再到破坏文物,“饭圈”文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对此多位代表国家委员对此进行关注并呼吁理性追星。2021年由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也对流量造假、“饭圈”乱象等行为进行了重点打击,全面清理网络水军账号,依法依规整治流量造假行为,取消容易引起粉丝间冲突、造假行为的明星榜单,对粉丝集资打榜、粉丝“互撕”对骂、刷量控评和“蹭热点” 等行为狠抓狠打。

03

如今“迷”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受到广泛关注,而“迷群”的庞大也引发了许多社会话题和事件。虽然我国现在“迷群”数量众多,但是相关研究还是比较少,同时学者们对于互联网促生的流量明星“迷群”现象探究也较少。

因此我们选取了流量明星“迷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与深度访谈来对这一群体进行形象研究。

从理论上讲,该研究将是对流量明星“迷群”这一群体的形象做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同时在迷文化研究方面也是一种补充和丰富。

从现实上来讲,流量明星“迷群”所产生的“饭圈”文化也属于大众文化研究的范畴,但形成这种文化的主体是人,所以本研究围绕着流量明星“迷群”这一主体,通过媒介形象建构与粉丝角色认同,力求对这个群体有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

“饭圈”文化既然是“迷群”所创造的,对其进行整顿与规范的前提就是要研究该迷群的文化活动与角色认同,从根源入手,才有利于平衡流量明星“迷群”圈层内外的关系和维护正常的传播环境。

迷文化与“迷群”的研究,是西方受众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一时期,也有学者从心理学方向来进行迷文化的研究,有研究人员用性心理学对声称和明星有奇遇的迷们进行分析,指出粉丝对明星的欲望使得这些迷们陷入了幻想情节,这些幻想可以帮助迷们应对现实社会中造成的创伤。

总之,这一时期的迷文化研究学者们反对将粉丝看作落后、盲目的受众,而是将他们看作媒体内容的积极消费者和参与者。这一时期的“迷群”形象 也是正面的,积极的。

04

还有研究人员认为文化消费其实是各阶级内部斗争的场域,是社会内部区分与差异的体现。

另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文化社会学领域,他们认为连环画迷们的收集活动是取代工业生产支配的直接使用,当作一种对现行消费资本主义需求的对立。

总之,这一阶段的研究表明,迷群所选择的对象和消费,被人们的习惯所影响,而这些习惯恰好是社会、文化和经济等资本的体现。

紧跟发展的新时代恰逢新媒体迅速发展,研究者关注到新媒体对迷研究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在此次浪潮中,迷文化主要被放到网络社区里展开研究。

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网络上的迷群,不仅从技术和传播方式方面探讨“迷群”在这一时期所发生的改变;还从新媒体环境视角探究“迷群”所受到的影响,并认为新媒体的发展为新形式“迷群” 的创造提供了可能。

一部分学者也从传统“迷群”与网络“迷群”对比 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并且认为网络为更多人加入迷群提供了便利,迷活动随之增加。

总之,这一时期的研究表明,在网络社区里,“迷群”整体变得更加紧密, 以往主流的等级制度被打破,信息在群体中传递的速度更加迅速。

新媒体的诞生 为“迷群”的扩大提供了便利,使得“迷群”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频繁与日常。

此次研究同时对流量明星“迷群”的媒介形象建构与粉丝角色认同做研究,可以对整个流量明星“迷群”的形象有着完整的认识。

也对今后“迷群”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活动有着借鉴意义,也有利于了解由“迷群”引发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有助于对“饭圈文化”监督与管理。

网址:畸形的流量明星饭圈文化会引发粉丝哪些影响社会风气的行为? http://c.mxgxt.com/news/view/129306

相关内容

畸形“饭圈”文化:是什么让明星迷失自我
记者调查畸形“饭圈”文化:是什么让明星迷失自我
炎亚纶diss饭圈文化畸形!还有比他更会怼粉丝的明星吗?
深入整治畸形的“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的引导与规约
营造清朗健康的明星粉丝文化(专家解读)
文娱合规元年:打击畸形“饭圈”、流量经济
私生饭:粉丝文化的畸变
人民来论:深入整治畸形的“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影响下粉丝群体的网络民族志研究——以朱一龙粉丝群体为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