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从普通农家女孩到奥运冠军的成长历程
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年仅14岁的中国跳水小将全红婵,以其卓越的实力和出色的表现,一举夺得了十米跳台项目的金牌。这位来自广东湛江的农家女孩,用她的坚韧和努力,书写了一段从普通到卓越的成长传奇。那么,全红婵究竟是如何踏上这条星光熠熠的冠军之路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她的成长故事。
家庭背景
迈合村,一个聚居着约400户全姓人家的小村落,人均年收入约为1.1万元。这里,38户家庭被纳入低保,全红婵的家便是其中之一,经济状况在村中属于中下水平。她的父亲,家中幼子,依旧与祖辈同住老宅。当地习俗规定,房产多由长子继承,但因长子已迁至镇上,全红婵的父亲便留在了村里的老宅中。
这个村庄以水稻和甘蔗为农作物,但因气候多变,收成常不稳定,村民收入普遍较低。为了生计,许多村民选择外出打工,如今村中仅剩不到两成的劳动力,多数为老人和孩子。
全红婵的父亲在家的七八亩土地上,精心耕耘着三四亩水稻田,以满足家庭的基本口粮需求。他的大儿子已经外出打工,而他则将剩余的土地用来种植甘蔗。然而,2017年的一场车祸,让全红婵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母亲在前往工厂的路上遭遇意外,肋骨受伤,长期病痛困扰着她的身体。这场事故不仅加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让全红婵的父亲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车祸后,母亲的体力大不如前,家人心疼她,不再让她从事重体力劳动。为了补贴家用,她开始尝试种植蔬菜,而父亲则负责将蔬菜运到市场销售。有一次,他带着300斤的菜心前往市场,却因为市场上同类蔬菜供应过剩,价格暴跌,最终不得不忍痛将整车的菜心倒掉,以节省回家的油费。
近年来,甘蔗的市场行情也不景气,全红婵的父亲尝试改种红橙,但受到品种和市场销路的影响,收入依然有限。目前,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每年卖甘蔗所得的近两万元收入,以及每月3000多元的低保补助。
初入体校
在2014年5月,湛江体育运动学校的资深跳水教练陈华明,如往年一样,走访湛江市的多所农村小学,探寻跳水的新苗子。湛江,这座被誉为“中国跳水之乡”的城市,拥有多所体校,其中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更是为国家培养了众多奥运冠军。在一次例行的选拔中,陈教练的目光被一个课间玩跳房子的女孩吸引。她轻盈而灵活地跳跃着,令教练眼前一亮。经过现场的详细测试,年仅七八岁的全红婵以出色的立定跳远成绩脱颖而出,展现了她惊人的爆发力。得知这一消息,全红婵的父母毫不犹豫地决定支持她去体校练习跳水,认为这将是她通往知识、改变命运的一条重要道路。
全红婵从小便对水有着特殊的亲近感。她的哥哥全进华回忆说,红婵小时候就常去海边玩水,而且毫无畏惧。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质,让她在众多孩子中脱颖而出。在体校的跳水训练中,尽管训练艰苦,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努力克服每一个困难。教练们也根据她的特点,精心调整训练计划,确保她能够在最佳的环境中成长。
元旦晚会上,“儿童瑜伽”的表演中,虽然全红婵的柔韧性稍逊于其他孩子,但她那种低调而真诚的努力却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她的这种精神品质,也让她逐渐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榜样。
天生不怕水
全红婵似乎与生俱来就对水怀有深厚的亲近。她的哥哥回忆说,从幼年时期开始,全红婵便热爱玩水,甚至在海边时,她也总是毫不犹豫地投入水中嬉戏。这种天生的无惧水性,为她日后在跳水训练中的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湛江体校,跳水运动员的生涯往往在六七岁时便已启程。每逢寒暑假,学校都会迎来一批新面孔,进行为期一周至十天的集训。这段时间里,学校会观察这些孩子们是否具备投身于跳水这项水上运动的潜力。
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透露,全红婵从小便对水怀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去钓鱼时,她总是被水吸引,喜欢到海边玩耍。"这种对水的热爱无疑是她跳水生涯中的一大助力。然而,并非所有孩子都像全红婵那样天生适合跳水,许多孩子对水存在本能的恐惧,往往在集训初期便被淘汰出局。湛江体校的副书记韦帅指出,像全红婵这样“无所畏惧”的孩子,显然是跳水领域中的佼佼者。
此外,全红婵的哥哥还分享了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在我们家,全红婵并未承受过多的压力。家人的态度开放且包容,"我们并非那种高端家庭,孩子读得到书就继续读,读不到也没关系。"这样的成长环境无疑为全红婵的跳水之路增添了更多从容与自信。
全红婵在家中排行老三,与兄弟姐妹们一同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成长。她的父亲,一位年过四旬的朴实农民,平日里忙于农田劳作,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擅长。甚至在女儿因奥运而声名鹊起时,他才从新闻中得知。他手机里珍藏的女儿视频,因内存不足而时常需要清理。
体校的训练条件虽简陋,却承载着孩子们的跳水梦想。建于2000年的训练设施,尽管跳水台仍是露天,陆上训练房没有空调,垫子略显陈旧,但孩子们对教练的期望和鼓励深信不疑。在炎炎夏日,他们反复在户外泳池中磨练,皮肤被晒得黝黑,却依然坚持。
全红婵7岁时便加入体校,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泼辣与冲劲。她敢于尝试新动作,逐渐克服了对水的恐惧。体校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完善,更致力于营造家一般的温暖氛围,激发孩子们的训练热情。
在全红婵的成长道路上,陈华明教练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不仅培养了全红婵对跳水的浓厚兴趣,还为她后续的训练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90后教练郭艺接手,为全红婵提供了更为专业和规范的训练。即便在退休后,陈教练仍被返聘,继续为跳水项目贡献力量。这样的教练团队,无疑为全红婵等年轻运动员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成长与蜕变
全红婵的跳水之路,从地方队到国家队,充满了无数艰辛与挑战。然而,她对跳水的热爱以及对胜利的渴望从未改变,正是这份坚持,让她在每一次的比赛中都能更上一层楼。
奥运梦想成真
全红婵一直怀揣着参加奥运会的梦想,而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她终于圆梦,荣获女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这是她的首枚奥运金牌。
世界锦标赛再夺双金
在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全红婵展现了她卓越的实力,不仅在女子10米跳台项目上摘得金牌,更与陈芋汐携手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中再获金牌。
巴黎奥运会卫冕成功
2024年巴黎奥运会,全红婵继续书写辉煌,成功卫冕女子10米跳台金牌,并与陈芋汐再次在双人项目中夺冠。
全红婵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她的成长与蜕变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坚持到底,任何梦想都有可能变为现实。
网址:全红婵:从普通农家女孩到奥运冠军的成长历程 http://c.mxgxt.com/news/view/1295716
相关内容
全红婵:从奥运冠军到“带货女王”水花的精灵——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成长故事
水花的精灵——广东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成长故事
全红婵:从地下室到奥运冠军
全红婵:14岁奥运冠军的励志故事
14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为什么会被世界偏爱?
全红婵一位为了母亲而努力奋斗的奥运冠军
中国奥运冠军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全红婵如此爆火 草根逆袭成国民偶像
央视访谈全红婵,奥运冠军真实力!
感动哭了!央视采访全红婵,这才是真正的采访,不要低估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