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的“粉丝圈”里 什么才是被坚守和追求的?
中宏网9月3日电 说到粉丝是时下年轻人最关注的地方,谁在年轻时没有“疯狂过”,谁的少年时光中没有对偶像的崇拜,应该这么说,“没有偶像的青少年生活是不完整的”。八十年代的手抄本武侠、言情小说,九十年代的港台歌星、影星,一零年代的CS、星际争霸,现在的“小鲜肉”“小仙女”。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精神崇拜对象,这无可厚非。但是,社会发展,一些不健康的文化风气,乃至于某些资本的力量参与其中,让原本健康向上的青少年精神生活出现了“浓密乌云”。
图片:网络
今年以来粉丝乱象引起广泛关注,曾经的偶像明星因为违法犯罪、侵害粉丝人身权利,会被依法拘捕,或被处以天价罚款。更有甚者,为了获得巨大流量,牟取暴利,不惜向粉丝们筹款,让粉丝们投票,甚至诱导粉丝们通过网络暴力与竞争对手展开互撕,这种行为不仅触碰到法律的底线,也是社会公序良俗所不能容忍的,对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将产生严重影响。
梳理今年粉丝乱象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通过海选来捞金,某些歌手节目授权给各地做海选,一场能赚到几十万元,歌手能否胜出要看有没有观众给他投票,而只要用钱,就能让“会虫”给其投票,所以这种选拔并非真正实力,而是靠钱“砸”出来的。
图片:网络
投票机制导致的浪费。还记得今年年初引起关注的“倒奶事件”,某冠名厂商绑定投票,粉丝们为了给喜欢的歌手投票,需要购买大量冠名商品,然而粉丝们买这些商品不是自己用,而只要瓶盖上的二维码,瓶中的牛奶直接倒掉,这种行为不仅浪费资源,还引起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除了以上两种,还有鼓励粉丝们无上限购买;引导粉丝做数据、买账号、养号;诱导粉丝们发动网络暴力等等。以上种种手段让娱乐圈“沉渣泛起”“劣币驱逐良币”,这些行为不仅让娱乐圈失去了活力,还在青少年中造成了严重影响,青少年或许会认为,什么都是假的,钱是万能的,只要成为网红、明星就可以无视法纪、无视公德、无视他人,按这样的逻辑发展下去,社会将成为什么样子。
图片:网络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相关部门对娱乐圈的这些乱象开始着手打击,一些为所欲为,无视法纪的明星被关进了法治的“牢笼”,还有一些浑水摸鱼,钻法律“空子”的所谓艺人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还有一些所谓的“行业大佬”其账号被查封,从娱乐圈消失。
相关部门开展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行动非常及时,有力打击了这些为祸社会的“因素”,同时“饭圈治理新十条”举措也让饭圈文化重回正轨。任何市场应该有发展的自由,但是不能肆无忌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青少年有梦想,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好事,但是决不能被别有用心者误导。
编辑:韩鹏飞
审核:王怡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网址:狂躁的“粉丝圈”里 什么才是被坚守和追求的? http://c.mxgxt.com/news/view/1296323
相关内容
潘长江不识流量明星引众怒?粉丝坚守住底线 才是硬核追星千万粉丝主播“秀才”被封,中老年追星追的到底是什么?
疯狂粉丝团: 追星族的狂欢与虚无
从明星到网红,深度沉睡的粉丝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粉丝追星,到底追的是“什么”?
面对粉丝疯狂的追星行为有什么看法?
篮坛饭圈!无数库里粉丝在街头狂奔追库里坐的车!太危险!
从心理学角度看追星粉丝到底在追什么?
微博之夜,粉丝疯狂追星的背后是什么?
粉丝文化席卷 追星少年的网络“狂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