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
文章通过肖邦《第一即兴曲》的个案研究来讨论音乐作品分析与解读中的方法论问题。文章从音乐作品研究的学术史入手,批判性地回顾了国内外当前关于音乐作品的研究方法现状。作者结合个人的聆听体验与谱面分析,以诠释性的语言仔细描述、分析和解剖肖邦这首作品的音响构成与风格特色,并进一步从更高的文化层面解读该曲的构思立意、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给今人的精神启示。最后,文章
74 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2009年第1期上海市高校音乐人类学E 2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e05011
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
———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杨燕迪
收稿日期6
作者简介杨燕迪(63),男,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学系教授;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2研究院特聘研
究员(上海3)。内容提要:文章通过肖邦《第一即兴曲》的个案研究来讨论音乐作品分析与解读中的方法论问题。文章从音
乐作品研究的学术史入手,批判性地回顾了国内外当前关于音乐作品的研究方法现状。作者结合个人的聆听体验与谱面分析,以诠释性的语言仔细描述、分析和解剖肖邦这首作品的音响构成与风格特色,并进一步从更高的文化层面解读该曲的构思立意、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给今人的精神启示。最后,文章对所涉及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反思与引申。
关键词:风格;音乐理解;音乐学分析;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J6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70(2009)01-0074-20
一、引 言
针对近代以来(特别是自文艺复兴以后)的“艺术音乐”,音乐家和听众所面对的所谓“客体对象”,主要是由个别作曲家通过乐谱写作而大致固定下来的个别音乐作品。无论专业音乐家,还是业余爱好者,演奏(表演)作品,聆听作品,进而分析、理解作品,从中得到“审美享受”和精神滋养,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艺术音乐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然而,说音乐作品是我们关注艺术音乐的“主要”对象,而不是“全部”对象,意味着除了“作品”之外,我们还可以关注作曲家生平、作曲技术、时代风潮、思想背景、社会体制、乐器工艺等等无数其他“非作品”的研究课题。随着音乐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学科思想更新,特别是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思想在音乐学领域中的大面积渗透与影响,艺术音乐研究中人们原先习以为常的诸多范畴和理念,近年来开始受到挑战。在这其中,“音乐作品”这一概念本身就成为反思和争论的关注点。如波兰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萨就在一篇题为“论音乐作品的本质”的长文中,从民间音乐、爵士音乐、中世纪音乐、先锋派音乐等不同音乐类型的实践中,认识到“音乐作品”这一概念的历史相对性和文化局限性(丽萨,1992:10~47)。德国音乐学家达尔豪斯则针对音乐作品概念所遭到的质疑,对音乐作品在音乐史研究中的核心地位进行了明确但又具有开放性的辩护(达尔豪斯,2006:16~17)。而英国哲学家莉迪娅戈尔则在《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这部引人瞩目的学术专著中,全面、充分地论述了“音乐:2008-07-1:19-E 20001
网址: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 http://c.mxgxt.com/news/view/1302330
相关内容
音乐作品深度解析.pptx牵手肖邦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肖邦音乐周”
我们该如何分析西方音乐作品?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古典音乐”作品赏析策略
音乐作品深度赏析模板.pptx
知名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的大班音乐教案
论作曲家与作品的“伟大性”问题
影视鉴赏相关研究以及代表性影视作品 免费文案+PPT模板下载
影视作品鉴赏与分析课件解读(24页)
音乐考研作品分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