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娱乐圈内发生了一起引发热议的事件,一名男子利用AI工具捏造“顶流明星在澳门豪赌输光10亿”的谣言,结果被警方拘留8日。这则消息迅速冲上热搜,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关注焦点,涉及的明星包括周杰伦和黄晓明等,令网友们纷纷展开猜测与讨论。该男子36岁的徐某强,使用某社交平台的“AI智慧生成”功能,输入“顶流明星”“境外豪赌”等关键词,竟然一键生成了虚假新闻标题《顶流明星被曝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不久后,这则谣言经过加工,衍生出“抵押三处豪宅”“私人飞机抵债”等细节,传播量竟突破亿次。
明星们对此进行了积极辟谣,周杰伦的经纪公司迅速发声明否认与此事件有任何关系,黄晓明则在微博上幽默调侃:“输了十个亿?欢乐豆吗?”然而,一张“超一线男星在永利皇宫连赌七日”的AI合成截图至今仍无人能够查明其源头。事件的引发也促使警方迅速出手,网安部门通过侦查锁定了徐某强,并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实施了行政拘留处罚。这标志着这是2025年首例因AI生成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而被拘的案件。
此事引起了三大争议,引爆了舆论的热潮。首先,大家开始质疑AI是不是成了谣言的温床。网安部门披露,伪造热点事件、篡改名人语音以及炮制伪科普已成为AI生成谣言的三大重灾区。在此次事件中,AI工具制造谣言的成本几乎为零,许多网友表示“该不该封禁故事生成类AI?”
其次,不少法律界人士对徐某强8天的处罚表示质疑,认为相较于谣言造成的数亿次传播量,行政处罚力度显得过于轻微,存在“违法成本过低”的担忧。最后,大家纷纷讨论平台的责任。尽管该社交平台的AI功能标注为“虚构创作”,但“顶流明星+赌场”的关键词组合显然未被系统拦截,反而通过算法推荐助推谣言成为热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专家建议网民应掌握“识别AI谣言四步法”:查证官方信息、分析图像细节、警惕“独家猛料”话术、克制转发冲动。同时,平台应该建立AI内容的溯源机制,给生成内容添加数字水印,以揭示信息真伪。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起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AI技术的强大,更让我们反思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如何打破流量至上的信息茧房,捍卫网络空间的真实与公正,或许比拘留造谣者更为重要。就让我们一同关注这一舆论的后续发展,并在评论区分享你对“AI造谣是否该入刑?”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