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数字共享的时代,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种特殊的观影文化——‘屏摄’。它并不是一个新词,但却是越来越多观众在电影院中展现的一种行为,成为了话题的焦点。就在昨天,微博电影联合超过50位影视明星和创作者,发起了2025文明观影倡议,以期共同营造更为沉浸的观影氛围,号召大众对屏摄这种不文明行为说‘不’。
这一倡议得到了肖战、赵丽颖、吴磊等众多知名演员的参与,他们的集体发声反映出行业内对于观影习惯的深刻关切。屏摄并非寡闻,每当影院大幕拉开,又或是电影高潮迭起之时,总会有观众不顾他人,拿出手机记录下大银幕上的瞬间,为自己所谓“难忘的时刻”留存。然而,屏摄的背后,却隐藏着法律、道德以及观众观影体验的严峻挑战。
在去年春节档期间,屏摄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讨论,业内也爆发了一波关联热议。支持屏摄的人士认为,‘我花了票钱,拍几张照片不算什么’,甚至认为屏摄成为电影宣传的有效方式。而反对者则认为这种行为侵害了电影版权和其他观众的观影体验。与其纠缠于是非黑白,为什么我们不能回归影院应有的观影氛围,专注于影片本身呢?
知名影评人子戈的分析尤为精辟,他提到,屏摄的现象在中国内地未能形成有效共识,主因在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与观众文化的缺失。与此同时,电影的欣赏本应是与创作者、演员共同分享情感与思想的过程,而非一个单向的社交展示。电影的本质在于叙述和体验,而不是在社交媒体上的展示。
拒绝屏摄不仅是对电影创作者和演职人员的保护,也是对观众观影体验的尊重。当我们走进影院时,我们不仅仅是个体的消费,也是电影文化的一部分。倡导文明观影,需要的不光是行业的提倡,更需要每位观众自身的意识觉醒。电影院是创作灵魂与观众情感的交织,而不是展示生活琐屑的背景。
在未来,我们亟需建立观影秩序,来抵御数字文化的干扰。不妨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创造新形式的观影互动,比如电影开场前的定帧精美画面播放,让观众有机会记录自己的观影时刻,同时不会干扰他人观影。
2025春节档即将来临,众多备受期待的影片如《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将在大银幕上亮相。希望通过这次倡议,让观众在追求视听盛宴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更为纯粹的观影体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这一文化的推动者,与影人们一起,为观影文明发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