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气和自信去讲述历史

发布时间:2025-05-20 18:29

在当初得知《长津湖》续集要讲述水门桥的故事时,我特地查了一下,因为长津湖战役的整个事件中,少有水门桥的身影。

我记得当时看到的关于水门桥的描述寥寥,大抵都是“志愿军炸了三次桥,最后连桥墩都炸毁了,但美军还是修好了桥,让大部队顺利通过。”

在我看来,这并不算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便也半是期待,半是担忧地去观看了本片究竟要以如何视角去描述三次炸桥的故事。

事实证明,我的担忧大抵是多余的,故事依旧是这样的故事,但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个“阻击美军失败”的故事而感到屈辱或是悲哀,我看到了本片相比于《长津湖》在叙事上的长足进步,虽然在某些电影技术与特效上仍旧比较粗糙,但整部电影呈现而出的不止于战争的血腥与成败,更是志愿军坚不可摧的精神。

有此一点,这部电影便不负其题材。

图片

图片

《水门桥》相比于《长津湖》最大的进步,便是剧情的连贯性上好得太多了。

《长津湖》由三位导演共同执导,而《水门桥》里,最终只有徐克一人挂名导演(据说徐克负责了水门桥90%的部分),不再需要统筹三位导演风格上的参差后,观赏全片的旅程无疑顺畅很多,第一部中随处可见的不同拍摄风格,角度上的彼此妥协在本片得到大幅改善,徐克个人的趣味被充分地表现出来。

而剧情顺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本片基本只描述了一场战役,一次任务。在开头势如破竹攻下美军基地后,影片便来到了本片的主战场:水门桥。

一上一下的攻守之势,天上与地面的反复较劲,都围绕着这小小的战场发生,相较于《长津湖》漫长行军,角色依次登场的赘述,《水门桥》可以说站在了《长津湖》搭建起来的七连设定之上,能心无旁骛投入一场激烈的战争之中,而这对观众来说显然会更加友好。

图片

在故事集中于一个战场后,三场攻坚和几次空袭也将全片的脉络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

第一场初到战场,大致交代了战场,战局,这一战中只算对水门桥的初瞥,七连也没有减员。

而第二夜的战斗,则是最为重头,也是最为繁复的较劲,志愿军与美军各有算盘,七连九连也充分利用水门桥的地势,让一个小小的桥,分割出了三四个战场。此时,七连九连开始减员,在美军大部队到达撤退时,原先已经人手折损的两个连队,只剩下二三十人。

第三夜之前,美军的空袭几乎让志愿军全军覆没,而美军已经修好桥梁,精兵坦克严防死守,我这时想,肯定会有一波援军吧,不然就剩这么几个人,怎么可能冲击如许多敌人守卫的水门桥呢?

而事实上,这真的就是一场十死无生的决死一斗,所有的声东击西,所有的计谋,所有奋不顾身的冲锋,只是为了能争取珍贵的几秒。

虽然之后美军经历了一次奇怪的弱智化剧情,但桥确实又被成功炸断了。

图片

桥,最终还是修好了。

七连,也未能逆转乾坤将美军留下来。

我曾经以为,这样的结果并不光彩,并不值得拍成电影,电影或许还是要以胜利,哪怕是惨胜结束,这样才能鼓舞人心。

但是我错了。当我们只敢于描述那些攻无不克的历史时,那就是一种极大的不自信。在中国复兴的漫长奋斗中,我们固然有光辉的胜利,但也有诸多的失败。然而那些战斗之中,依旧有无数的中国军人,为了身后的祖国而抛洒热血,他们或许功亏一篑,或许力竭而亡,但他们的血肉,组成了共和国的城墙,直到今日还在为我们抵御着外敌的欺辱。

只要为家国而战,便不分胜负,不分输赢,都是值得铭记的英雄。他们咬着土豆,忍着寒意,顶着枪炮向上冲锋,哪怕倒下,也是一座丰碑,哪怕倒下,也会护佑后人。

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气与自信去描述这样的历史,这样我们本不熟悉,却仍然让人动容的历史。

图片

最后提一点不足吧。

我曾在对《长津湖》的影评中对其特效表示遗憾,《水门桥》里的特效效果略有改善,但仍然较为粗糙,部分cg仍旧一眼假,但镜头至少少了一些拖尾的曳影,从观感上好了一些。

影片中有一个远景镜头里,美军用炮火轰炸下方的雪堆场景是用微缩模型拍摄的,为什么这么确信,是因为雪堆炸开后的飞溅速度显然不太对头,一般在拍摄微缩模型的爆炸效果时,往往会采用升格手段模仿更庞大物体爆炸后的碎片飞溅效果,这里这个疏忽实在是不应该。

说起升格,本片也确乎滥用升格摄影,也就是俗称的慢镜头去描述人物,这个用多了便稍有些令人疲惫,本片固然有大量志愿军牺牲的场景,但无论子弹轨迹,爆炸,大火,还是吴京坠落等场景,升格摄影的滥用或多或少降低了本片的写实感。

还有就是对于美军长官士兵的刻画,《水门桥》相比于《长津湖》也是有进步的,结尾那个在酒瓶上写下“用一杯酒结束战争”的美国大兵通过短短的镜头便表现出了侵略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反战的思绪。

但影片里还是有大量扁平化的刻画,比如那个看着运筹帷幄强行镇定的美国军官,比如那个水泵房中的暗影刺客(这个实在是吐槽无力)。

将敌人描述得愚笨并不能体现出我军的勇敢,我们面对的不是一群只会依靠坦克重炮的狗熊,而是一群有着坚船利炮,凶恶,精明,且战斗力十足的王牌军队。而能和这样的对手打个平手甚至逼其撤退,才能彰显出志愿军的勇猛与悍不畏死的精神。

图片

在这一点上,《水门桥》,还有很多国内的电影电视剧都还要进步。

这也是我上面所说的,我们需要足够的自信,才能不贬低地描述出一个足够势均力敌的对手。

五百里的战线,五千里的征程,五万里江山,这片土地上,五万万的人民。

图片

《长津湖》开头,伍千里带着伍百里的骨灰回到故乡,《水门桥》结尾,伍万里将伍千里的骨灰拿回故土,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这是无数这样的先辈以命搏来的。

美国的战争电影总喜欢内嵌反战的内核,这并无错误,因为美国国土少有战火,多为战争发起方甚至侵略方的他们自然要时时自省。

但是中国的战争电影,除却表述对和平的希冀,亦是让我们不忘却历史的载体,国家强大,人民才能被尊重。正是因为这一名名不退后一步的战士,正是因为这难打的一场场硬仗,我们才有了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才有底气不对“洋大人”们卑躬屈膝,我们才能坐在电影院观赏电影,满含热泪地重温这段历史。

这些,都不应被忘记,无论胜利亦或失败,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气和自信去讲述历史 http://c.mxgxt.com/news/view/1316751

相关内容

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气和自信去讲述历史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西去东来》吸引众多明星 老字号怎样新讲述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文化
沈晨:当我们可以自信从容地讲述中国文化故事|文化中国行
女演员杨慧:讲述自己表演艺术经历故事,和祝福粉丝们
讲述时尚的整个历史,能做到吗?
我院光明学术大讲堂第十三讲成功举办——张昆教授详尽讲述政治领袖形象历史变迁
《少年筏子客》讲述后方抗战史
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