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歌手圈钱利器——音乐IP影视化

发布时间:2025-05-20 20:47

自影视市场追逐“IP”开始,从小说到动漫再到游戏,但凡有名气的作品都逐一被影视化,在消耗了这些作品最后的剩余价值后,近年来,影视市场又瞄准了歌曲,从《栀子花开》《同桌的你》到《后来的我们》,再到今天上映的《为你写诗》,那些传唱度高的流行歌曲都渐渐被搬上大银幕。

自影视市场追逐“IP”开始,从小说到动漫再到游戏,但凡有名气的作品都逐一被影视化,在消耗了这些作品最后的剩余价值后,近年来,影视市场又瞄准了歌曲,从《栀子花开》《同桌的你》到《后来的我们》,再到今天上映的《为你写诗》,那些传唱度高的流行歌曲都渐渐被搬上大银幕。

不过比起其它IP,音乐IP的传播度显然要更为广泛,不少改编自歌曲的电影,也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何炅的《栀子花开》收获了3.8亿票房,高晓松《同桌的你》斩获了4.55亿票房,刘若英《后来的我们》更是以13.6亿的票房荣获五一档票房冠军。这让沉寂多年的音乐人们再次看到了新的商机,音乐IP也成为老牌歌手的又一圈钱利器。 

前不久,周杰伦携手老搭档方文山,与爱尚传媒达成战略合作,决定将自己《蒲公英的约定》《三年二班》等五部音乐作品改编成影视剧。而去年歌手任贤齐在山东卫视《超强音浪》里也公布过要将自己歌曲《心太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和《伤心太平洋》改编成电影三部曲。不仅如此,光良的《童话》,苏打绿的《小情歌》,陈奕迅的《你的背包》也将相继被影视公司买下版权。

相比小说,音乐IP经济又实惠

近些年由于IP大热,热门小说、漫画与游戏都遭到了资本方的哄抢。其中,热门小说的版权从过去的几万、十几万被哄抬到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如此不计成本的投入,其实也是看中了作者与其作品背后庞大的粉丝群体,在还未开发前这群人已是IP影视化后潜在的忠实的簇拥者了。但是,小说、动漫、游戏粉丝相对比较垂直化,而音乐则不同,音乐传播速度快,受众人群也较为广泛,加之情怀的推动,改编电影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其次,小说和漫画本身就具有原本的故事基础,加上政策等各种限制,所以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改编,等待发酵的过程也相对漫长,而音乐IP则省事儿很多,一首歌曲时间也只有几分钟,歌词背后没有固定的故事,很多时候影视就只是借用歌曲的名字而已,剧本可创作空间很大。从目前已经推出的由音乐IP改编的影视作品来看,很多原本在音乐中表达的意境不仅没有通过影视作品体现出来,甚至还被曲解了原本的意义。比如《栀子花开》歌曲原本表达的是对即将逝去的青春的美好留恋,而影视作品中则变成了为青春付出的惨痛代价。再比如《同桌的你》,歌曲原本是对青春的美好追忆,到了电影中青春则变成了打胎留下的伤痕。

不过音乐IP相对小说IP的开发要经济实惠得多,首先能拿来开发成影视作品的音乐IP,作品本身具有一定传播度,歌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一定数量的粉丝群体;其次,音乐IP版权费相对小说要便宜很多,此前,爱尚传媒CEO戴炎成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曾表示,现在“十个头部音乐IP都没有一个网络小说贵”。如此经济又实惠的价格让许多影视公司对音乐IP开始蠢蠢欲动。

情怀已经卖不动,故事好观众才会买单

其实,音乐IP最早要追溯到2007年周杰伦自导自演的《不能说的秘密》,当时歌坛一片大热,在天王的人气和影片故事的发酵下,电影收获了3000多万的票房,赢得当年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九位的好成绩。

虽然目前的影视制作水平在不断提高,音乐IP的噱头如今也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改编就一定能成功。音乐IP的改编大多都是以青春、爱情、校园题材为主,操作起来相对更容易,口碑反响却不尽人意。就拿何老师的《栀子花开》来说,原本歌曲意境非常美好,曾经一度也成为传唱度非常高的校园歌曲,但影片的故事明显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虽然以梦想为出发点,反映了85、90后的青春。但85,90后的青春是失孤、大学文凭的飞速贬值,还是对性禁锢与性解放的集中争辩?得益于何老师的地位与李易峰的粉丝号召力,这部影片在当时收获了3.8亿的票房,但与票房成反比的是,豆瓣评分只给出了4.1分。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票房的扑街则更加证明了音乐IP不好做,情怀这杯酒不好喝。本来好好一首描写青春友情的歌曲,在电影中却变成了泡妞喝酒打群架,影片中撩妹的桥段也让人觉得异常尴尬。  

当然也不乏改编得好的音乐IP,由刘若英执导、改编自歌曲《后来》的《后来的我们》不仅收获了很多好评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故事的背景和歌曲本身所表达的“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的意境也契合。故事背景较为贴近现实生活,故事男女主人公在生活的摧残中慢慢成长,虽然后来的他们什么都有了也错过了彼此,但她们学会了更佳珍惜身边的人。影片在很多回忆线上做了真实又细致入微的刻画,让很多青年观众都从中找到了共鸣感。这也使得这部影片以13.6亿的票房收入赢得五一档的票房冠军。

而今天上映的《为你写诗》再将音乐IP的口碑值拉回到从前,刚上映第一天,票房居然不到500万,作为吴克群的处女作,从故事情节到演技被观众挨个吐槽了一遍,没有了音乐的灵魂,校园风没跟上,喜剧效果被曝搬用网络段子,这波情怀显然已经卖不动。 

音乐市场低迷,老牌歌手寻求转型

近些年音乐市场成低迷状态,有号召力、粉丝群体强大的歌手,如张学友、周杰伦、蔡依林、林俊杰等还能每年开个演唱会,上个音乐综艺节目做导师卖情怀挣点钱,但粉丝号召力没有那么强大的歌手们随着活动的减少,慢慢也就退出了大众的视线,有副业版图大的,日子过得照样潇洒,副业版图小的,甚至和平常人生活没什么两样了。

在看到一些音乐作品影视化成功后,很多音乐人也开始寻求跨界转型,一个接一个开始逐梦影视圈,幻想着自己以前的音乐作品还能榨取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不可否认,音乐IP改编成影视作品确实是一种创新的方式,但如果故事内容不够好,随着如今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再有热度的歌曲,再大的投资也带不动票房和流量。其实只要故事好,观众并不会在意电影是出自哪个IP系统里,音乐人们如果一心只想着快速捞金,最后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网址:老牌歌手圈钱利器——音乐IP影视化 http://c.mxgxt.com/news/view/1319658

相关内容

音乐人纷纷逐梦影视圈,歌曲改编影视剧“钱途”真这么明亮?
单曲变身IP 音乐人扎堆逐梦影视圈
音乐产业价值最大化:音乐IP的跨界与衍生
“音乐IP”盛行于影视圈, 背后的改编价值何在
起底新三板影视公司:明星股东、强IP成吸金利器,业绩冰火两重天
周杰伦方文山音乐IP影视化 有望创造带动50亿产值
为何品牌争相与影视IP授权牵手?
音乐人扎堆进军电影圈 明星IP有风险
从内容IP到歌星IP,音乐平台争夺战转向为哪般?
音乐人扎堆进军电影圈 圈钱,还是音乐不景气转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