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酷云独家揭晓了《承欢记》首播日和次日的收视率,分别为1.6989%和1.4726%。这部剧的收视率走势颇为反常,更像是流量明星主演电视剧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一部电视剧的首播日会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随着剧情的发展,收视率逐渐攀升。优质剧集往往收视率上涨较快,而质量一般的剧集则增长缓慢。但像《承欢记》这样,次日收视率如此大幅下跌的情况并不常见。这种下跌趋势基本可以说明该剧的收视基础出现了问题。
流量明星主演的电视剧往往叙事低俗化、低龄化,并且存在严重的套路化问题。因此,这类剧集在首播日往往会吸引大量普通观众观看。然而,一旦观众发现这只是一部缺乏内容的流量剧,就会选择退出。此后,剧集只能依靠粉丝群体来维持收视底盘。
从目前《承欢记》的剧集质量来看,我认为该剧的收视率还有继续下滑的空间。最终收视率可能会稳定在1%左右。而该剧的主要受众,尤其是年轻粉丝受众,更可能在网络上而非电视上观看。它是典型的流量、悬浮和偶像剧。
关于《承欢记》的问题,我在首播日的剧评中已经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述。该剧并未尊重原著小说,改编后剩下的只是主线内容,对角色和背景的处理也较为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剧集收视率的下滑是必然的。普通观众想要看到真实生活中的故事,获得女性成长的启示,而《承欢记》却无法提供这种真实感。
《承欢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触及了普通观众的底线。首先,剧中呈现的都是富人,甚至连穷人都找不到。女主家庭虽然努力降低收入,但仍然生活富裕,根本没有经济压力。这种情况下,剧集呈现了一种脱离现实的状态。其次,剧情中“霸总和富二代都爱我”的叙事模式也是普通观众无法接受的。这种烂俗套路让观众不屑一顾。
虽然《承欢记》存在诸多问题,但它也有一点值得称赞之处,那就是终于不再把女儿当作婚姻谈判的工具。剧中女主家庭商量准备丰厚的嫁妆,避免被男方瞧不起,这呈现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在大城市,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早已认识到,结婚时应该互相帮扶,而不是一味索取。这种正能量的展现,值得点赞。
综上所述,《承欢记》尽管存在诸多缺点,但也有着一定的正面价值。这样的剧集在农村地区播放,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意义。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对正确的价值观有更多的呼吁和传播。
《承欢记》虽然有着一些积极的价值,但其整体表现却难以令观众满意。在面对普遍的观众审美和价值观的挑战时,剧组可能需要认真反思,并对剧情和角色做出一些调整。首先,需要重视原著小说的精髓,尊重故事背景和人物塑造,以更真实、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剧情。其次,剧情发展需要更加符合逻辑,避免过于矫情和夸张,以免破坏观众的观感。同时,应该减少对套路化情节的依赖,尝试创新和突破,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此外,剧集制作方还需重视观众反馈,积极调整剧集内容,尤其是在收视率下滑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做出改变,以挽回观众信心。同时,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剧集的改进提供更多思路和动力。
总的来说,虽然《承欢记》在一些方面有所不足,但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学习的机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剧集能够秉持真实、正能量的态度,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娱乐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