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娱乐过我们的姚明 一点也不娱乐

发布时间:2025-05-21 03:54

  (本文首发新京报微信,您可以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新京报”,或添加微信号:bjnews_xjb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据说,采访姚明的第一诫,是绝不能让他站起来。

  见到“小巨人”的第一眼,我立刻明白了第一诫的含义,而我居然早上还在精心挑选增高皮鞋。

  退役后的姚明,拥有太多可供娱乐的元素,身高、酷似暴走漫画的表情、高数挂科等等……

  然而,专访姚明的第二诫,是千万不要提八卦。

  爸爸去哪儿?还是别问了

  见报稿中,姚明表达了对“娱乐至死”的担心。娱乐至死,是前些年著名的美国媒体批判话题。我问,你觉得美国是个娱乐至死的国家吗?

  姚明的回答既在情理中,又有些出乎意料,“美国不是娱乐至死,美国社会有很严格的底线,一旦触碰底线,惩罚代价会非常严重”。

  至此,还是个轻松愉快的对话。但“爸爸去哪儿”几个字一出口,原本轻松愉快的氛围瞬间有点尴尬,姚明直摆手,“这个问题还是不要问了”。

  采访中,我深刻领会到了第二诫的含义:姚明一点也不娱乐,提娱乐只会激起他的抵触情绪。

  像个海归学者的“前球星”

  面对这个时不时冒出“马斯洛需求层次”、“娱乐至死”、“多细胞社会”、金字塔结构等等名词的大个子,我恍惚间觉得自己在采访某个海归学者,而不是一个球星。

  采访中,我脑海里不断寻找适合姚明的关键词。最终,我越来越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身高两米二六的“公知”,尽管姚明本人肯定会继续抗拒这个标签。

  我肯定他会抗拒这个标签,是因为一些细节。

  对于NBA球星的身份,姚明姿态很低,他认为自己是在从事娱乐业,“我一定也娱乐过你”。对于退役后自己的身份,姚明觉得,别人爱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但会纠正“我是前球星”。

  有媒体把姚明封为“体育慈善新一哥”,面对这个“褒奖”,姚明的表情变得有些嫌恶,他转向经纪人,“这是谁封的?”

  热爱思考排斥娱乐的文体明星

  公众渴望了解的,与姚明愿意传达的,在我身上发生了某种奇妙的碰撞:大家想要简单的八卦,姚明想要传达深层的个人思考。

  很明显,最终稿件斜向了姚明一边。这倒并非因为身高,或者采访中姚明“跑题”。

  半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我对姚明有了全新认知:这是一个热爱理论思考、排斥娱乐八卦的文体明星,拥有着深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尽管他似乎已经难以逃脱娱乐化了。

  我同样认为,姚明的价值不应是提供一个大个子的娱乐明星,而是他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中国体育孤零零的特例,而做出的所有思考和努力。

  最后的小花絮,是姚明惊讶于我25岁的年龄,并问我,“你准备做一辈子记者吗?”

  在我稍作迟疑时,姚明感叹,“我们的媒体留不住人,记者到了年龄和经验足够写出有价值的报道之前,就已经改行或者做领导,这太可怕了,会导致媒体没有深度”。

  告别前,姚明与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希望你能在这个行业尽量多坚持几年”。

  新京报记者 胡涵 摄影 郭延冰

网址:【手记】娱乐过我们的姚明 一点也不娱乐 http://c.mxgxt.com/news/view/1328981

相关内容

姚明:娱乐圈不是我目标 表情包逗乐大家也不错
娱乐圈撞脸大揭秘,明星们也逃不过
“我们依然是我们”——娱乐圈分手也成秀
盘点娱乐圈最狠的十大明星分手事件,你还记得几个?
聚焦娱乐圈“明星背后的推手”:姚之队最庞大
盘点娱乐圈最狠的十大明星分手事件,你记得几个
直击娱乐圈X丑闻,这台剧《死了一个娱乐女记者之后》也太敢拍!
文体不分家,体育人进娱乐圈 吴尊当年和姚明交过手
盘点几位被娱乐圈耽误的篮球高手 最后一位曾和姚明打过球
姚译添我劝你要善良,娱乐圈的正能量呼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