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穿银色礼服的是谁呀,穿成这样不尴尬吗?
这两天网上热传一组明星红毯照片,有位女艺人穿了件银光闪闪的深V礼服,裙摆拖地三米多,在人群中特别扎眼。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说"美得像仙女下凡",也有人直言"穿成这样走红毯太夸张"。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某电影节上,也有位男明星因为穿了透视装引发热议。到底什么样的着装才算得体?这个问题还真值得好好聊聊。
先说说这次事件的主角。这位穿银色礼服的是实力派演员林嘉欣,当天她带着新作品《归途》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了解背景就知道,这套造型其实很有讲究。礼服出自法国设计师Julien Fournié之手,裙身上的3D刺绣用了整整180小时手工完成。林嘉欣事后接受采访时说:"角色是个历经沧桑的归国科学家,银色象征她破碎又重生的历程。"你看,明星的红毯造型往往和作品角色深度绑定,不像我们普通人穿衣那么简单。
但话说回来,公众场合的着装确实存在看不见的边界线。去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演员张雨绮的"黄金战袍"就引发两极评价。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周教授分析过:"红毯着装的争议本质是文化认知差异。西方更强调个性表达,我们传统文化则讲究'中庸之道'。"深有同感,就像我们参加亲戚婚礼,穿得太素觉得不重视,穿得太艳又怕抢新人风头,这个度特别难把握。
翻看近十年的红毯史,有个有趣现象:2015年前后是个分水岭。之前女明星多选保守的旗袍或A字裙,之后逐渐出现透视装、高开衩等大胆设计。时尚评论人李薇指出:"这与国内影视行业国际化程度提高有关,明星需要在外媒镜头前制造记忆点。"确实,现在戛纳电影节中国明星的着装讨论度,都快赶上作品本身了。
不过凡事都有底线。记得2018年某慈善晚宴上,有位网红穿着几乎透明的纱裙出场,导致活动方后来明令禁止过度暴露的着装。北京服装学院做过调研,超过67%的受访者认为"公众人物着装应考虑社会影响"。我邻居王阿姨就说:"电视里播红毯时,都得赶紧换台,怕小孩子看见不该看的。"
相比之下,男明星的着装争议就少得多。除了偶尔的透视装事件,多数时候西装革履就过关了。但这几年也有变化,比如易烊千玺穿过改良中山装,朱一龙尝试过丝绸长衫,这些融合传统元素的设计反而收获好评。这说明不是非要标新立异才能出彩,文化自信才是高级的时尚态度。
说到得体着装的标杆,不得不提巩俐。她在戛纳的每套造型都堪称教科书级别——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国际范儿。2019年那袭白色披风裙,既遮住了她自认不够完美的肩线,行走时飘动的下摆又充满仙气。这种"扬长避短"的智慧,比单纯博眼球高明多了。
普通人在职场中的着装困扰也不少。我表妹去年入职投行,第一周就因穿了条及膝裙被HR约谈。后来她发现,女同事们的西装裙长度都在膝盖下三指,这个不成文的规矩连员工手册都没写。人力资源专家刘芳说:"金融、法律等行业保留着最严格的着装密码,这是行业特性决定的信任符号。"
其实观察00后的着装观念很有意思。他们发明了"厅局风""局长穿搭"这些网络热词,把体制内的着装美学玩成了流行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去年发布的《Z世代时尚报告》显示,68%的年轻人认为"得体比时髦更重要"。这或许预示着未来公众场合的着装趋势:在尊重场合的前提下追求个性表达。
说到底,着装是种无声的语言。心理学家有个"7-38-55定律":人们对你的印象,7%来自说话内容,38%来自语气神态,55%来自外在形象。明星在红毯上费尽心思,本质上是在进行形象叙事。就像林嘉欣那套银色礼服,如果了解背后的创作意图,可能就会多些理解。
下次再看到惹眼的红毯造型,不妨先别急着评判。想想设计师的巧思、角色的隐喻、行业的特性,或许能发现比表面更深的含义。当然,如果确实觉得不妥,也可以理性表达,毕竟公共讨论本身就在塑造着我们的审美共识。
话说回来,要是让你走红毯,你会选择哪种风格呢?是保守稳妥的经典款,还是大胆前卫的设计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红毯穿衣经"~
网址:这个穿银色礼服的是谁呀,穿成这样不尴尬吗? http://c.mxgxt.com/news/view/1329684
相关内容
明星隔空尴尬撞衫,刘雯气质完胜蔡依林,却因为这样穿显矮了国内女星穿深v八字奶,哪些女明星穿深V礼服好看
盘点:名人穿黑色礼服,谁穿这个好看?
42岁黄圣依这样穿着,看得我都尴尬了,不知道她自己尴不尴尬
谁懂这份尴尬呢,真的太尴尬了,穿上战袍,以为就能挽回一切?
参加婚礼,你真的知道忌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吗?
太尴尬!女星穿当季高定被骂“不配”,礼服还有等级之分?
明星礼服太奇葩! 蔡依林穿“姨妈巾”, 关晓彤袁姗姗很尴尬
娱乐圈的畸形审美!干瘪、偷穿大人衣服,到底有多尴尬
全网都在搜这穿吊带衣服的女孩,是谁呀这么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