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完美”为什么“脆弱”?丨谁“制造”了韩国偶像

发布时间:2025-05-21 09:27

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行业数据分析与心理量表评估,揭示了韩国偶像产业系统性结构如何加剧从业者的心理健康风险。

研究对象包括37名前/现役偶像、15名经纪人及8名心理医师,结合2010-2020年间公开的102例艺人心理健康事件,发现:

1. 权力失衡导致的心理控制(如合约奴役、情感隔离)显著增加抑郁与焦虑风险。

2. 网络暴力与“完美人设”压力是自杀意念的主要诱因。

3. 女性偶像遭受性化剥削的风险比男性高3.7倍。

研究呼吁产业政策改革与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的制度化建设。

01

研究框架与核心结论

1. 研究方法

混合方法设计:

质性研究:对偶像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平均时长2.5小时),聚焦“训练-出道-职业生涯”三阶段的心理体验。

量化研究:使用PHQ-9(抑郁量表)、GAD-7(焦虑量表)及自编“行业压迫感知量表”(Cronbach’s α=0.87)进行评估。

案例分析:结合张紫妍、金钟铉等公开事件,分析司法记录与遗书文本。

2. 关键发现

(1) 练习生阶段:创伤的起点

“淘汰焦虑”:78%的受访者表示,每周考核排名导致慢性应激反应(如失眠、暴食/厌食)。

身体规训:92%的女性练习生被要求节食至BMI<18,其中41%发展为进食障碍;

情感剥夺:公司禁止练习生与家人联系超过每月1次,64%报告“情感麻木”。

(2) 出道后的心理机制异化

自我客体化:艺人普遍将身体视为“可修改的商品”(“我的腿是公司资产,不能变粗”——受访偶像A)。

幸存者偏差陷阱:成功偶像需隐藏心理问题以维持“励志叙事”,导致求助延迟(平均延迟时间2.3年);

宗教依赖:25%的偶像转向新兴宗教或巫俗信仰,作为应对失控感的非正式心理支持。

(3) 退出机制的缺失与污名

“过气恐惧”:约70%的偶像在合约到期后退出行业,其中55%因“缺乏普通职业技能”陷入经济困境;

心理疾病污名:公开诊断的艺人中,83%遭遇广告解约,凸显行业对心理健康的排斥性。

02

理论贡献

提出“三维剥削模型”:

1. 经济剥削(超额债务绑定)。

2. 情感剥削(人设压抑真实自我)。

3. 认知剥削(灌输“感恩叙事”以合理化压迫)。

重新定义“偶像创伤后应激障碍(I-PTSD)”:一种由长期行业压迫引发的复合型创伤,症状包括过度警觉(如对摄像头恐惧)、情感解离与病理性完美主义。

政策建议(行业层面)

立法限制练习生合约时长(建议≤2年)

强制经纪公司设立独立心理健康部门

社会层面:

建立“艺人心理安全网”(匿名咨询、再就业培训)

推行反网络暴力实名制与即时删除机制

学术层面:

将K-pop从业者纳入高危职业群体进行长期追踪研究。

研究局限性:

样本偏倚:多数受访者为已退圈艺人,可能高估负面体验;

文化特殊性: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娱乐产业(如日本杰尼斯)需进一步验证;

伦理争议:

研究者因“行业敏感”未获准采访未成年练习生,导致数据缺口。

部分经纪公司以“诽谤”威胁受访者,影响数据真实性。

编辑:Chameleon

封面分享Alexander Plechko

文章来源:

《K-pop偶像产业中的心理健康危机》(*Journal of Korean Studies*, 2021)

关注我们的社 交 媒体获取最新消息,靠谱培训每月更新。

微信:大侠心理,bilibili:王大侠心理,知乎:王大侠心理,小红书:王大侠心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为什么“完美”为什么“脆弱”?丨谁“制造”了韩国偶像 http://c.mxgxt.com/news/view/1336076

相关内容

为什么韩国明星都那么完美,欧美的都那么奇葩
偶像是谁为什么
中国粉丝为什么要给韩国偶像送礼物 为啥要一直送东西给韩国爱豆
韩国偶像制造基地,完美练习生正在批量生产中
男团,为什么成了韩国“国宝”?
为什么“大韩民国万岁” 能成为人见人爱的偶像天团?
韩国明星为什么都放弃了美国国籍,转回了韩国国籍呢?
偶像为什么是偶像
为什么粉丝会热衷于为偶像“造”数据?
为什么韩国造型师叫cody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