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追星,不要命啦!
当追星变成凌晨三点的街头“扎营”
我们追的到底是星光还是失控的狂欢?
阜阳的春夜还带着料峭寒意,凌晨三点的街头却灯火通明。
数百顶五颜六色的帐篷沿着人行道密密麻麻排开,塑料凳上堆着未拆封的矿泉水和充电宝,年轻的身影裹着毛毯蜷缩在折叠椅上,手机屏幕映着倒计时——这不是露营派对,而是音乐节王源粉丝的“夜排现场”。
有粉丝在社交平台晒出“战绩”:提前四天占位、花200元雇人代排、靠布洛芬硬扛通宵,评论区里满是“加油”“羡慕前排”的声音,仿佛这场熬战本身,早已比舞台上的演出更值得炫耀。
这样的场景正在各个城市的演出现场重复上演:深圳某音乐节外,粉丝为抢第一排连续熬夜两天,最终多人因低血糖晕倒被抬上救护车;
机场通道里,私生饭追着偶像车辆狂奔,甚至有人不顾安危扒车门、塞礼物;更有中学生为攒钱买专辑省下午餐费,在班级群里发起“集资打榜”接龙……当“见偶像一面”的执念超越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怀、对公共秩序的尊重,当追星从欣赏作品变成“自虐式打卡”,我们不得不思考:
这场群体性的疯狂,究竟是谁在推波助澜?
资本搭建的“应援迷宫”正在吞噬理性。
经纪公司深谙“距离产生美”的悖论,一边通过“偶遇路透”“未公开行程”制造稀缺感,一边默许“站姐”高价售卖所谓“独家生图”;平台算法精准捕捉粉丝的焦虑,将“前排视角”“互动名额”包装成“爱的证明”,让“数据打榜”“销量冲冠”成为衡量“粉丝纯度”的标尺。
于是,有人卖掉手机换集资款,有人在考试前夜狂刷控评,有人把“抢到内场票”视为人生高光——却忘了,真正的偶像力量,本应是TA的音乐治愈你的疲惫,TA的故事激励你前行,而不是让你在冷风里熬红双眼,用透支身体的方式换取朋友圈里的点赞。
还好,总有人在试图喊停。
王栎鑫在演出时对着台下喊“别熬夜排队,明天见我也很开心”,张远看到粉丝晕倒立刻暂停表演;更有明星工作室公开拒绝粉丝送奢侈品、呼吁“专注作品”。
这些声音像刺破迷雾的光,提醒我们:健康的追星,从来不是“用苦行证明热爱”,而是“把喜欢变成动力”。
你可以为TA的新歌循环播放,为TA的公益项目捐出零花钱,甚至在演唱会外场跟着音乐轻轻哼唱——真正的共鸣,从不需要用“熬大夜”“花大钱”来证明。
毕竟,追星不该是一场你追我赶的马拉松,而该是各自在生活里发光,偶尔抬头时,发现彼此都在同一片星空下。
愿我们追的星,永远照亮现实的路,而不是让我们在黑暗里迷失方向。
最后,想问问屏幕前的你:你曾为追星做过最“拼”的事是什么?
你觉得“一定要见到偶像本人”是执念还是情怀?
当周围人都在为抢前排疯狂时,你会选择加入这场“排队大战”,还是守住自己的节奏?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喜欢文章可以点个赞和爱心,关注作者查看更多娱乐大小事,用专业、冷静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
网址:这样追星,不要命啦! http://c.mxgxt.com/news/view/1338312
相关内容
追求女朋友要真诚,你看,这样就能找到啦!暑期档这么精彩,简直不要命啦!
用仙剑三打开无忧渡 这么适配不要命啦?
这下追鹿晗的人真的要排到法国啦!
这样的追星方式,不仅丢人,还有可能丢命!
大学生追星,就要追袁隆平这样的“星”
女孩们请不要这样追星好吗
WCBA赛场上这支啦啦队,“追光”春天最燃的甜
古人追星也追“肖战”这样的吗?带你探秘不一样的追星路
追星就要追袁隆平这样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