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退出好声音录制,她真的太“敢”了
近日,《中国好声音》发文宣布,那英因为个人的档期原因退出好声音节目的录制,空出来的导师席位由廖昌永接替。
此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热议。
作为陪伴好声音舞台多年的导师,也是带出过最多好声音冠军的导师,那英的退出,似乎让好声音舞台少了点儿什么。
但那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出道32年,那英毁誉参半。
在谷建芬眼里,那英和谁相处都不防备。
“她认真、直接、爽朗”,谷建芬这样评价那英,“她不会说话,生了副好嗓子,长了个狗脑子”。
这种性格,让那英收获了太多深厚的友谊。
脑袋撞到奖杯时,别人笑,王菲却率先上前关心;参加《中国好声音》遭遇质疑时,刘欢站出来为她说话。
这种性格也伤害了太多人。
刀郎、林志玲、田震、章子怡……她每次一开口评价别人,总有非议。
对于种种往事,那英这样评价自己:“我最大的缺点是傻,最大的优点也是傻。”
所以一切耿直的话汇集起来,成就了那英多年前一条微博的火爆。
那是2011年8月26日,她在微博上爆了粗口:“妈的,最烦装逼的人!”
像名言警句一样,9年之后,这条微博被网友翻出,转发近10万次,直到现在仍有很多网友前往打卡。
过往的三十多年岁月里,这样的“那言那语”一直存在。
这既是东北人天性的淳朴、耿直使然,也是那英没把自己当作明星、偶像使然。
这种带着一丝诡异的霸气和不羁,其实从那英小时候就养成了。
她的姐姐那辛接受采访时说,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那英就格外爱动,家里人都以为是男孩,给取名“那英”。
从淳朴的童年进入复杂的娱乐圈,那英也没端着,她向来不按娱乐圈的套路出牌。
别人说场面话打圆场,她不,像邻家大姐闲聊天一样,聊着圈里的事;别人谨小慎微,生怕被舆论叨扰,她不,还是耿直地做自己。
一切是性格,也是底气。
那些交际上的尴尬之外,那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
一次访谈中,谈及过往经历,那英无限感慨:“我妈真是挺伟大的,怎么生出我这么一个声音呢,把我自己给唱得一身鸡皮疙瘩。”
成就那英的,正是这天生的好嗓子。
1967年,那英出生在辽宁沈阳,从小就喜欢唱歌。
12岁,她进入辽宁少年广播合唱团,4年后,又考入沈阳歌舞团。
唱歌的路上一走多年,1988年,她得到机会,从沈阳来到北京参加“阳光杯青年歌手大赛”,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谷建芬的学生。
到了1992年,拜师四年后的那英站上了春晚的舞台,一炮而红。
红了之后,那英并没有选择一条中规中矩的路。
1993年,她南下中国台湾,签约福茂唱片。
1994年的春晚上,她演唱了经典歌曲《雾里看花》,紧随其后,又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白天不懂夜的黑》,彻底红遍了大江南北。
遗憾的是,那之后,那英因经济纠纷遭到福茂唱片封杀,一度消沉。
伸出援手的,是王菲。
王菲将自己在香港的经纪人介绍给那英,帮助她处理公司事务,逃出泥沼。
还将自己的歌曲《梦醒了》送给那英,甚至自己还唱了和声。
1998年,二人手牵手出现在央视春晚,也就有了那首传唱多年的《相约九八》。
一个稳健、一个灵动,二人结合亦真亦幻。
那英感谢王菲,也成为了王菲无话不谈的朋友。
那英和王菲交好,本质还是因为她们是同一种人,同样自由和不羁,对娱乐圈不屑一顾。
王菲的感情坎坷曲折又甜蜜,那英同样如此。
1995年,刚刚成名的那英,与当时有着“国足第一前锋”的高峰交往。
这段感情并不被外界和家人看好,但那英依旧奋不顾身。
他们同居十年未婚,那英心甘情愿。
2004年那英生下儿子高兴,但仅仅6个月后,在得知高峰不断出轨后,她选择了离开。
幸运的是,经历复杂人生,那英终究还是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他——孟桐。
她用尽全力保护着丈夫,也保护着自己的爱情,这也换回了孟桐对她无微不至的爱。
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是2012年,那英参加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录制,成为坐在旋转椅上的导师。
决定重新出山,是她自觉华语乐坛陷入了一种“颓废”的状态。歌手青黄不接,原创音乐乏力。
原本那英拒绝了导演三次,最后看完了“美国好声音”的录像带,她给刘欢打了电话。
她说:“如果你答应了,这节目应该不会差。”
节目播出第一天,所有导师集体坐在一间办公室里看第一集。
看到网络上好评如潮时,那英觉得特别欣慰。
那一季节目,她带出了后来在歌坛小有成就的创作型歌手梁博,随后的几年,她的学生张磊、张碧晨都登上冠军宝座。
录制节目的时候,她最受不了的是必须选择一位选手晋级、一位淘汰。
这被她称为“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
那一张张追寻音乐梦又不得不离开的脸,那英不敢直视。
录制常常发生在深夜,结束在清晨。
看着那些被淘汰的学员迎着朝阳走出现场,她都忍不住流泪。
如今,陪伴好声音舞台多年的那英,也不得不讲出再见这两个字,相聚离开,都有时候,希望如果有机会,那英能够重返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