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据玄奘取经史实,揉民间传说,如何编成100回神魔巨著?

发布时间:2025-05-21 20:38

明朝中叶,政治腐败,社会矛盾丛生,科举制度束缚着文人的思想。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吴承恩。他以一支妙笔,创造出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用《西游记》这部不朽之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吴承恩出生在一个由学官逐渐沦落为商人的家庭,日子过得清贫。他的曾祖父做过余姚训导,祖父担任过仁和教谕,父子两代都是学官,家中藏书丰富,“六经诸子百家,莫不浏览”。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吴承恩从小就对野言稗史、志怪小说着了迷,街头巷尾的坊间说部,他都想尽办法找来阅读。大量的阅读积累,让吴承恩的文思如泉涌,少年时期,他就凭借出众的文才,在淮安一带小有名气。

然而,吴承恩的父亲却没能延续家族的学官之路。他虽是个爱读书的人,却不擅长做生意,经营着一家“卖彩缕文毂”的小店铺。父亲还喜欢谈论时政,看到不平之事,就会拍着桌子愤懑不已。当时官府的胥吏常常像恶狼一样敲诈勒索,这让父亲对社会现实满是不满。这些日常的抱怨和愤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吴承恩,塑造着他看待世界的眼光。

空有一身才学的吴承恩,在科举道路上却十分坎坷。直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四十多岁的他才好不容易补了个贡生。他为人清廉耿介,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样的性格在当时的社会里四处碰壁,日子过得拮据又艰难,还常常遭到那些以貌取人、趋炎附势之人的冷眼。六十多岁时,被生活所迫的吴承恩,无奈之下做了长兴县知县。可一进入官场,他就看清了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他不愿为了五斗米向权贵低头,没过多久,就毅然辞官,专心投入到著述之中。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让吴承恩对封建科举制度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决定拿起笔,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把心中的不满和愤懑都倾泻出来。他自己也说:“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其实,吴承恩为《西游记》的创作,做了一辈子的准备。小时候,他常跟着父亲游历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在那里,他听了无数优美神奇的神话故事。从读私塾起,他就瞒着家人和老师,偷偷阅读各种“野言稗史”,对奇闻异事的喜爱随着年龄增长愈发强烈。三十岁后,他搜集的奇闻已经装满了肚子,心里也开始有了创作的念头。五十岁左右,他动笔写下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可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了。直到晚年辞官回到故乡,他才终于有时间和精力,完成了这部巨著。

《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吴承恩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和构思,创作出这部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他之前写过志怪小说《禹鼎志》,在序言中他就表明,自己写神仙鬼怪,实际上是着眼于“人间”,是为了寄托政治理想,批判邪恶势力。创作《西游记》,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在《西游记》里,吴承恩借助神话故事,抒发着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渴望,字里行间折射出他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历的81难,看似是神魔争斗,实则是人间现实的映射。他大胆想象,巧妙构思,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经典艺术形象。全书结构严谨,情节丰富却不杂乱,语言活泼生动,还夹杂着方言俗语,充满生活气息。他淡化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融入大量现实内容,让作品充满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讽刺幽默的风格更是独树一帜。

书里很多细节,都藏着吴承恩对现实的批判。比如第45回中,孙悟空命令雷公邓天君:“老邓仔细替我看那贪赃枉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孙悟空对“贪赃枉法之官”的痛恨,和吴承恩在诗文中表达的仇视贪官污吏的思想完全一致。在吴承恩构建的神话世界里,天宫看似气派,玉帝却贤愚不辨;地府森严,却官官相护;妖魔鬼怪横行霸道,就像人间的恶霸和官僚。那些人间国度的统治者,也大多昏庸无道,这不就是明朝廷君臣祸国殃民的真实写照吗?而孙悟空这个嫉恶如仇、神通广大的角色,拿着金箍棒打尽妖魔鬼怪,正反映了吴承恩扫荡社会丑恶现象的强烈愿望,这也是《西游记》的民主性精华所在。

吴承恩的文学才能远不止于此,除了《西游记》,他还有《射阳先生存稿》和《禹鼎志》等作品。可惜岁月流转,这些作品大多失散。晚年的吴承恩,老来贫困又没有子嗣,只能流寓南京,靠卖诗文勉强糊口,最终潦倒离世。

《西游记》的出现,开创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流派,书中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结合的特点,深刻影响了后世讽刺小说的发展。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美国大百科全书》称赞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也评价全书故事充满幽默风趣,让人读起来兴味十足。

网址:吴承恩据玄奘取经史实,揉民间传说,如何编成100回神魔巨著? http://c.mxgxt.com/news/view/1349969

相关内容

唐太宗取经,《西游记》是褒是贬,吴承恩为何以萧瑀“正空门”?
吴承恩写西游记是有根据的:唐僧四人的现实原型是这四个人!
探秘历史与传说:李世民与唐僧的关系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
《西游记》:原著中本没名字的二郎神,为何和杨戬联系到了一起?
陕西发现唐僧真迹,这字已达“神仙之境”,胜过当今9成的书法家
你看懂吴承恩埋下的伏笔了吗?其实西游记讲的根本不是取经故事,故事另有深意!
当年唐僧千辛万苦取回的真经有哪些?来惠州市博物馆看真颜!
杭州小女孩指出西游记漏洞,学者:难以反驳,可能吴承恩都没想到
《西游记》中的显隐之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