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零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中美线下零售对比
国内商品生产的产业链更完整,从生产到销售的链条可以很短,更有利于中间商/电商平台,因为厂家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进行销售,不需要更多第三方扮演中间商角色,但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生产商和品牌商之间有距离,加上商超诞生的很早,1930 年左右美国开始出现最早的超市,超市零售商差不多和品牌商同时成长,1930 年玛氏推出明星单品士力架(Snickers),1937 年,卡夫(Kraft)通心粉和奶酪诞生,荷美尔(Hormel)食品公司首次推出世棒牌火腿罐头。在此过程中,由于品牌商依赖于零售商渠道做分销和建立品牌认知,零售商话语权更重,商品的采购,销售,定价环节都是由零售商完成的,逐渐形成品牌商/零售商主导的局面。
中美商超企业在发展速度,集中度,头部企业经营管理,运营手段都有不同:
美国商超市场演变受到消费者需求推动,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收入上升,消费需求分化,不同的零售业态出现,零售商在此过程中不断打磨经营能力,在行业竞争和整合中发展成熟,完成精细化运营和效率提升。中国商超演进更多受到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影响,特别是2010 年后线下零售商受到电商平台冲击,加上新零售在资本补贴之下快速增长,O2O 渗透率提升,线下商超面临挑战。由于美国零售商经历的发展周期较长,实体商超在经历互联网冲击之前已经历了经济衰退周期,进入业态迭代期,在此过程中差异化定位、自有品牌、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形成会员费制度和较高的自有品牌占比(2022 年costco 收入的2%是会员费收入,而会员费在EBIT 占比54%),加上电商并不以绝对廉价著称(亚马逊的品牌商品价格未必低,只是交付效率高+中产平台价格没那么敏感),线下outlet 很发达,受到电商平台冲击相对较小,且美国O2O 人力成本高,O2O 渗透率没有国内高。美国各种零售业态,电商、实体店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竞争关系,每种渠道都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我国线下零售市场更分散,集中度低,海外零售市场集中度更高。同时我国商超目前吸引客流主要依靠促销,自有产品品牌的建立和产品差异化近几年才逐步发展,且国内商超的2C 会员付费意愿培养不足,商超自有品牌的建立,选品与供应链的匹配程度,甚至是自身定位和目标客群,都是未来需要优化的方向。过往10 年对比,2012-2022 年,中国代表超市企业毛利率增加3.7pct,美国代表超市毛利率基本稳定在22%,变动不大。2019 年中国和美国代表超市的平均净利率分别为2.4%(和2012 年相比+0.06pct)和2.56%(和2012 年相比-0.02pct)。超市以必选标品为主,有意维持毛利率低位,但净利率提升来源于经营效率提升。如果对比疫情期间变化,20-22 年中国代表超市净利率为2.06%/-2.54%/-5.56% , 美国代表超市净利率为2.69%/2.92%/3.2%。
风险提示: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压力;门店扩张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网址:商贸零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中美线下零售对比 http://c.mxgxt.com/news/view/1350166
相关内容
商贸零售行业:中国商业零售变革之路商贸零售行业2024年半年报总结:黄金珠宝长期景气度高,线下零售韧性依旧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跟踪周报·商贸零售:商贸零售行业跟踪周报教培公司业绩复苏强劲,关注行业供给侧改革,需求刚性下的投资机会
商贸零售行业研究:国货品牌“双11”销售复盘;关注“双11”预售表现
美妆新零售研究报告
商贸零售行业点评报告:2025年4月社零同比+5.1%,社会消费平稳运行
商贸零售行业点评报告:8月社零同比+2.1%,关注中秋、国庆消费表现
商贸零售行业周报:2020Q1零售板块基金配置提升,龙头集中趋势明显
零售行业研究报告:中金公司
商贸零售行业周报:双节催化下消费潜力释放,客流销售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