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坛奇葩转会制度: 球员成俱乐部奴隶 多人因此被废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足球的转会制度是自由转会,但是从1994年职业化联赛成立到2009年冯潇霆和周海滨自由转会留洋事件为止,中国足球从未与世界足球接轨,而是实现挂牌和摘牌的转会方式,简称挂摘牌制度。
“摘牌”的规则是这样:每家俱乐部在“摘牌大会”开始前会把本队不再需要的球员“挂牌”,球员的名字被写在纸条上,贴在一面公示板上,当叫出一个球员的名字时,哪家俱乐部对这名球员有意向就举牌参与竞标。这个制度,本来旨在打击当时很多俱乐部以高薪,房产等物质诱惑私下接触球员的暗箱操作,奈何事与愿违,成为了奇葩且不平等制度。
这种制度的存在,之所以不科学,就是让球员彻彻底底成为了商品和奴隶,在俱乐部面前,他们完全得不到应有的权益可言,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到底下家在哪儿,可谓完全靠运气。
除此之外,转会费也并不透明,申花老板吴晓辉曾透露,曾经为了摘得某个球员,在酒局上都把对方喝趴了,从中就可以看出多么的不职业。摘牌制度衍生出的另一个弊端,就是摘了牌不一定就能如愿加盟球队,如果买卖双方的俱乐部没能谈拢价格,那么球员将左右为难,甚至会面临无球可踢的境地,当中也诞生了不少著名的牺牲品。
2000年,徐阳已经在北京国安度过四个赛季,约满之后,他被国安挂牌,当时徐阳与重庆力帆谈好了,打算到该队效力,但在转会大会上,鲁能俱乐部截胡成功,以350万人民币摘得了徐阳。在加盟鲁能时,徐阳也大感意外,说实话鲁能这麽干,确实出乎意料,毕竟徐阳当时在国安也踢得不太突出,鲁能居然花大价钱签下他。
但是进入2001年开始,徐阳就连名单都进不了,于是他要求转会,当时他想回到八一俱乐部,双方也谈好了意向,结果鲁能开出了一个令对方无法接受的价码,在已经摘牌的情况下,这桩转会宣布搁浅,结果徐阳在鲁能耗到约满,选择了退役。
2001年,曾经与哥哥彭伟国并称彭氏双雄的彭伟军,成为了受害者。被青岛队挂牌的他,原本力帆和申花有意彭伟军,球员本人也愿意去效力,但是这个时候,沈阳金德出现了,他们拦腰截杀,抢得了彭伟军,但是接下来青岛与沈阳两支球队谈不拢转会费,在联赛开始前都还没能注册。
当时彭伟军要求足协给予说法,最终判彭伟军为金德所有,但与此同时,俱乐部要掏出260万人民币的转会费。为了不掏这笔钱,金德俱乐部居然以彭伟军有严重肝炎来做文章,而事实上彭伟军仅仅是带菌者,也不具有传染性,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肝炎风暴事件,最终彭伟军在28岁时遗憾退役。
那麽,最终摘牌制度是如何被废除?答案就是这三位球员的”暗渡陈仓“完成了突破。2008年,在武汉队退出中国足坛后,李玮峰以自由身身份加盟了水原三星,此后在2009年,周海滨和冯潇霆相继以约满后自由身方式,离开了鲁能和大连队,分别加盟了埃因霍温和大邱FC完成留洋。
尽管这两起事件,让中国足坛大为震惊,二人更被骂过叛徒,但因为他们符合国际足联的转会规定,得以成功转投其他俱乐部,也撬动了中国足球落后的摘牌转会制度。2010年开始,摘牌制度正式被足协废除,从此进入了自由转会和谈判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中国足坛奇葩转会制度: 球员成俱乐部奴隶 多人因此被废 http://c.mxgxt.com/news/view/1352285
相关内容
球员禁止和拉拉队员接触!CBA俱乐部奇葩规定!有钱就能任性 国际足坛转会合同中的十大奇葩条款
世界职业球员工会要求取消转会费 废除租借制度
中国足协奇葩规定:自由身转会需原队证明
体坛焦点!球员即将转投新球队,球员转会制度
被俱乐部转会过次数最多的球员们:你们还好吗?
韩国娱乐圈再现霸王条款:EXO三名成员解除“奴隶合约”
足球转会风云:球员跃迁与俱乐部的博弈
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制度研究
为什么国内足球俱乐部购买的国外球员,转会费大都存在溢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