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的高情商秘诀,学会这个技巧,让你和所有人都能沟通自如
在诺大的娱乐圈中,何炅的好人缘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好奇何炅的高情商秘诀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倾听。
在沟通中,重要的不是你说什么,而是听出别人在想什么,善于倾听,才是沟通的关键,这也是何炅纵横娱乐圈多年的成功秘诀之一。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难以沟通的情况。无论自己怎么说,对方就是不接招。
自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甚至威逼利诱、发脾气,对方依然油盐不进,你还拿他没办法,真是让人气得想发疯。
那个人可能是你的同事,可能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你的爱人,或者处在叛逆期的孩子。
当自己被气得不轻,问题还没得到解决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属于无法沟通的类型。
其实,无论在什么情境下,也无论是和什么样的人,都是可以沟通的,只是你没有找到窍门,没有用对方法。
今天我就为你提供一种可以与任何人沟通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障碍,让你成为家庭、企业和团队中的沟通高手。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你会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倾听,它为什么能让你与所有人都能沟通,以及怎样通过有效倾听,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之后你会发现,倾听不仅帮你获得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让你面对那些不可理喻的人时,不再会被气出内伤;而且它还帮助你,学会了一套与自己对话的方法。
让你懂得了如何在暴怒之中倾听自己的内心,克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迅速从情绪模式转换到解决问题模式。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倾听,为什么它能让你与所有人沟通?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生活中的诸多不顺和冲突,都可以归为一个简单的原因——我们没有真正去听对方在说什么。”
只说不听,就像是在两人之间竖起了一道墙,你只管发泄,却永远也别想得到回应。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要把话说出来,更是要让对方听进去。
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叛逆的孩子拒绝与你沟通,你拿他毫无办法;找茬的客户不听你的解释,执意要找你老板,你手足无措;
还有因为日常琐事,时常和你陷入冷战的老公,总是让你精疲力竭。当遇到难以沟通,自己又不得不去沟通的情况,你是不是会很头痛?
其实,在对方难以沟通,而你又想要说服对方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退为进,先去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想法,然后引导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这很像是一种心理操纵的技巧,通过倾听去控制对方的心理,让对方从排斥、抗拒的状态,逐渐放下戒备,对自己敞开心扉。
这里所说的倾听,不是简单的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也不是任对方发泄个不停,自己一直不敢开口。它需要倾听者,全身心的感受对方在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它需要懂得把握倾听的尺度,在对方兴致勃勃地谈论一件事时,抱着极大的热情,用自己的眼神和身体语言,回应对方。
倾听不仅仅是耳朵在听,眼睛、脑和心都在听。它的目的是,在倾听者与被倾听者这两座孤岛之间建立起桥梁。
让倾听者走进被倾听者的内心,让被倾听者感受到理解,感受到心生宽慰,然后对外界敞开心扉。所以,学会倾听之道,你就获得了与所有人沟通的能力。
为什么倾听会有这样的魔力呢?
这是由人类的大脑思维方式决定的。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人类的大脑分为了三层,最里层的是‘爬虫脑’,又被称为‘本能脑’。这部分大脑只负责行动和本能反应,没有思考的能力。
它让你在遇到困难时想要逃避,在遇到麻烦时想要放弃,在想要努力时它又让你懒惰。它有的只是本能的自我保护,许多难以沟通的人,都是因为‘本能脑’自我保护的太强,才会拒绝沟通。
向外一层的是掌控情绪的‘情绪脑’。当你感到愤怒、生气、喜悦、悲伤时,都是这部分大脑控制的。
拒绝沟通的人群中,最让人头疼的一类,就是被‘情绪脑’掌控的。他们情绪激动,不听解释,此时和他们讲道理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此时的他们没有理智。
最外层的是‘智慧脑’,也是让对方能把你的话听进入,让沟通能进行下去的唯一掌控脑。
倾听的魔力就在于,它可以引导对方从拒绝沟通的‘本能脑’、‘情绪脑’,转向掌控理智的‘智慧脑’,这样才可以实现有效沟通。
因为,无论是被‘情绪脑’控制,还是被‘本能脑’控制,拒绝沟通的人都需要一个情绪抒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倾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呼吸的房间”,帮助他们抒发郁结。
在情感上得到理解和回应之后,‘智慧脑’才能控制他接下来的行为。
那应该怎样倾听,才能引导对方进入‘智慧脑’的掌控下呢?
首先,你自己控制住情绪,而且要在最短时间内。
取胜之道,在于要在压力和躁动之下保持镇定。
在被对方挑衅、忽视、甚至攻击的情况下,大多人也会随之进入‘情绪脑’模式,和对方大吵一架,闹得不欢而散,问题也因为无法继续沟通,而得不到解决。
所以,倾听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迅速的从情绪模式,转向解决问题的模式。
那么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加州大学的马修·李博曼博士,曾做过一项研究。这项研究表明,当人们知道自己处于哪种情绪之下,并且能把情绪的名称说出来的时候,那种情绪对自己的影响就会弱化。
比如说,你在看一部恐怖电影,心跳加快,心情紧张,恐惧的情绪包围了你。
当你意识到自己恐惧害怕时,就会开始进行分析,安慰自己:“哎呀,那只是剧情而已,都是假的,没有什么好害怕的”,随之情绪就会渐渐平复下来。
之后,如果你再次沉浸于剧情,又会感到害怕,然后当你又一次察觉到自己害怕时,心情再次平复。如此反复,情绪不断起伏,恐怖片的乐趣也在于此。
虽然每次所处的情况不同,但是所有的情绪从产生到平静的过程,都会经历相同的五个阶段。我们只要能分辨出自己的情绪处于哪个阶段,就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
那五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产生情绪的反应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情绪刚刚产生,是最激烈的时候,往往处于难以置信,不愿承认现实的状况。
然后第二阶段,情绪会转向承认现实的释放阶段,瞬间释放会让人进入攻击模式。这时,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也能让人情绪崩溃或爆发。
让人产生“为什么这种事总是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我要经历这一切”这样的想法。
第三阶段是面对现实的冷静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你承认了现实的糟糕情况,渐渐冷静下来,你知道事情已经发生了,自己必须要去面对。但是怎么面对,怎么解决,你依然没有办法去思考。
然后第四阶段,理智重新回到你的大脑,你开始分析事情利弊,准备打起精神想办法应对。
最后第五阶段,你下定决心,决定重整旗鼓。
在一个完整的情绪反应中,这5个阶段会按照顺序上演。经过不断的锻炼,每一个阶段的时间会缩短,甚至可以跳过某一个阶段。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突发状况下反应十分迅速,而有的人总是事后才会想起来,刚刚那件事情应该怎样处理。
在充满压力、情绪爆棚的场合下,为了不毁掉跟别人的沟通,你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控制住。时间越短,对自己就越有利。
所以,下次当你老公、孩子或朋友惹你生气时,不妨可以尝试一下。
在内心告诉自己,现在的自己处于情绪化模式,这是人情绪反应的正常阶段,自己需要尽快进入解决问题模式,然后深吸一口气,你会发现心情平复下来许多。
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之后,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清空成见,消除先入为主的偏见和错位认知,开始倾听。
消除内心的偏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不自觉地给人‘贴标签’。而我们的认知,也总是潜意识的遵守这个刻板的标签原则,形成根深蒂固的想法。这样先入为主的预设,在倾听时会影响到我们的理性判断。
偏见,会让你扭曲别人的真实含义,还会让你总是抱有戒备和怀疑的去倾听对方。
那有没有办法消除偏见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学习怎样消除偏见以前,我们先来看一下,
偏见是怎样产生的
偏见的产生,往往都是因为我们根据大脑里曾经的印象,对某件事进行了判断,形成了错位的认知。
比如说,在我们的普遍认知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他的能力就越强。所以相较于小学毕业的人,大脑会自动判定,研究生毕业的人更优秀。
或者你听朋友说这个人精明能干,是个优秀职工,下次你见到这个人的时候,你就会以优秀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人。
可以看出来,无论是普遍的认知,还是道听途说,又或是自己无意识的虚构,这些错位认知的产生,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经过自己的分析,就给人打上了标签。
所以,要消除偏见,清除认知里的错位,我们就需要分析自己的想法。
当你有意识的分析你对某人的看法,并且把这些看法与现实情况作比较的时候,你就能够整合想法,建立起新的、更为准确的认知。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你说的这些,都是对于不熟悉的人产生的偏见,那么对于熟悉的人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事实上,即使是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也可能会因为产生偏见,而无法好好倾听对方。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朋友之间。那些我们日常接触了很久的人,你真正了解的部分,比你认为的要少的多;而你自认为知道的东西,也很可能错的离谱。
有一本书叫《赢在转念间》,里面有句话:“人生基本是个感知问题,但错误的感知要更多些。”所以,在我们需要去倾听对方时,只有先放下自己内心预先形成的判定,公平的去倾听,才能还原事实的真相。
在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并且清除了偏见之后,我们在倾听过程中第三步要做的是,暂时搁置自己的需求,运用同理心,融入对方的世界。
这一步是倾听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你需要让说话者充分地将自己想表达的想法或情绪抒发出来。
如果在倾听中,你产生了不同于说话者的观点,或是产生了想为自己辩驳的想法。你只能暂时压制这些需求,先认真倾听对方的话。同时要给予对方回应,表示出自己的理解,对他说的内容感兴趣。
这样说话者才会觉得,把话说出来是有意义的,才会进一步对你敞开心胸。
这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说话,都需要被听见、被理解,这是出自于本能的需求。而在倾听过程中,你只能暂时压制这种本能的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先让对方的这种需求得到满足。
在这一步里,我们容易犯的错误是——过分关注于指导和改善他人,而打断别人的话。也许你的出发点确实是好的、是正确的,但是作用却是相反的。
这会让说话者进一步产生抵触心理,让沟通难以进行下去。
“对别人的话感兴趣”这种方法,其实运用的是心理学上的同理心作用,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对方的情绪变化。
我们在看电视剧时,时常情不自禁的融入某一个角色的情感中,感受到他的伤心,感受到他的痛苦。
只不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掉这种能力。下次遇到难以沟通的情况,不妨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一下对方的感受,然后再去沟通。
我们每一天都在诉说和倾听,可是在这个彰显个性的时代里,人们往往更习惯于表达自我,却忽视了倾听的重要。
说到底,理论和方法都是纸上谈兵,真正要提高自己的倾听水平和沟通能力,就在现实中,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好好实践一下吧。
网址:何炅的高情商秘诀,学会这个技巧,让你和所有人都能沟通自如 http://c.mxgxt.com/news/view/1352495
相关内容
如何有效的和老公谈心(学会这些沟通技巧更有效)如何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掌握12个高情商的沟通技巧,就够用了
明星都在用的沟通技巧,你get了吗?
高情商沟通术:让你成为社交明星的秘诀
黄渤的高情商秘诀:人际沟通的五大关键
如何与女朋友聊天:高情商沟通,让她更爱你的方式
怎么聊天对话大全:掌握高情商沟通技巧
如何让婚姻沟通如蜜糖般甜?学会这些技巧让你们更幸福!
13个高情商的说话技巧,很实用!(人际沟通必备)
如何抓住男人的心?学会这三个沟通技巧,让他越来越在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