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限歌谣季》到《嗨唱起来》,唱作互动类真人秀为何难造爆款
“我有点疼,但我还能忍,是不是爱你,我算还有点天分。”不久前,在创作类音乐综艺《无限歌谣季》中被薛之谦手动“毙掉”的《天分》四句歌词,虽是随性一唱,却引来网友阵阵呼声,辗转经过抖音等网络平台的传播,又被网友续写为各个版本,不少人因此开始知道这档综艺节目。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无限歌谣季》网络版多平台上线58天,累计播放量5.7亿。#无限歌谣季#微博话题阅读量25.1亿,讨论超过八千万条。该节目以音乐节为形式,让专业音乐人化身“无限唱作人”和非专业的“歌谣研修生”搭档创作新音乐,从阵容来看,李荣浩、毛不易等嘉宾,以及的张绍刚、岳云鹏、杨迪的mc阵容,让观众表示不知是来“搞笑”还是来创作的。
反观另一档同期音乐综艺《嗨唱起来》,这档节目定位“全民嗨唱”综艺秀,每期节目都将有3名素人与大咖歌手同台合唱,从阵容来看也是大咖云集,孙楠、羽泉、大张伟、杨宗纬、邓紫棋等等,但这并未为这档虽然同台播出的节目带来持续热度。
事实上,对于电视音乐综艺而言,相较于其他音乐类综n代,无论是《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无限歌谣季》、《嗨唱起来》还是《蒙面唱将》《中国乐队》《跨界歌王》,从选秀类别到创作类型,明星跨界星素结合,到垂直乐队文化,为何类型扎堆的音乐综艺环境下,爆款却再难出?
唱作类与真人秀的周旋,低配版“好歌曲”?
有网友在豆瓣上这样评价《无限歌谣季》,“看名字以为是民谣节目,看嘉宾以为是《蒙面歌王》,看研修生阵容以为是搞笑综艺,看选人以为是相亲节目。”
从节目的设定来看,专业音乐人与mc搭档,并需要在不同主题下,进行音乐的无限挑战,最终完成三场由小到大的属于非专业音乐人的"荔枝音乐节",打造每年一度的音乐大事件。这样的设定,不由得让观众想到了今年4月刚刚集体下车的韩国综艺《无限挑战》的重要板块——《无限歌谣祭》。
正所谓,“99%的韩国综艺都能找到《无限挑战》影子。” 无挑的歌谣祭是每两年做一次的音乐特辑,5集左右的内容,MC和音乐制作人配对,共同创作出一首歌,并在公益演唱会上进行表演。事实上,“无挑”已经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养活”了国内三档综艺,他们分别是《了不起的挑战》《我们的挑战》《极限挑战》。
关于版权问题暂且不提,但从节目的叙事节奏与制作阵容来看,也有网友吐槽,在整个制作团队里,唯一能和音乐类节目扯上关系的,就是曾制作《跨界歌王》的鑫宝源影视公司。事实上,总导演兰薇、池源分别是《非诚勿扰》与《我们相爱吧》的导演。
在《无限歌谣季》第一期节目中,五组歌手以“蒙面唱将”的形式出场,整体节奏略显缓慢,每组音乐人分别蒙面唱歌展示3分钟,经历mc单向的“心动”打分时刻,以及接受mc们并不“专业”的点评互尬n分钟,一个小时的节目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期节目,MC们终于开始展示自己的歌唱实力一小时,mc与音乐人正式双向选择配对,缓慢的叙事节奏很贴合真人秀节目的特质,但从唱作类音乐综艺角度而言则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从跨界、唱作、选秀到大杂烩,电视音乐综艺之殇
对比同期播出的三档音乐类综艺,从《我想和你唱》《嗨唱起来》到《无限歌谣季》,三档节目各有侧重,《我想和你唱》、《嗨唱起来》着重于歌手与观众的音乐性互动,而《无限歌谣季》则顶着唱作类音乐综艺的标签,将mc与专业音乐人之间台前幕后创作过程的琐碎片段一股脑全部呈现到观众眼前。
#我想和你唱#播放到第三季,微博话题阅读55.2亿,讨论1154万;《嗨唱起来》第一季,微博话题阅读2.4亿。《跨界歌王》播放三季,微博话题阅读量130.1亿,讨论1474万,从话题数据来看,表现中规中矩。
有人说,华语歌坛环境就那样,真正能创作、创作得还不错的歌手来去就这么几个。回忆起创作类音乐综艺的标杆作品,前年,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好歌曲》的收视远远达不到观众预想的状态。到第三季的时候已经是相当之“惨淡”,微博讨论的话题也寥寥无几。最后《好歌曲》便在少数人对第四季的期盼中落下帷幕宣告停播。已经播放三季的《中国好歌曲》被搁浅,不仅折射出制播分离的操作难度,更反映出原创音乐综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市场对原创综艺的渴求已经在逐步转换成实际行动力,传统选秀类综艺也在迎来转型,无论是无论是电视综艺还是网络综艺,“青年文化”还是“原创文化”,节目深耕文化的制作方向正在踏上征途。在音乐综艺成本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如街舞、灌篮、机甲类,这样曾经会被斥为“大胆”的尝试之举也正在逐渐被市场所包容,而随着市场包容性在扩大、节目精品化的背后,对选手和观众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进击的网综环境下,电视综艺最好突围方式是合作?
有数据显示,从2015至2017年,网络综艺节目数量翻番,从早期的96部上升到了197部有数据显示,从2015至2017年,网络综艺节目数量翻番,从早期的96部上升到了197部。
在进击的网络综艺的冲击下,相比纯粹、垂直与圈层化的网络综艺而言,从一开始就对初期及后期的缜密讲究与精确的瞄准目标受众群体,向圈层文化组合拳发力,一些电视综艺就显现得颇为“佛系”。
拿《无限歌谣季》举例,这样一档面向大众的音乐真人秀,让专业音乐人化身“无限唱作人”和非专业的“歌谣研修生”搭档创作新音乐,堪称合家欢的音乐综艺,不够垂直与专注或许就成为其难以具备在圈层爆发的实力。
洞察年轻人的心理活动与状态,并精准命中,后期的产业化布局再完美衔接。网综对于年轻受众群体的优势,并不意味着留给电视音乐综艺的反超机会为零。事实上,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与权威性从未减少,慢节奏,讲究叙事性的节目依然很对电视综艺受众的胃口。如近两年开始加入电视综艺豪华套餐的一系列种菜做饭、造房子、开旅社的慢综艺《向往的生活》《青年旅舍》《中餐厅》等等。
问题出现在哪里?新鲜感、原创价值以及网络综艺的冲击都是部分原因。随着近些年大量原生互联网内容在不断的出现,相比过去的电视综艺而言,网络综艺的包容性创新性更强。加上原生互联网内容在运用互联网实现创新性的技术优势不断加强,电视综艺开始变得被动。
在近日于上海举办的,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网络综艺论坛上,面对网络综艺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电视综艺将如何突围的疑问,浙江卫视战略发展中心蒋敏昊曾向媒体坦言,“大家没有想到网络综艺这两年突飞猛进,综艺中国市场飞速变化。我们在做综艺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综艺产业会成为中国文化现象,资本的对象。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当然这几年发展与国家飞速发展有关。”
“最好的突围方式就是合作。因为其实大家在综艺市场上走得并不很远,我们走得不是很长的时间,有稳定的收视用户或者稳定的模式。他们所有看重的电视综艺的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其中,我们是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合作,用最广度的传播方式给受众最好的体会。”或许真正的破围方式,不仅仅是运用双方优势进行多维度的合作共融合,用心洞察观众心理,并精准命中,才是输出爆款的既定标准。
(本文为辣眼电视原创首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址:从《无限歌谣季》到《嗨唱起来》,唱作互动类真人秀为何难造爆款 http://c.mxgxt.com/news/view/1355633
相关内容
《嗨唱转起来》谢娜罗志祥节目合体 玩“转”音乐互动秀香飘飘Meco牛乳茶携手《无限歌谣季》好喝滋味让明星唱作人火力全开
《嗨唱转起来》沙发客大张伟凤凰传奇同台“造梗“
谢娜、罗志祥、大张伟领衔《嗨唱转起来》打造全民解压“宅嗨”KTV
林允在《嗨唱转起来》表白罗志祥,超人气嗨唱歌手竟被舞蹈演员抢戏?
《嗨!唱起来》首录 素人与明星歌手一起合唱
新老粤语歌集结开唱!岭南新民谣·粤语季新年演唱会在广州举办
《无限歌谣季》搭档互选结果今晚揭晓 张绍刚跨界挑战经典老歌
畅聊创作经历、讲述亲情故事 全能唱作人李荣浩登《嗨,唱起来!》
多种形式节目扎堆 为何音乐综艺爆款越来越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