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突围

发布时间:2025-05-22 06:05

内容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视频业务的推进,传统电视的影响力不断受到冲击,电视在节目内容上内容单一、创新力不足,同质化现象等问题日渐突出。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亲子秀真人节目在内容形式上等巧妙创新,满足受众需求,取得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巩固电视自身影响力。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 使用与满足 创新

2013年10月湖南卫视全新推出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节目播出后不久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好评如潮的同时关于亲情和爸爸的话题不断发酵。2014年6月20日第二季以来,引来诸多关注。

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是近年来火爆的各类电视真人秀节目,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领社会潮流。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3G、4G通信业务的运行,网络媒体渐成新宠,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前一段时间被热炒的北京地区开机率由70%降为30%,后来被证实为数据误读,结论不靠谱,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验证了电视媒体影响力的下降。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电视媒体真人秀节目如何才能突破重围,重掌舆论影响力的话语权?本文将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进行解析。

“真人秀节目是指由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普通人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而且制作者要在制作者规定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具有故事化情节化的特征。” 电视真人秀节目,“真”是特色,体现这个节目形态必须是非虚构的、纪实的;“人”则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核心,意味着节目要有人格和人性的突显;“秀”则是手段,节目必须设置虚构的规则来完成。

虽然有着限娱令,但各种同质化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大有“乱花渐入迷人眼”的感觉,疯狂轰炸着观众的视听系统。《爸爸去哪儿》另辟蹊径,通过纪实拍摄的手法将创新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72小时的乡村体验,以此展现父子亲情在之美,赢得喝彩声一片。第一季播出结束后,虽有其他节目的模仿,但《爸爸去哪儿》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很难被超越。

“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

“使用与满足”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最早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是针对广播报纸媒介的研究,60年代后开始关注对电视的研究。

作为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一改以往从传播着或媒介角度考察传播对受众产生的影响,而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正如麦奎尔等指出的,它“不是研究传媒对人们做了什么,而是让我们研究人们通过传媒做了什么”。因此,这一研究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在21世纪来临以前,除了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外,其它社会组织不具备大众传播主体的能力和地位,传统媒体占据传播主角地位,可以说左右了大众的认知,尤其是影响巨大的电视媒体。但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模式决定了媒体传播什么,受众只能看到什么,大众媒介决定舆论热点,缺乏选择性和互动性。在竞争上不激烈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了电视媒体自我居大的心理态势,缺乏从受众角度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需求的增多,当今的传播可以说已经进入一个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受众决定节目走向,受众左右媒介活动。

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闭合式的媒介传播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网络信息时代,电视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话题的起始点,并且有愈演愈烈趋势,受众从传统的被动传播到越来越多的掌握主动选择权。同时,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剧,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卫视为吸引收视群体,当一个热播节目出现后,其他媒体纷纷模仿,跟风严重,同质化现象此起彼伏。在新媒体的和行业媒体之间双料夹击之下,电视媒体必须突破思维,积极创新,更大的程度上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需求。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卫视频道上星以来,电视内容越来越多从受众心理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

《爸爸去哪儿》热播解析

《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适于全家观看,老少皆宜。在第一季开播之前,湖南卫视并没有过多的宣传,据传还被品牌方撤掉广告冠名,但播出后人气爆棚,第二季则广告费飙升。《爸爸去哪儿》两季的热播,与受众心理得到满足有重要关系。

1、主打亲子牌,满足受众对质朴亲情的回归。在信息与技术爆炸的时代,内容依然是最具生命力的核心。一种新节目的火爆,必是内容形式创新的结果,内容创新为王是不变真理,从当年的“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曾说:“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受众对于千篇一律的歌唱节目和相亲节目充斥荧屏,已产生了审美视觉疲劳,泛滥的煽情手法更是让人厌恶。《爸爸去哪儿》一改传统综艺节目的窠臼,引进韩国电视综艺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并进行了本土化的包装改进。将室内综艺升级为户外综艺,令受众疲劳的煽情节目变成了记录性的真人秀节目。从传统的棚内选秀节目到棚外真人秀,在美好的大自然中让受众感受父子亲情的美好,给了观众十足的新鲜感。

作为引进版权的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并没有照搬韩国模式,而是进行了本土化创新改造,使其不论在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

同时节目最大的创新可以说在于社会教育意义,主打父子(女)亲情,突出了父亲应在教育孩子上“归位”,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节目宣传至真至善至美的传统美德,充满真实、温馨的格调,摒弃了故意安排的环节,减少了矫揉造作感,以质朴的情节唤醒受众内心温柔的情感。亲子主题,处处充满着正能量,弥补了国内同类节目的空白,能够引发父母尤其是八零后父母的强烈共鸣。

2、全方位满足受众娱乐与好奇心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好奇心是一种普遍的心里,是人类为了生存趋利避害的本能。好奇心使人知道更多的事情,掌握更多的信息。从众心理使人做的决定更安全,在娱乐盛行的现代社会好奇心不在是生存层面的需求,更多的是满足大众娱乐心理,通过获取更多信息满足心理需求。《爸爸去哪儿》有着综艺节目一如既往的明星效应,汇集了“明星真人秀+儿童真人秀+户外真人秀+亲情”四大看点。明星爸爸家加星二代的组合,满足了普通观众的窥探心理,使家庭节目升级为更具娱乐性的真人秀。明星们如何作为普通的父亲,努力带着从未在公共面前曝光的孩子出镜。满足了受众八卦、好奇,寻真、寻情,寻刺激等各种需求,充实丰富的内容,牢牢抓住了受众的眼球。

此外,《爸爸去哪儿》节目录制采取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拍摄方式,有40多台机位全方位全天候无死角拍摄,几乎是真实再现了明星和孩子的生活,真实还原是在综艺节目中较难看到的场景,虽不排除《爸爸去哪儿》同样有选择性编排,但更多的为质朴真实再现。而孩子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个体更增添了戏剧性和趣味性。

3、有效利用新媒体,满足受众互动性需求。传统媒体的运作思维是“内容为王”,其生存逻辑是建立在大众媒介技术上的。而互联网的盛行,则要求传统媒体必须改变,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适应互联网的规则,延伸媒体价值,创造更大价值。电视媒体传播单向性决定了受众缺乏多样的选择以及有效的互动性。湖南卫视则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注重于观众的互动,从观众的反馈中及时调整节目内容。以新浪微博为例,在第一季时《爸爸去哪儿》的新浪官方微博粉丝超过300万,通过与粉丝的互动,了解受众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节目内容,有效宣传节目动态,更好吸引受众关注。目前随着第二季的持续热播,其新浪官方微博粉丝超过560万,通过微博发布节目最新资讯动态,节目花絮,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节目中五位萌娃老爸在微博中的互动也是节目宣传的有效形式。

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创新和精良的制作,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众多受众关注,产生巨大社会影响。而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节目形态,在受追捧的同时电视媒体必须处理好多方面的因素,防止不当运作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是要注重保护孩子切身利益,不得以损害孩子成长为代价赚取噱头。节目的制作和电视台的播放紧扣主题,但是在官方微博,某些网络平台却存在着炒作行为,以“儿童恋情”为噱头进行宣传,此举严重损害节目形象,有违社会伦理。对此由网友表示“如果这样营销下去,用不了及其,儿童、家长会逐渐远离。”

二是要提高原创性、严把质量关,防止盲目跟风。台湾著名电视综艺节目制作人王伟忠曾表示,电视节目盲目跟风模仿是十分危险的。缺乏原创性,会阻碍电视节目发展,难以赢得受众关注。电视制作人应当花费更多的精力研究如何挖掘原创节目。以收视率作为衡量电视节目优劣的唯一尺度是不准确的。”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播,节目中广告植入越来越多,收视率也有所下滑,制作团队需要谨慎思考,权衡利弊。近段时间来,广电总局不断出台的“限娱令”就是为了规范电视文化市场,防止“拿来主义”与不良竞争,促进广播电视健康发展。

三是要坚持真诚、质朴的创新原则。《爸爸去哪儿》的火爆除了抓住市场空白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节目组的不断创新。创新的节目内容,在第一季的节目中,不停的变换旅行地点,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冒险体验。在第二季第一期中,爸爸们和孩子们踢起了足球赛,正是和当前世界杯的亲密结合。节目组立求于将真实质朴的生活情节展现在受众面前,场景之间都体现着创作者的用心之处。当然,第二季的播出后影响力不如第一季迅猛,加上各种亲子节目如《爸爸回来了》、《爸爸回答吧》大量涌现,剧组要在创新的方面做更大的努力。

综上,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主打亲情牌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以清新质朴的创新形式满足了受众求新求奇的心理,有利于激发正能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效的巩固的电视媒体的主流媒体地位。同时有效利用多种新媒体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取得受众较大关注。但是宣传过程中需要注意宣传的力度,不能为了收视率而肆意的炒作,对媒介收到的反馈要及时修正,避免负面影响的发酵。(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田莉莉.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娱乐节目走红的原因[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闭文莲.从传播学视角解析《爸爸去哪儿》[j].传媒论坛,2014.1

网址:[学子论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突围 http://c.mxgxt.com/news/view/1356824

相关内容

[学子论文]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突围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浅析明星真人秀节目——以《跨界歌王》为例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慢综艺
从明星真人秀节目看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狂欢理论与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的网红研究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观察类综艺节目受众研究——以《我家那闺女》为例
《2024年从明星真人秀节目看受众的使用与满足——以《奔跑吧兄弟》为例》范文
[学子论文]《我是歌手》的成功给电视选秀节目的启示【2】
[学子论文]从受众心理探析明星亲子真人秀的流行
[学子论文]《我是歌手》的成功给电视选秀节目的启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