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如何“为时代留声”,他们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5-05-22 12:17

声音,是时代的回响;优秀的音乐作品,总留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近日,“声在中国·新声未来”音乐会在新华社全媒体平台线上展播,上演一场跨界音乐对话。戏曲、民族、流行、摇滚、说唱等音乐作品共同演绎多元共融、创新创造,恰是时代风貌的生动写照。

在音乐会录制期间,参演文艺工作者接受新华社采访。关于音乐创作如何融合创新,为时代留声,他们这样说——

国风出圈,“融合”彰显文化自信

近年来,《声声慢》《潜龙勿用》《提剑》《桃花源记》等一批国潮音乐频频“出圈”,或融合戏曲元素,或运用五声调式,或融入传统文化意象,让人耳目一新又回味无穷。

国风音乐何以流行?青年演员张一山以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萍跨界合作的京韵版《声声慢》为例,将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总结为两点:一是优美动听的旋律,二是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

孙萍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得当,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对于戏曲艺术而言,“一是要了解年轻人的心理,二是要了解戏曲的根基。底蕴越厚,就越有文化自信去做好融合和传播,给大家美的享受,让梨园香火传承下去”。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艺术元素的融合,在影视、音乐剧等领域同样取得进展。青年歌手郑云龙近年来参与音乐剧、电影等多种形态的文艺作品,在他看来,用西方的艺术形式表达东方文化内涵是一项挑战,需要一代代音乐人持续尝试探索,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理念、表演风格,创作更多传达文化自信、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地将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国风音乐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00后”歌手周菲戈认为,年轻人对中国风的偏爱,源自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从小钟情于国风音乐的周菲戈,如今也发表了自己的国风单曲《游山河》。“现在我也要把它发扬下去,歌唱家乡,歌唱祖国,歌唱时代。”

声在中国,让创作扎根人民沃土

生活为创作赋力,艺术为人民放歌。歌唱家雷佳说,艺术家创作应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她在演绎歌曲《人世间》时选择了偏流行的唱法。“这样的演唱方式更加贴近老百姓,也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她认为,不同的作品应该用不同的声音去表达,赋予其更丰富的艺术内涵。

“流行最重要的就是群众基础。”国风音乐人戴荃以诗人白居易的创作轶事为例,他认为,聚焦寻常事物和人物,这种创作态度值得当代音乐人学习。

中国民族舞同样具有显著的生活性。青年歌手、舞者刘宇回忆道,儿时观看东北秧歌的演出时,他第一次对中国舞“怦然心动”。近期在录制节目时的务农实践,让他顿悟从象牙塔里学来的舞蹈动作,正是源自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民族舞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它凝聚了独特的历史、生活习惯和思想文化。

“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民群众来检验我们的创作,这是艺术创作唯一的正确道路。”著名歌唱家廖昌永谈道,作为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和表演中,只有以生活经历为灵感源泉,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振。他引用了清代画家石涛的名言,“笔墨当随时代”,以勉励当今的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声音为时代讴歌、为人民抒怀,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之作,展现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迎变而上,“新声力量”守正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提速,文艺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不仅带来新的创作可能,也引发文艺工作者们对于音乐创作的深度思考。

青年歌手尚雯婕注意到,在技术门槛大幅降低的当下,许多创作歌手足不出户就能制作和分享音乐作品。“‘卧室制作人’兴起,音乐百花齐放,是科技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尚雯婕表示,人工智能擅长模仿和复制,但高质量创作者的创意无可取代。

青年歌手马伯骞近年来“尝鲜”与人工智能框架协同创作。他认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加速时代前进的步伐,“慢工出细活”显得尤为可贵。“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沉下来学点东西,更有效的吸收才会带来有效的输出;对创作抱有敬畏之心,才能创造好的作品。”

科技洪流中,音乐创作如何守正创新,应对时代挑战?

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表示,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碰撞融合,打破壁垒,古为今用,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走进戏曲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永恒的。希望我们的‘新声力量’走进千年文化当中,探寻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去挖掘、去整理,去传唱。”

在流行乐歌手张蔷看来,无论创作手段和流行趋势如何变迁,“人们始终渴望听见音乐里的纯真美好、真挚情感。”因此,新一代音乐人也应从善良的内核中汲取力量,并通过音乐传递给他人。

“新声力量”志在未来。他们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时代变革,用创新表达唱响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传得更远、唱得更响。

“保持自我,不断学习,音乐创作才更有意义。”

“突破想象边界,创造更多天马行空。”

“唱好自己的歌,用心音与时代共鸣。”

“破晓而生,踏浪前行,用年轻的热血歌唱最好的时代!”

网址:音乐创作如何“为时代留声”,他们这样说 http://c.mxgxt.com/news/view/1361053

相关内容

为什么创作抗疫歌曲?他们这样说
作为音响师,他们这样说……
原创音乐如何发展?音乐人如何出圈?业内人这样说
今天的C位留给他们:明星们如何改变时代?
数字音乐时代:创新科技如何重塑我们的听觉盛宴
华语乐坛的四大创作才子,他代表着这个时代,而第一是音乐教父!
打造HitSong,网易云音乐星辰集创作营如何解决音乐人创作痛点?
音乐人在怕什么?刀郎新歌播放量破百亿,为何他们却默不作声?
打造Hit Song,网易云音乐星辰集创作营如何解决音乐人创作痛点?
音乐人如何获取创作灵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