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如何让草根访谈“夺人眼球”
主旋:如何让草根访谈“夺人眼球”
谈话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思想情感的方式之一,是人们表述观点,交换意见的主要沟通方式,当谈话以节目的形式出现在电视上的时候,这就意味着谈话本身发生了外部和内部的很大程度上的扩展。中国的谈话栏目从它出现之日,就因其形式新颖,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而得到广泛的好评,也呈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作为《乡约》,栏目已有10年,在农业类访谈节目的制作上也有着自己的些许心得。
作为央视唯一一档走进地方进行拍摄的大型户外访谈节目,乡约一直秉承着“展示一方水土的神韵,秀出一方百姓的风采,讲述草根百姓的传奇人生”的栏目宗旨,对于访谈的主体——访谈嘉宾,我们没有把目光锁定在娱乐人物明星大腕身上,也没有聚焦在政商精英社会名流上,而是把目光集中在那些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小人物——“草根”的身上,因为我们坚信只有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才能与观众产生最大的共鸣。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草根人物的电视访谈制作是不那么容易的,首先,我们的主访嘉宾大部分都没有电视访谈的经历,看到摄像机都会给其访谈过程中带来些许的压力,其次就是草根人物不是演员也不是演讲家,很多时候他们的表述能力和感染力都没有那么强。众所周知,电视人物访谈是一种互动,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嘉宾接受采访,交流自己的故事和情感;节目主持人调控、把关,调动对方谈话的愿望和兴趣,双方共同构成节目的核心和灵魂,共同营造了一个信息和情感交织的“气场”,特别需要注意的,电视访谈节目这个“气场”非常宝贵,一旦被破坏,后期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因为嘉宾不是演员,即便是,那个当下的情绪、情感也是不能模拟和恢复到自然无痕的状态。所以,对于以采访草根人物访谈栏目来说,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是访谈能否生动活泼、自然流畅进行的关键。
选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以具有三农背景的传奇人生来打动观众显然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思路,具有三农背景的人更贴近我们七套的主要收视人群,而传奇的人生故事往往是人们在访谈栏目中最想被了解到的,那些或曲折或感人或惊奇或神秘的故事、行业都是我们要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所以一个好的选题是节目成功的根本。那么怎么去选择一个好的人物呢,如何能迅速的判断这个选题是否有放大的价值呢?通过长期的摸索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评判标准:
1.人生经历坎坷曲折,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富有传奇色彩
2.热心公益事业,奉献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取得相关的荣誉
3.地方的产业带头人或者致富能人,他们或者产品独特、或者生产方式不一般,或者眼光独到、项目看的准确,他们的努力发展了产业富裕了自己
4.特种养殖:养殖合法,手续齐全(许多特种养殖的品种是国家保护动物),养殖的品种稀缺少见,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并在养殖过程中有奇特的经历
5.在特殊行业创业,产品独特新颖,行业鲜为人知,经营方式与众不同充满智慧
6.在发掘、抢救、维护、传承传统文化领域默默坚守,并在该领域做出贡献
7.手里有绝活儿,身上有绝技,并且这些绝活绝技鲜见独有
8.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并且有曲折或有趣的人生经历
9.他们是农村的活跃分子,他们的故事富有生活情趣,他们的行为或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或促进邻里和睦,或改变了村里的风气,促进了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10.通过发明创造改变人生,这种发明或奇特、或实用、或过程让人意想不到
通过这样细致的分类和明确的要求,我们很快的就能把我们需要的人物找到,也很快就能按照分类进行采访成稿等工作,事实证明好的收视率是可以被复制的!
学会客观与倾听
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说: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当访谈嘉宾确定后,首先尽可能多地搜集与其有关的资料,尽快和嘉宾“熟悉”起来。在这个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很多信息都是来自于网络,但是网络上的信息毕竟只具有一定意义的参考,消息的来源,消息的真伪还需要我们经过多方面的辨别和认证,可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主访嘉宾自己讲述和听他周围的人讲述他的事,但是一旦我们在熟悉前期材料的过程中对这个人物在心中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标签式的定位的时候,在采访的过程中也许就会遗漏掉很多信息量,甚至有可能成为访谈靓点的信息就会被忽略。
我们在江苏有一期节目,要采访内地小星爷张世玉,为了准备这段采访,前期搜集了大量关于张世玉的资料。也许是与无厘头风格喜剧扯上关系的原因,笔者对他有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印象——搞笑,于是在第一次采访的过程中几乎都是采访到他经历中搞笑的部分,后来形成稿子以后发现这个人物的人生中只有搞笑,显然人物的厚度没有做出来,人物被这样的呈现出来“立”不住。所以我们回过头来又对他进行了二次采访,这一回就他全面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发现他也会遭遇很多不如意和让人烦心的事情,与其他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境遇是一样的,甚至有他在进城租房巧遇怪异房东,和他如何忍受房东的刻薄、诡异后,用他的开朗和才艺打动房东、并与其融洽相处的故事听得让人啼笑皆非。这样以来,一个以正能量积极应对生活的人物形象就被刻画的非常传神了,他的那些搞笑也显得非常阳光和有意义的了。
另一方面,对于电视访谈节目来说,就是需要与嘉宾保持“陌生感”——让你的嘉宾始终保持着对讲述的兴趣。崔永元做节目前要求不与嘉宾见面,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她)觉得已经对你讲过,新鲜感少了,重复只能带来遗漏。
新闻的逻辑思维观
在形成终稿的过程中,悬念的制造和递进式的推动紧张的情绪,是我们始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前期采访回来的素材就在那里摆着,但用怎样的叙事顺序呈现在观众面前就是一个相当需要技术含量的活了。在过去众多期节目的积累中,我们渐渐总结出几个规律来控制观众的注意力。首先是节目导视的突出作用,它作为节目的“先锋”,是第一个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板块,准确性、逻辑性、刺激性并重的才能真正吸引观众的眼球,让其有看下去的欲望。其次,在段落的安排上,先进入整个故事最吸引人的环节,往往是能给观众比较大的关注期待的,利用与常识巨大的反差、最吸引人、最奇异的情节来把观众的眼球留住,然后再把故事的背景或以小片或以现场访谈的形式交代出来。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做访谈栏目也要按照新闻的逻辑思维观来引导观众。
我们有一期节目是做一个天生残疾的无臂书画艺术家汤展中的选题,在开会确定他的采访稿的时候,编导组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说以“天疾”为关键词通篇来引用这个悬念,有的说以无臂却能书画作为主要靓点来安排段落,形成一个励志的叙事结构,但是到最后我们在他的前期采访材料中发现了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细节,就是汤展中有一个非常靓丽非常才华横溢的妻子,看似与整个故事毫不相干,但是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细节的靓点,我们把这次的采访定为汤展中娶妻,在现场对汤展中和他的妻子进行平行式的采访,一方面突出采访汤展中如何天生残疾经历了多少的困难,面对正常人的生活如何艰难,一方面采访其妻是如何的才艺双全,然后在他们10天闪电相恋的故事上做一个交集,在形成巨大反差的基础上形成戏剧性的矛盾,中间还能把汤展中的人生经历和书画才艺贯穿其中,让整个节目异彩纷呈。
当然,要想把节目做好做精,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个需要注意的细节,但是把握住大的环节,节目的精彩与否就可以被预期。
网址:主旋:如何让草根访谈“夺人眼球” http://c.mxgxt.com/news/view/1371429
相关内容
人民体谈:足球的魅力与草根的情怀唐日辉:草根篮球不“草根”
微大咖访谈:从草根站长到自明星的转型之路
一个草根主播为何能蹿红网络?姜允儿告诉你草根崛起秘密!
[新国剧访谈录]高希希:好的主旋律不需要喊口号
草根明星如何创业 草根明星的人物举例
50 万的明星访谈高价,为何让访谈节目陷入困境?
“草根明星”如何成为“优质偶像”?
昔日草根明星今何在
武磊与队友夺冠后拜访徐根宝...@路人乙的视界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