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最新作文素材分析之三:整治“数据为王”乱象

发布时间:2025-05-23 03:16

2019高考最新作文素材分析之三:整治“数据为王”乱象

背景介绍

2019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颐武提出,当前文化市场存在“数据迷恋症”,要避免文艺市场扭曲,不可“数据为王”。

2019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布,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该系统可以反映影视节目、各个时段的收视情况,被看做未来的“官方收视率”。让收视数据成为公共数据,此举被视为根治影视数据造假的重要一步。

中国文化市场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催生了一批龙头企业和经典作品,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量的从业者也从中受益。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迷恋数据”、“收视率造假”等问题。

[原因]

流量与利益密不可分。“唯流量”,往往是内容生产者、平台、粉丝等各方推波助澜的结果。以平台方为例,随着影视剧发行模式的改变,视频网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排行榜、点击量等营造出的“流量繁荣”,事关市场占有率、广告收入等红利。又比如一些所谓的“流量明星”“爆款IP”,雇水军、刷热搜、炒话题,目的也在于获得高价片酬、赚取热钱快钱。从日前宣判的全国首例视频网站刷流量案来看,分工合作、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流量造假的行为,背后已经形成完整利益链。

从根源上讲,流量至上背后的真正推手,是无限膨胀的消费主义对整个社会生产环节的符号化过程。消费主义时代,人们往往沉迷于符号价值的实现,而忽略事物本身的存在价值。流量崇拜的各个环节,也都作为商品被消费、被符号化,在日益膨胀的商业逻辑下,究竟演员演技如何、产品品质怎样甚至已经不再重要。

[对数据的辩证分析]

衡量作品的传播效果,离不开必要的数据。从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到电影市场的票房数,再到网络内容的点击量……相关统计数字,为内容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标尺,也有助于用户降低甄别和筛选的成本。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语境中,流量指标往往更加重要。

然而,一旦“流量大于一切”成为突出倾向,难免会带来唯点击量、唯播放量的浮躁风气,甚至误导一些人为牟利而弄虚作假。在这种背景下,内容生产者为获取流量、迎合市场,违背创作规律和初心,容易导致格调不高、低俗媚俗的作品充斥网络;流量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也让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对策措施]

一是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介入“虚假数据流量”的管理和规范。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规范互联网市场,对于“造假者”们,要严惩重罚,打到痛处,毫不手软。刹止毫无营养的“眼球经济”,引导大众追求更深层次的“价值经济”上来。

二是要建立更多评估和判断的机制。在若干个参照的系统里,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但不可是唯一指标。从对流量的盲目崇拜中走出来,把以品质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树起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2019高考最新作文素材分析之三:整治“数据为王”乱象 http://c.mxgxt.com/news/view/1371544

相关内容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红现象思考与分析PPT
饭圈乱象整治,不良粉丝文化乱象网络舆情传播分析
高考作文素材之最新热点人物素材解读.doc
2021遴选笔试材料分析题:为博出位无底线,网红乱象如何整治?
数据可视化分析作品:B站up主粉丝数据分析
2021届高考语文 热点素材 娱乐圈的乱象综述 课件(22张PPT).ppt
2019综艺节目数据研究分析:素不如星、和不如竞、泛不如专
2019名校高考模拟作文题集锦(一)
数据为王!新媒体运营都在用的高效分析工具
李闽轩艺考事件,艺考乱象如何整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