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邵志敏/江一舟/杨文涛/李俊杰合作最新Cancer Cell
为下一代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选择最佳候选物仍然具有挑战性。
2025年4月10日,复旦大学邵志敏、江一舟、杨文涛、李俊杰共同通讯在Cancer Cell(IF=48.8)在线发表题为“Spatial determinants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 SHR-A1811 efficacy in neoadjuvant treatment for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抗体-药物偶联物SHR-A1811疗效的空间决定因素。
该研究进行了一项预先指定的转化性研究,使用DNA和RNA测序、计算病理学和单细胞原位空间成像,在SHR-A1811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识别来自2期新辅助FASCINATE-N试验的治疗生物标志物。在激素受体(HR)-阴性亚组中,免疫细胞(即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特别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较高比例和更多浸润与较好的治疗反应相关。在HR阳性亚组中,HER2强阳性肿瘤细胞的密集和聚集,与均匀分布相反,与较低的应答率和HER2腔样(HER2-LUM)亚型相关,这与HR+/HER2乳腺癌更相似。此外,还开发了一种临床实用的预测模型,能够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图像预测对SHR-A1811和其他新型ADC的新辅助治疗反应。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诊断癌症,也是全球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ER2+)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5%-20%,其特征是HER2蛋白的过度表达,并与侵袭性肿瘤行为和预后不良有关。近年来,HER2靶向治疗的进展,如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显著改善了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的预后,将其转化为更易于管理的亚型。最近,新一代ADC的给药,以及接头优化和有效载荷选择,进一步增强了其靶向特异性和治疗效果。ADC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潜力强调了其在HER2+乳腺癌治疗未来的关键作用。
临床试验证明了新型ADC的功效,以T-DXd为例,T-DXd在HER2+肿瘤、HER2-低肿瘤和HER2-超低肿瘤中显示了显著效果。然而,大量患者仍未从这种治疗中受益,这些ADC的“过度应用”的可能性引发了对不当使用的担忧,这可能会增加严重副作用的发生,如使人虚弱的肺毒性。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和预测工具来指导这些新型ADC的精确应用。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ancer Cell)
ASCINATE-N试验的HER2+乳腺癌队列包括随机分配接受新辅助SHR-A1811方案治疗8个周期的患者,而标准PCbHP方案治疗6个周期。SHR-A1811包含通过可降解的接头与新型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SHR9265缀合的曲妥珠单抗,药物-抗体比(DAR)为。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SHR-A1811显示出对HER2表达乳腺癌的有希望的疗效,在晚期HER2+乳腺癌中的客观应答率为76.3%,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的客观应答率为60.4%,这使其成为研究新型抗HER2 ADCs的理想方案。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调查与新辅助SHRA1811治疗敏感性相关的独特患者特征,目的是指导这种新型抗HER2 ADC的精确临床应用。基于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临床试验队列开展转化研究,结合数字病理和空间组学技术揭示了影响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SHR-A1811疗效的肿瘤空间特征,并利用人工智能方法构建了首个可以预测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的实用模型。综上所述,该研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肿瘤空间特征对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疗效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该类药物的敏感和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该研究建立了首个可以准确预测新一代抗HER2 ADC药物疗效的模型,为这类新型药物的精准应用提供了参考工具。
参考信息: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5)00118-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复旦大学邵志敏/江一舟/杨文涛/李俊杰合作最新Cancer Cell http://c.mxgxt.com/news/view/1374851
相关内容
Cell子刊:柳光宇/江一舟/龚悦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并提出潜在治疗策略Cancer Cell(IF=48.8)!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揭示肠道细菌与结直肠癌治疗的神秘关联
苏州大学2000
中学语文9人
保研清华、直博复旦!江苏这17位硬核学霸:就读同校,全员升学985深造!
大陆动作电影,最新好看的动作电影大全排行榜在线观看
《长安十二时辰》第23集最新剧情
杨清文主演过哪些电视剧
杨志雄导师简介(肿瘤学)
大陆电视偶像剧,最新好看的大陆电视偶像电视剧大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