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李勇:我最大的长板,是能意识到自己是有局限的

发布时间:2025-05-25 00:02

我喜欢看一些对创业者和企业家的访谈节目。

因为在这些访谈中,常常能看见他们对创业的思考,对商业的拷问,对个人的反思。

最近,腾讯投资拍摄的年度纪录片《对话:回响2020》正式上线。他们邀请到刚与左晖、杨浩涌完成“详谈”的李翔,分别与一些人进行访谈。

其中,李翔和猿辅导CEO李勇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猿辅导,是风头正盛的在线教育企业。李勇,又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和CEO。李勇的很多观点,也许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有些观点不管是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有不少启发。

我也有一些感受,分享给你。

1.“疫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只是加速了什么。”

疫情,是2020年绕不开的关键词。

对话中,李翔问李勇,怎么看待疫情的影响。

李勇回答:“疫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只是加速了什么。”

那么,疫情到底加速了什么?

疫情,加速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什么趋势?

很重要的趋势之一,就是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在疫情期间获得爆发式增长。

增长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大家都没办法出门,只能在家学习。但这个原因,不是根本。

也许根本的原因,是在线教育符合教育发展的未来。这个未来就是,“可复制的个性化服务”。

什么意思?

好的教育,永远是个性化的“因材施教”。

但是,这样的服务,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边际时间成本太高。

每多服务一个用户,都需要额外付出大量时间成本。

太重了。

怎么办?有没有办法让更多人享受平等的好教育?有没有办法把这种服务复制?

所以,大家做了不少尝试。

比如说: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把课程录制成视频放在网上,边际交付时间很低,可以让更多人学习。

这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是,慕课并没有获得巨大的成功。

为什么?

因为有的同学需要老师答疑,有的同学需要排名激励,有的同学需要考试他律。

这些需求,慕课都没有满足。

所以,慕课的完课率很低,效果也有限。

于是,又有些创业者,做出其他尝试。

老师的时间不可复制,但是学员的人数可以复制啊。

把1对1的私教,变成1对2,1对5,1对20呢?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在线教育的小班课。

通过这种方式,在保证个性化的同时,服务更多的人。

再往前继续走呢?

如果变成1对100,1对500,1对1000,甚至1对10000呢?

这就是直播大班课。再用双师辅导的方式,一个老师负责直播讲课,另一个老师负责辅导答疑,交付更好的体验和效果。

如果再往前走呢?

再往前走,也许就是利用科技,利用AI。在大班课的基础上,通过AI“人机”实时交互,实时反馈,让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真正实现“大规模的因材施教”。

这些尝试,都是试图满足“可复制的个性化服务”。

所以,这也许是为什么李勇会说,疫情没有改变什么,只是加速了什么。

疫情,不过是把未来三五年的趋势,加速到了三五个月完成。

从用户的角度,在他们的心智当中,可能永久性地有了在线教育的位置。

在线教育的发展,符合这样的未来趋势。猿辅导的努力,也符合“可复制的个性化服务”的方向。

2. “竞争的方式,确实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但是,符合行业的趋势和方向,只是第一步。在线教育的赛道,还有其他对手,竞争激烈。

关于竞争,也能看出李勇有不少思考。

李翔在访谈中,问了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关于融资。在外界看来,猿辅导的融资和增长,非常快。

为什么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需要融资?

因为在互联网行业,有一条人人知道的“天机”——网络效应。

什么是网络效应?

假如你要在A和B中选一个App。A有1万用户,B有1亿用户。你会选谁?

你可能会选B。因为你的朋友们大概率也在B上。互动起来更方便。

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

这个网络,就会自我生长。

这就是网络效应。

所以,在互联网行业,需要通过融资的方式,加快速度,扩大规模。

不过,融资只是一种方法。到底融资多少,才是合适的?有不少企业,没有考虑到市场供需,更没有考虑到用户,超速发展。

李勇说:

外界看起来我们的融资、增长很夸张,但我们是依据能力和资源,去最大程度匹配市场,是市场需求催化供给跟进。企业发展中需要优先考虑的是市场和用户需求,而不是自身的扩张。

李勇还说了一句话,我觉得也很好:

还是要看资源方愿意支持哪家公司。资本不管多少亿,也不是平均地投向每家公司。但是为什么投我们,其实是觉得,你在做好自己的事情这点上,做得比别人好。

是的。

本质,还是用户。

因为用户感知到价值,因为用户感知到专业,因为用户感知到效果,所以才有人会选择支持你。

因此,我也常常说一句话,你的目标,不是战胜对手,而是赢得用户。

很多创业者,喜欢盯着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但是,天天盯着竞争对手有什么用?每天还是很焦虑。焦虑完还是被带到沟里去。

还是老老实实关注用户,做一些真实有用的努力。

关注用户,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活。

如果有人也愿意干这个苦活累活,那你应该干得比别人更辛苦。到最后连对手都觉得你太苦了,可能你就成了。

事实上,没有任何良方可以帮你轻松赢得竞争,没有任何捷径可以帮你快速成功,没有任何钥匙可以帮你一下子打开大门,也没有任何金手指能够帮你点石成金。

如果有,就是服务好自己的用户。

所以,我觉得李勇至少在这点上,说得很对。

竞争的方式,确实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这也是企业长期价值的基础。

3. “我最大的长板,是能意识到自己是有局限的。”

但是,赢得用户,积累长期价值,是商业上的结果。

要实现这样的结果,需要人和团队。

李勇说的一句话,让我尤为深刻。

我最大的长板,是能意识到自己是有局限的。
我觉得我每次跟团队成员开会,没有任何一次白开过,没有任何一次是我已经想好了,开会只是为了传达,没有过。因为你个人就是非常有限的,你会发现你来组织,大家一起参与决策,就是比你的决策要好。

猿辅导是一家正在快速发展的公司,李勇是带领这家公司快速奔跑的创始人和CEO。他能说出这句话,很不容易。

因为很多创业者,因为权力欲望,因为不安全感,常常会陷入管理中的“套娃现象”。

什么是套娃现象?

著名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尔维,据说在一次董事会的时候,给每位与会者送了一套俄罗斯玩具:套娃。

一个大的空心木娃娃,打开后,里面还套着一个小的空心木娃娃,再打开,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一层层套下去,通常能有5-7个。

董事会成员们打开套娃到最后一层,发现最后有一张字条:

你要是永远都只任用比自己水平差的人,那么我们公司就会沦为侏儒。你要是敢启用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我们就会成长为巨人。

这就是套娃现象。

很多创业者为了能更好控制团队,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动机,甚至为了享受自己永远正确的地位,常常会找平庸的下属,而不是找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最终企业越来越臃肿,效率越来越低。

但是,李勇却说,自己的想法没那么了不起。

团队成员在很多方面都比我好,大家的想法应该拿出来讨论,这样能理解别人的看法是有价值的,也才能实现授权。
只有这样,自己的短板,才不会变成公司的短板。

李勇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值得大家揣摩反思:

企业的风险不是没有能力够好的人,而是你不信任这些人。

说出这样的话,需要勇气。

至少,他认识到企业的这种风险,和对团队成员信任的重要性。

在李勇身上,能看见一种谦逊和克制。

这种特质,和大多数创业者相比,显得更加难得。

最后的话

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猿辅导有今天的发展,有它的道理。在访谈的对话中,我能看见他们的思考,也激发了我自己的思考。

1,CEO很重要的工作,是把握行业趋势,理解商业模式。

2,竞争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3,团队管理的风险,不是没有能力够好的人,而是你不信任这些人。

4,保持谦逊。保持思考。

看完之后,我还专门去问了李翔:翔总,这就是视频全部内容吗?感觉不够过瘾,有没有更多?

李翔和我说,拍视频太难了。和每个人聊了很久,最后才剪出这些内容。

这些内容,尽管感觉不够过瘾,但有空的话,还是推荐你去看看。

因为我在李勇和这些创业者身上,看见了他们对行业的思考,对用户的尊重,和对自我的反思。我也看见,他们为了更好的商业世界所付出的努力。

我也期待能看见更多这样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也期待看见更多的人去记录他们。

希望你能从这些对话中,学习到什么。

或者,感受到一种坚持和力量。


网址:猿辅导李勇:我最大的长板,是能意识到自己是有局限的 http://c.mxgxt.com/news/view/1398617

相关内容

猿辅导成瑞瑞:选择做在线教育,是因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这篇文章
从60分到90分,深扒猿辅导明星班主任教育秘诀
猿辅导集团副总裁:“AI+教育”普遍面临三重困境,向“教育+AI”转变极为重要
这所学校上线AI辅导员!它的原型是“明星”辅导员
人猿星球系列是怎么回事
周深:我是不是能唱出自己的未来?
人和猿猴的基因这么相似,为什么猿猴却不能变成人?
我的明星老婆来自万界
公牛报价勇士!26+7全明星渴望辅佐库里,直言只有他能帮自己夺冠
“罗胖”备战科创板背后 风口过后知识付费残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