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快餐文化、流水线式的明星,这不仅是他与流量的战争

发布时间:2025-05-25 01:17

流量明星消息铺天盖地,流水线般层出不穷的明星频频闹出笑话,在曾经一个看作品说话的演艺圈时代,如今逐渐成为一个看流量的娱乐圈时代。

文化娱乐看起来只是大家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其实文化娱乐产业并不只是一件小事情,它是关乎一下代价值观的意识形态阵地。

以前的孩子想要成为明星,会努力的学习,希望通过艺考的方式进入艺术院校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和歌手。而如今流量明星的出现,却打破了院校制的观念,他们越过院校的层层筛选和专业技能培训,凭着粉丝的扶持快速成为演员,成为影视作品中的主演。

流量明星没有演技,知识精英缺位,导致如今的影视作品“泛滥”,每年出品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但能让观众称之为优秀的却很少,粗糙的影视制作,缺乏演技支撑的主演,高开低走的剧情都是观众不买单的原因。

以前的影视作品能给人一种越看越耐看的感觉,像《亮剑》、《士兵突击》、《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影视作品都有这样的感觉,而如今的电视剧已经没有耐看的感觉,反而像是一种快餐文化,第一遍播完就撤了,毕竟不会再看第二遍。

以前的演员想成名当主演,没有几年的龙套经历都很难有机会,仅凭着颜值就想当主演,那都显得不现实。但是现在的“演员”,似乎只要有颜值就足以成为主演,不仅有高片酬,而且还有许多粉丝为他们的作品买单,粉丝的消费力已经逐渐的取代了观众在演员心目中的地位。

选秀节目的出现,让明星成为流水线般的“产品”,用偏激网友的评价来说,那就是“现代文化工业流水线的残次品”。

千篇一律的形象,不仅是观众分不清谁是谁,就连很多编剧都表示对分不清现在的明星。但即使如此,只要有粉丝的支撑,他们就可以成为理所当然的明星,在流量的扶持下,他们的出演着快餐文化般的影视作品。

但他们无疑是成功的,他们成功的将实力派演员的生存空间压缩到了最极限的位置,流量明星对片酬漫天要价,出品方即使怨声载道也只能选择让步,一部戏的经费基本都落入流量明星的囊中,而实力派演员的片酬以及团队拍摄的经费已经少得可怜。

没有经费的支持,能制作出一部精良的作品,那可以说奇迹。如今劣质的产品已经打败了优质的作品,观众拍手叫好的作品却没有粉丝扶持的“流量”作品产生的经济效应高。

让人难以接受,应该还是如今所谓的饭圈文化,不仅对明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普通群众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流量明星一边享受着粉丝给他们权力与经济效应,一边痛斥着粉丝的偏激行为,呼吁他们需要自由。

饭圈文化更像是宗教文化的翻版,饭圈的活动、打卡、应援等行为,和宗教中每天的饭前祷告、宗教经典研读、周末教堂礼拜基本。

而信徒从小培养,大量的信息推送与互动活动封闭了孩子们的认知空间,错误的引导孩子价值观的形成。

让他们认为偶像永远都是正确的,任何忤逆以及反对的声音都不应该存在,谁忤逆了自己的偶像,那么就攻击谁,消灭谁。著名的“277大团结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这样的饭圈文化没有了约束,那将成为一种很可怕的力量。

用汪海林的话来说:“他们的举报可以使一个网站消失,就是说我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

汪海林对流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与流量的战争,现在已经成为一场人民战争的一部分。资本媒体一体横行霸道,流量明星没有演技,知识精英缺位。希望在这流量时代,我们有所坚守,有所追求。我们已经退无可退,唯往望往前走,不要停息。”

其实,这不仅是汪海林与流量的战争,也是观众与流量的一场战争,当下影视文化的流量模式是拥有了粉丝,却消灭了观众。在粉丝消费力的影响下,出品方选择迎合粉丝而最后选择放弃观众,毕竟粉丝有最直接的经济产生。

在当下的流量趋势下,形成了迁就的生态链。投资方迁就流量明星,选择投资流量明星出演的影视作品,而编剧为了迁就投资方的选择,如今台词的设计都不超过两句,如今能看到的影视作品多数都是通过的后期配音完成,最后出品的影视作品,让观众选择自己迁就自己。

网址:饭圈文化、快餐文化、流水线式的明星,这不仅是他与流量的战争 http://c.mxgxt.com/news/view/1399442

相关内容

数据拜物教下的流量明星与饭圈文化
揭示!流量明星与饭圈文化背后的秘密
聊聊娱乐圈的流量明星和饭圈文化(下)
流量明星背后的故事:为何饭圈文化如此盛行?
饭圈文化:粉丝的力量与挑战
饭圈文化:为什么我们愿意为“流量明星”买单
爱的教育中:流量明星与“饭圈”文化的思索 – 美文网
流量明星与饭圈文化:年轻人热衷追星的深层原因分析
饭圈文化是什么样的形式
流量争夺战背后的明星文化反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