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力挺曹可凡新书 走进聚光灯下的名人


在南派三叔、六小龄童相继引发签售现场爆棚后,曹可凡年度新书《不深不浅》的签售因邀得明星孙俪助阵,让现场再度沸腾。昨日,顶着高温,千余名读者提前两小时就在烈日下排起长队,队伍从友谊会堂门口一路蜿蜒绕整个展馆半圈,期间还不断有慕名而来的读者。连现场保安都忍不住打趣:“都恨不得有双翅膀直接飞到明星面前。”
孙俪称曹可凡是“家人”
聚焦最真实的名人名家倾听让内心世界更宽广
此番书展签售现场,作者曹可凡盛情邀请圈中好友孙俪助阵。“孙俪其实前后三次上过我的节目,最近的一次是《甄嬛传》上档之后,也是她做了母亲之后的第一次访问。其实我与她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那个时候我和袁鸣在做综艺节目,孙俪是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有一次来到我们节目现场,还和我们合影留念,多年之后,她妈妈重新洗了这张照片送给我,我觉得非常珍贵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记录,通过这张照片可以看到一个明星、一个演员的成长过程。”
刚摘得某门户网站视后大奖的孙俪,对得奖也是宠辱不惊。她表示:“有没有得奖,我热爱表演的心情都不会改变,得奖只是锦上添花,但我依然爱表演。”和《甄嬛传》中的人物心性相似,孙俪对家人很关怀、对朋友也很仗义,为此次活动,孙俪特地把已经安排好的活动推迟两天:“虽然他姓曹,我姓孙,但我们两个,其实是一家人,家里人出书,家里人当然要来支持。”
聚焦最真实的名人名家
结合全年访谈精华,回味名家曲折人生,《不深不浅》整理收录了包括张艺谋、克里斯蒂安·贝尔、木村拓哉、徐小凤、贝聿铭、白岩松等名人名家的访谈实录,并分别以“色光”、“曙光”、“风光”、“恒光”、“灵光”、“电光”、“阳光”、“附录”八个部分,近距离给读者介绍这些聚光灯下风采无限的人物其幕后故事,“电视有时稍纵即逝,播完就没有了,我们希望把访谈变成文字留下来,让大家从文字的角度再度品尝,我觉得是另外理解被访者和人物人生轨迹的一种方式。”曹可凡表示,“就我的文字水平,跟作家这么个神圣的称号还有很大距离,但是我热爱写作,我希望用我的笔说出我的情怀,对生活的感受,谈我的朋友,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我在任何地方都会写,在飞机上也会写,一般先打一个腹稿,到现在还是古法操作,用黑色钢笔和500格稿纸写。”
值得一提的是,《不深不浅》书封面及题字均由曹可凡八岁稚子挥毫写就,“他有一天在美术班里画了张名叫《我的爸爸》的图,我很喜欢这张画,所以做这本书的时候就用儿子的画作为封面。”
倾听让内心世界更宽广
“主持人自然希望表达,但当我以倾听者的心态面对着被访者,心里的世界会变得更大。”曹可凡的《可凡倾听》,如今已成品牌栏目,而在过去的一年中,又有新友旧知,坐在了他的对面,对他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要求自己在这个行业做得最好。像曾改建卢浮宫的贝聿铭先生,接下苏州博物馆创作工作时已经90高龄,有一天我陪他去建筑工地验收,他看到地面有污渍、灰尘,就拿出手绢,一点一点擦干净,希望自己的作品不留有一点瑕疵。”
不仅有对事业的追求,名人名家同样有一种道德的承载:“比如说白岩松,他不但是中国电视界的标志,也是正义、责任感的化身,更是一个仗义的朋友。10年前,我最初做《可凡倾听》的时候,完全找不着北,到北京后专门请教他,当时我住在100元一晚上的招待所,他就在这个招待所破落狭窄的房间里细心指点我,且拿了一堆他当时做《东方之子》的材料和联系人的电话。接着带我到饭馆里,点完菜之后吃了一口就赶着去录节目,临行前还结了帐单。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仗义又低调。”
新报记者 朱 渊 文 朱良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