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假期,几乎每个城市的音乐节都在如火如荼地举行,超过30场的音乐盛宴吸引了大量的乐迷。然而,这些本该充满艺术和激情的现场却日渐变成了流量明星和演员的舞台,甚至有些活动的音乐性被商业化的氛围所淹没。
像赵露思、张新成和罗云熙这样的影视演员,不再满足于荧幕上的表现,纷纷走上音乐节的舞台,尝试摇身一变成为歌手,而这些曾经专注音乐的音乐人和乐队的空间却逐渐被挤压。演员们用流量和粉丝效应抢占了原本属于音乐的舞台,音乐节的票价也随着明星效应不断上涨,但艺术的本质却被逐渐淡化。
本来,音乐节是为那些真正热爱音乐的乐迷准备的,是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场所。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影视流量艺人跨界参与,音乐节变得更加商业化。这种现象在五一期间尤为明显,很多原本由歌手和乐队主导的舞台,逐渐被演员和网红占据。
但这背后的问题不仅仅是演员们的跨界尝试。随着明星效应的引导,音乐节的现场安排也变得混乱不堪。比如元气森林音乐节,由于交通事故,导致演出时间安排出问题。台上演出和广告的时间冲突,使得很多歌手的演出时间被压缩,原定的曲目也不得不取消。赵露思原本有30分钟的演出时间,最终只剩下了7分钟。而在台上,她不停鞠躬道歉,并表示自己会出钱送礼物给现场的粉丝。
不仅是演出时间安排的混乱,连现场的音响设备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歌手演唱时,音响的频繁失真让乐迷的音乐体验大打折扣。再加上无序的摊位管理,过于昂贵的餐饮和简陋的设施,观众的愉悦感和音乐节的艺术性已被严重削弱。
与此同时,乐迷们为了争夺最佳观赏位置,不得不提前一天到场排队,场地的杂乱无章和管理不善,造成了不少乐迷的不满。某些场地甚至未经过充分的规划,导致地面泥泞,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则一片泥泞。音响和舞台设施的不完善更是让原本精心策划的演出效果大打折扣,音乐节的初衷和精神几乎被商业化的外壳所掩盖。
不仅如此,主办方的责任心也逐渐被怀疑。许多音乐节因天气原因取消或推迟,主办方的反应速度缓慢,导致乐迷的损失无法得到及时补偿。像元气森林音乐节,甚至在当天凌晨突然宣布取消活动,但随后又临时恢复,给现场的乐迷带来极大的困扰。
总的来说,现如今的音乐节,似乎越来越像是资本的快消品,而不是音乐的盛宴。虽然商业化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人气,但我们依然期待,真正热爱音乐的主办方能够重新回归,让音乐节的艺术性和音乐的灵魂重新得到尊重。当流量泡沫最终消退,真正的音乐回归舞台,音乐节必定会再次焕发出它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