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马轲个展“前奏与沉思”在青岛西海美术馆开幕
新京报讯(记者张赫)近日,艺术家马轲个展“前奏与沉思”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美术馆开幕。展览是对马轲过往三十年创作历程的回溯,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大型的中期回顾。此次展览由西海美术馆主办,惟典臻藏协办,由崔灿灿担任策展人。该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9月8日。
展览海报。
本次展览展出了马轲自1997年至今创作的130多件作品,包括绘画、纸本、手稿、档案、纪录片。展览分为九个单元,将叙事编织进西海美术馆的两层展览空间,以不同的视角去呈现艺术家的创作。展览分为9个单元,以“无限的绘画”作为开篇,借用浓缩时空的手法,讲述马轲不同时期作品之间的差异与共性,对于绘画无限可能的追逐,成为整场展览的精神写照。这一篇章打破了线性叙事顺序,从马轲近30年的创作中选取不同时间切片,将最新创作与早期风格相互对照,大尺幅的巨作与小幅作品彼此对话,突出艺术家作品的丰富性和语法的多样性,并呈现这些作品之间的延续和互文关系,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独立的“马轲”。
二楼的六号展厅被划分成了三个空间,将马轲不同创作阶段的切片向大家展开,观众仿佛进入一个又一个的蒙太奇时空中,这种非线性的展览叙事也回应了马轲创作中的“折叠时空”概念。而七号展厅隔海相望的窗户与“风景的变革”相互映照,共同缔造了一种巨大的诗性,以及“人远天涯近”的哲思。
开幕当天,艺术家马轲、策展人崔灿灿,以及哲学家、学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围绕马轲近30年的创作进行了展览同名主题对谈——前奏与沉思。
对谈现场。 摄影:黄少丽
“西游系列”是马轲对中国传统小说《西游记》的“重写”,它回应了大历史中东西方之间漫长的交往,也成为马轲个人经历的写照。这一单元试图以“后现代小说”或是“章回体”的方式,讲述马轲另一个重要的系列《西游》,并寻找这个系列的外延与前后的关系,在马轲整个创作历程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汪民安教授也在对谈现场分享了他的观展感受,此次展览是他首次非常系统地观看到马轲三十年创作历程的全貌。对于马轲创作中不同风格的参与程度以及坐标系,汪民安教授提到,“艺术家是很难置身于绘画传统之外的,每个流派都活在艺术家的身体当中。对于马轲的创作,除了鲜明存在的立体主义影子之外,还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而这种绘画的魅力在于绘画各要素间的冲突、动荡所组成的戏剧性,而马轲的绘画都有一种梦境的感觉,一种不真实,有的不真实并不通向梦境,而马轲的不真实通向梦境”。
此次对谈还探讨了“无限的绘画”,这既是展览的开篇,也是整场展览的精神隐喻。它超越时代、现实的差异,为我们呈现了隐含在马轲各个时期的共同工作,那条始终作为创作核心动力的支点:如何达成绘画在未来的无限空间。
展览现场。 摄影:黄少丽
与过往的回顾性展览相比,展览主题中的“前奏”,试图给“回溯”这一行为,赋予另一层时间的含义,从对已有成果的沉思,引向艺术家的未来,期冀下一个时刻的来临。
在展览的结尾处,呈现了艺术家早期的肖像和贯穿多年的纸本与手稿,试图勾勒出马轲最初对于艺术理解和那些创作背后的故事。1998年,马轲作为天津美院的老师,支教去了东北非的厄立特里亚。这段非洲的生活经历,改变了他对世界的认识。在前后的两年,他创作了一系列的人物肖像,这些作品延续了之前抽象而又梦境式的描绘,却又多了一些沉重和追问的色彩。
这一单元海呈现了马轲30多件纸上作品,这些作品跨越马轲不同的时期,让我们可以窥视到艺术家更为广泛的尝试,那些“遗落”的线索和一些动人的“失败”的案例。和巨幅的创作相比,纸本似乎更加纯粹,它们更像是一份份私人日记,保留了最初的生动、情感与才华。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陈荻雁
责任编辑:
网址:艺术家马轲个展“前奏与沉思”在青岛西海美术馆开幕 http://c.mxgxt.com/news/view/14108
相关内容
青岛西海艺术中心:“音乐之岛”再添文化新地标“宗脉——石朴艺术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
上海浦东美术馆首个女性艺术家个展“曹斐:潮汐宙合”启幕
壹美美术馆新推三项展览 展现当代艺术家的青年魅力
汤宁容绘画艺术展在上海宝龙艺术中心开幕
五月音乐节开幕,吕思清领衔中外艺术家奏响“弓弦盛宴”
“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在工美非遗馆开幕
壹美美术馆三展齐开,展现当代艺术界的青年力量
“who am I”当代艺术展在沪开幕 邀请观众参与“玩”艺术
黄戈个展“低欲望绘画”在广州尚榕美术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