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娃,为什么会用父母攒下的血汗钱去为偶像打投

发布时间:2025-05-25 20:11

那天和朋友聊天,她抱怨自己正在上初中的女儿,为了追星,把零花钱都交给了某后援会,去为偶像买礼物。

“那手机里全是她偶像的照片和视频,有时候还往我手机里面下载,一有空就要刷榜投票、点赞超话,浪费精力!我说了她偶像几句,她就追着我理论,真是烦死了,她要是能把这精神用在学习上,早就考第一了!”

朋友生气又无奈地吐槽女儿的不务正业。

做父母是真心不容易,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摸着石头过河,哪有那么容易。尤其是追星这种存在代沟的事情,管多了怕孩子叛逆,管少了又怕他们任性妄为。

前几天网络上一则热议的帖子,更是看的人五味杂陈。

内容是这样:一个追星族,明知家里只有两万存款,却把妈妈放在ta手里的三四千块钱全打投给了自己的偶像,后来家里需要买种子,找ta要两千块钱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孩子,用父母辛勤劳动攒下来的家用钱去为偶像打投。

这到底是为什么?家长应该怎么办?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的疑问。

· 客观看待 ·

曾有网友公开过《创造营2021》第一赛段的PK情况,5小时内粉丝后援就集资了670余万元。

据说当晚用于集资的桃叭APP因操作人数过多甚至导致了系统崩溃,可见粉丝的狂热程度。

类似为偶像打投的还有明星应援,直播打赏,网红带货,饭圈物料等等,各种流量吸金的方式,让一批批的粉丝成为被资本收割的韭菜。

华商报曾有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00后都认为自己是追星一族,其中的学生党已成为追星群体的主力军。

在这样一个泛娱乐化时代,粉丝经济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是无法屏蔽的现实。

倘若父母去责怪孩子,抱怨偶像,只会加深彼此的隔阂,不如客观地看待粉丝现象,引导孩子理智追星。

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追星的主要魅力在于能够“宣泄情绪”和“满足幻想”。

正值渴望多姿多彩的年龄,面对的是课业压力,和家长的望子成龙,在枯燥紧张的心理负担下,需要一个释放情绪的通道。

明星偶像就很容易成为学生们的精神寄托,代入自己的情绪,仰望、陪伴并守护心中的偶像。

对偶像形成的特殊崇拜与亲子关系之间,有着很大的对立性,孩子会为了一个你难以理解的偶像付出,甚至动用你的资源,挣脱你的保护。

这会让家长的情绪变糟,因此和孩子沟通追星问题时,需要注意控制自己。

· 温和沟通 ·

很担心孩子因为太迷恋偶像,影响学习,误入歧途。于是在沟通过程中,有的父母会说孩子的偶像:“你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除了好看一无是处!”、“男不男女不女!”、“学习不好的才干这个!”等等打击的话。

公然否定他们喜爱的偶像,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并且让他们陷入“亲子关系”和“偶像”只能二选其一的僵局,从而使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温和沟通才能进一步引导孩子的追星行为。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从共同语言开始的,尝试和孩子交流追星的心得体会,可以讲述自己曾经喜欢过的明星,顺便聊一些历史名人的追星事迹。

比如:唐代诗人张籍为了追星杜甫而喝过纸灰;杜甫追星李白写了十几首诗;狂热粉丝葛青把白居易的诗纹在身上;堪称带货达人的左思引发了洛阳纸贵;才貌双全的潘安出行掷果盈车;还有被颜粉追看抑郁而死的卫玠。

用生动有趣的追星小故事,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让他愿意跟你分享偶像的点滴,进而一起讨论追星的正确打开方式。

· 引导追星方式 ·

表现出对孩子的需要

告诉ta有偶像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要分清幻想和现实,偶像不是一切,父母以及身边的伙伴也很需要ta的关注和爱。

适当的表示担心

让孩子明白父母并不讨厌追星,只是担心ta受到饭圈pua的教唆,喊着为偶像付出一切口号,做出脱离实际的疯狂行为。可以喜欢偶像,但前提是爱护好自己,不做脑残粉。

教孩子分辨是非

人无完人,偶像也会有缺点,甚至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不要为了偶像就混淆是非黑白。好的追星应该从偶像身上吸取乐观、励志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盲目追随偶像的一切行为。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追星

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养家很努力、也很辛苦。ta可以追星,但是不能跟风攀比,为偶像付出过多的金钱,不仅会加重亲人的经济负担,伤害亲人的感情,而且会让自己的心态逐渐失衡。可以尝试跟孩子聊一些稍微深层次的东西,比如粉丝经济和资本操纵,那些打投集资的钱,不一定能到偶像的手里。

尊重偶像的自由

和孩子讨论最好的追星距离,就像人民网点赞岳云鹏追星王菲时说过的话:追星不是摘星,舞台到观众席就是最好的桥梁。不打扰是尊重偶像的人身自由,“喜欢一个明星,在不影响他人和自己的正常生活,不用低素质言语表达喜欢的情况下,才叫做理智追星。”

尽量多一些陪伴

面对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难免会让孩子被精彩的偶像人设吸引,甚至沉迷。给孩子多一些陪伴交流,比如:一起逛街、旅游、看电影、做游戏等等,父母要少说多听,关键在于给他们宣泄情绪的机会。见识到现实生活的美好,才能减少对偶像的依恋。

---

参与、沟通、记录新时代的教育,欢迎关注贞景说~

网址: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娃,为什么会用父母攒下的血汗钱去为偶像打投 http://c.mxgxt.com/news/view/1411097

相关内容

陈立农的爸爸去世了吗 陈立农为什么要喊话父亲
“年画娃娃”邓鸣贺:被父母当摇钱树,8岁去世,今妹妹悲剧重演
刘和刚:从农村娃到明星,不忘初心孝父母,租田种地传佳话
媒体:你那么有钱,为啥不帮帮农村的二哥?李连杰:你管的可真多
李稻葵:中国的共同富裕为何不是“给穷人发钱,向富人收税”?
为了年少的“养猪梦”,丢掉铁饭碗毅然回农村,一跃成河南首富
为什么说山东看上去像两个省?
6岁孩童用4年从乡村走上春晚,却不幸有一对“吸血鬼”父母
一个富二代,一个农村娃,消费观不同,这对明星夫妻能走多远?
闯关东的大富豪为农民建别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