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与粉丝的共生关系,令粉丝的尖叫也成为了一种表演

发布时间:2024-12-11 07:33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两年,「追星」正在公众语境中被逐渐合理化,身边追星的人也愿意坦诚自己作为粉丝的身份。

  随着各种选秀节目的热播与过气、流量明星的崛起与更新换代,粉丝经济在不可忽视地发展壮大的同时,追星这种行为开始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大众的理解。

  与此同时,不追星的大多数人却依然对新生偶像持有着天然的抵抗与怀疑。

  比如提起蔡徐坤,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是B站上的鬼畜视频、微博上盛行的玩梗和不理智的小学生粉丝。

  在B站搜蔡徐坤时出现的部分内容

  而有趣的是,存在以上想法的人,其实大多没有看过《偶像练习生》,对蔡徐坤本人也谈不上有多少了解,多数印象主要建立在媒体和粉丝为其构建出的种种符号及人设上——此定律放到其他大火的偶像和流量明星身上也一样成立。

  当然,这里并没有要求受众“批评电冰箱之前自己先学会制冷”的意思,普通大众没有兴趣也没有必要了解。这作为不追星群体中的普遍现象,没人认为存在什么问题。

  但这背后其实体现出了一种新的行为逻辑:我们对一个明星的印象构成正在脱离他本人和他的作品,变成对其「粉丝」群体的集体印象,以及对明星所代表的「人设」和流行文化中「梗」的印象。

  “台下的欢呼声已经盖过了台上的歌声。”——这是当年用来描述披头士粉丝的一句话,放在现在有了另一种意思:我们对明星身上的附加内容侃侃而谈的同时,却对他本人缺乏兴趣。

  所以,当我们谈论明星的时候,我们又在谈论什么?

  1.

  偶像,一场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

  对于不追星的人来说,如今的偶像或流量明星大多是有名但陌生的。

  如果说我们对几年前的流量明星还算有一个基础的认知:毕竟无论是大银幕还是小银幕的影视作品,本质都是面向大众的。

  我们会知道他们的新剧播出了,但普通观众会被动辄六七十集的长度吓退;也知道他们的电影上映了,但会因为豆瓣评分而放下买票的手。

  最终,大家对流量明星的印象停留了在一些可能不那么正面的影视剪辑里的部分片段里,或仅仅经各个影视博主之口了解他们的业务能力。

  那么到了这两年,从《创造101》和《偶像练习生》等选秀综艺里成批出现的新人偶像们,他们的工作重心不再是影视,而是综艺和音乐等更加粉丝向的领域。

  比如偶练选手和101女孩们的集体参加的一些综艺,完全不认识相关成员的观众很难从一帮人的生活日常中获得乐趣,也就无法引起大众的兴趣,成为了粉丝圈内的自娱自乐。

  11人参加的火箭少女团综《横冲直撞20岁》

  同理,也许是由于华语乐坛整体的不景气,以及确定会有粉丝买单,偶像们的专辑和EP在意的是内容和制作中的自我表达,而不是再是歌曲的传唱度。也就此出现了粉丝在各大平台拼命打榜,榜单上的歌你却基本都没听过的盛况。

  亚洲新歌榜TOP3

  所以,偶像与流量明星的作品在大众视野中的集体消失不属于一个意外失误,实则是这个行业的转向:他们不再直接面对大众,而是先把大众里面的一部分人变成粉丝,再集中为粉丝们提供作品;至于没有可能转化成粉丝的其他大众,他们的想法则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换句话说,就是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被“圈”进来的粉丝难免对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产生归属感,同时也和圈外的世界出现了信息隔离,以至于粉圈里终日热热闹闹忙忙碌碌,外面的大众则感受不到什么波动,甚至出现了受到圈外受众认可的作品会被称为“出圈”,是一件很值得圈内骄傲的事情。

  也由于圈层的出现,偶像与流量明星们的宣传方式从1.0时代的大众传播升级成为了2.0时代的二级传播:即信息首先由传播者传到意见领袖,再由意见领袖传给社会大众。

  这种方式无疑比官方的硬广更容易使人接受,但也非常依赖意见领袖——除了影视类博主和娱乐号以外,就是粉丝们的二次创作、传播和维护。

  2.

  粉丝有了重新解读明星的权利

  由艾漫咨询公司和新浪微博共同发布的《2018粉丝白皮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也许前几年,我们还可以认为粉丝是娱乐产业的专有名词,但从2018年开始,粉丝已正式脱离娱乐产业范畴,被日渐崛起的互联网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如今,明星们再也不是隔着屏幕,只贡献银幕形象和作品的“神”,他们自愿走下神坛,主动缩短与粉丝之间的距离鸿沟,实现直接平等的对话沟通。

  粉丝活动也不再是一切唯明星是从,明星个人品牌甚至影视作品宣发,都越来越倚重粉丝的力量。

  从前我们说到粉圈文化,最后往往会落到娱乐宗教化上面:明星是神,粉丝是他的信徒,信徒把自己关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寄托在神身上,并追随他的一切行为。

  而近几年粉圈传播方式的改变则相当于一次「宗教改革」:当年的马丁·路德金给予了每一个人解读《圣经》的权利,如今意见领袖的身份则赋予了粉丝重新解读明星的权利。

  《偶像粉丝平等,追星“宗教改革”》一文中这样形容粉丝地位的变化:“粉丝与明星共同组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族群。粉丝的各种活动不再是以偶像为中心,而是基于自身的喜好进行自由联合与协作,将社会化网络,尤其是微博的赋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权益。”

  当大众对某一偶像或者流量明星的印象主要来自于二手信息和物料,粉丝就拥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明星的作品、活动或者本人进行再加工,然后进行二次传播。

  比如粉丝会在饭拍里把喜欢的明星修成符合自己审美的样子,再拿去安利给更多人;会在浩瀚的70集电视剧里找到自家偶像的一些高光瞬间,然后剪辑成另外一个故事;还会抓住明星的某一个细节进行极具主观性的解读,为他创造一些不知真假的性格特点……

  B站上粉丝自发制作的影视剪辑

  甚至就连明星的所谓「人设」,也是首先得到了粉丝的认可之后才能靠粉丝群体自发地进行更广泛传播,成为大众眼中这个明星所代表的符号。

  而过于强势的粉丝意志也会带来问题:比如微博用户@蒋弄臣提到的,经过粉丝的二次加工,流行文化中的明星们成为了乏味无趣的「乖孩子」。

  只要提起年轻偶像,就必定可以用“懂礼貌”“正能量”“努力” “好青年”之类的词语去描述,如果这些形容词能得到官方的盖章认可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情。事实上当你回忆起这些人的面孔,有唱有跳,有哭有笑,唯独没有愤怒。

  十年前梁文道评价超女,你是信任一个电视台高层的口味,还是信任集体的智慧?最终集体的智慧选出了李宇春这样现象级的偶像,而她恰恰就是那群女孩中看起来最酷也最不乖的那一位。

  今天选秀节目在互联网上遍地开花,可是选出来的偶像比十年前电视台高层的口味还保守,一个比一个乖,一个比一个面目模糊。

  当我们抱怨如今的偶像和流量明星整齐得仿佛流水线产品,有没有想过,是他们的个性天然千篇一律,还是二次传播中只保留了他们千篇一律的部分?

  而又是什么导致了个性的流失和传播内容选择的同质化呢?答案也许是:粉丝群体审美口味的同质化,或者说,粉圈的同质化。

  3.

  我们正在通过同一群游牧民来认识不同的牧场

  大家也许都听过「粉随正主」这句话,且许多人深以为然。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我们相信不同的明星所拥有的粉丝群体也存在着不同的属性,且这种属性会受到明星本人的影响。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在《2018粉丝白皮书》里提到了这样一个数据:粉一个明星不到一年就转去粉其他明星的粉丝占整体的60%以上,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粉丝追星年龄已经超过3年;而根据明星周边购买平台 O!what 提供的数据,平均每个用户会同时给3-4个明星付费。

  来源:艾漫数据

  虽然大众印象中的粉丝依然会高叫着“XXX我爱你一辈子”,但其实如今的大多数粉丝既不会只爱一个人,也不会爱ta一辈子。

  现在的追星更像是一种长期习惯和生活方式,适应了追星生活的粉丝会不断地从一个明星那里离开,然后迁移到下一个明星的粉圈,就像是你在一家公司干不下去的时候会选择跳槽,而不是直接退休。

  在研究电视剧集粉丝以及相关文化的著作《文本盗猎者》里面,将粉丝形容为「游牧民」与「盗猎者」:粉丝们有着足够大的自由与选择权,不会受到具体剧集的桎梏,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刺激,这倒是和国内的粉圈整体现状不谋而合。

  在游牧民与盗猎者理论中,粉丝总是在移动,“既不在这儿,也不在那儿”,不受永久的财产权所束缚,不断向其他内容挺进,挪用新的材料,制造新的意义。

  粉丝只掠走那些对自己有用或者有快感的东西:“他们是旅行者,他们在属于别人的土地之间迁徙,就像游牧民族在并非自己写就的田野上一路盗猎过去,掠夺财富以获得自我的享受。”

  「盗猎」模式强调的是意义制造的过程:我们说,粉丝宣扬的是自己的意义,而非作品或者他人的意义。

  简单来说,就是粉圈从整体来看是稳定的,内部则不间断地进行着动态平衡。

  有时候粉圈人口流动的速度甚至超过了明星更新换代的频率,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景象,粉丝开始比明星更加熟悉这个圈子的运转规则,新鲜的偶像背后,常常是一群成熟老练的粉丝。

  作为圈内人对这个现象的直观感受就是粉丝们时常用来自嘲的“全网追星三百人”,无论在哪个新圈子都能遇见自己的老朋友;

  而对于不追星的更多人来说,我们所看到的依然是粉丝想让我们看到的,但是由于粉丝和明星不再有绑定关系,明星形象和粉丝形象的共通也变得不再正确了。

  仔细回忆一下你会发现,各家阳光理智的粉丝和无脑吵架的粉丝开始拥有相同的面孔,不同明星的后援会做着相似的公益和应援活动,不同圈子粉丝令人印象深刻的“迷惑行为”现在看来也都一衣带水。

  明星不再能够代表他的粉丝,粉丝群体也不再能代表一个明星的形象。

  虽然粉丝依然在追星,但是追星的重点已经成为了这种行为本身所带来的体验,追的对象是谁则起不到决定性的影响。

  4.

  台下的欢呼声成为了另一台表演

  在几十年前关于「披头士狂热」的相关研究文章里,这样描述披头士组合的粉丝:

  如果女孩子自己不能或者说没有希望成为超级明星和狂妄的冒险家,她们至少可以把那些可以成为这样的男人偶像化。追捧创造了冥想,而明星的地位反过来又使这种赞美正当化了。

  你叫得越响,人们就越是不可能忘记粉丝的力量,当尖叫声压过音乐的时候,那么演出的就是粉丝而不是乐队了。

  当台下的欢呼声超过了台上的歌声,粉圈成为了一个有着自主意识的群体,追星的人开始享受追星这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追的人本身。

  现在我们说起追星,想到的是入坑、补那个明星的相关内容、认识圈子里的朋友、花钱买周边买代言、追明星的现场并和粉圈里的朋友们见面、和其他家粉丝吵架、和自家粉丝吵架、脱粉删好友然后进入下一个圈的体验流程,所追的明星倒是成为了背景里一张面目模糊的脸。

  甚至到了后来,粉的对象是不是偶像以及流量明星已经不再重要,无论你喜欢的是电竞选手、运动员或者相声演员,都可以把以上的一套固定流程照搬上去,获得相同的体验。

  于是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被粉圈化,粉丝们扛着单反去体育馆看比赛,为运动员拍摄写真;粉丝们也拿着荧光棒和灯牌涌入了相声剧场,让老观众感到不知所措……

  据统计,2018年因偶像推动的粉丝消费规模超过400亿元,粉丝经济到达了一个新的顶峰。如此庞大的消费规模势必会给粉丝带来更大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享受追星体验这件事还会向更多领域、更多方向扩展。

  当然,这个趋势看来无法阻止,并不追星的你也终有一天会无可避免地受到粉丝群体的影响。

  只希望你下次心有不忿,想要说出一句“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粉”的时候,能够想起粉丝已经不再是明星的附属品,在后续的年代里,他们将持续展开一场自我娱乐的狂欢。

网址:明星与粉丝的共生关系,令粉丝的尖叫也成为了一种表演 http://c.mxgxt.com/news/view/146525

相关内容

邓伦想了解粉丝心声?揭秘明星与粉丝的真实关系!
媒体“潜伏”粉丝群 揭粉丝与明星“亲密”关系
吴谨言飞机上与粉丝互动:了解明星与粉丝间的特殊关系
张峻豪对粉丝关系的深刻见解:tf三代如何看待明星与粉丝的绑定
赵丽颖粉丝团遭遇脱粉风波,网友热议明星与粉丝关系
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docx
娱乐圈的复杂关系——明星与明星、明星与粉丝、明星与媒体
杨紫与粉丝的现场互动:如何打造明星魅力与粉丝关系的双赢局面?
明星粉丝互动大会:明星与粉丝共度欢乐时光
“2017粉丝嘉年华”明星与粉丝花样互动玩不停!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