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不良粉丝文化,别让“饭圈”变成怪圈
消解不良粉丝文化,别让“饭圈”变成怪圈
2021年08月05日 08:47 来源:红网
近年来,各种“饭圈”乱象屡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人肉”网友到买卖个人信息,从倾倒牛奶为偶像打榜到欲组团“探监”“劫法场”,桩桩件件挑战着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良粉丝文化侵蚀着青少年群体的精神世界,造成不良网络文化日渐抬头。整治“饭圈毒化”,治理网络环境已刻不容缓。
幻想是偶像产业的本质,追星是“被需要感”的自我补偿。在网络语境中,“偶像是贩卖梦想的职业”这句话广为人知。粉丝在支持偶像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共情,建立了需要与被需要的“拟态亲密关系”,这是一种情感自我补偿的方式。粉丝迷恋偶像明星,也正是因为他们通过“人设”等技术性手段塑造了现实生活中难寻的完美形象。
“饭圈毒化”的群体疯狂,要从“领头羊”开始治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指出,其实“追星”本来无可厚非,年轻人喜欢明星,但是没有底线就成了问题。那么,是什么让粉丝群体对明星的喜爱演化成盲目狂热呢?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在群体中,任何一种感情和行动——只要这种感情与行动不合常理——都会很容易传染开来,其程度之强,足以让一个人随时为另一个他毫不相关的人做出牺牲。“饭圈”聚合了大批具有相同身份认知的粉丝,其群体乱象背后是蓄意引导的“领头羊”,也就是所谓的“粉头”。在“饭圈”生态中,“粉头”神通广大,蓄意引导粉丝大量重复购买专辑,制造网络话题扩散垃圾流量,甚至非法集资,误导青少年做出不理智的消费行为,起到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饭圈异化”的恶劣不良影响背后,还有资本的蓄意纵容和推动。“饭圈生态”中,存在一些平台和商业组织,利用粉丝情感恶意敛财:有的和“粉头”联动合谋,人为制造网络冲突榨取流量;有的为劣迹艺人撑腰洗地,只要有利可图就对负面社会影响视而不见……明星崇拜的本质是幻想,而成熟的商业运作强化了粉丝对幻想对象的情感依赖,为躲在幕后的资本驯化粉丝群体牟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要根除种种“饭圈怪象”,规范粉丝文化与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共生共长,既需要有关部门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对症下药消解不良粉丝文化,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引导青少年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追寻个人价值,避免将情感理想全盘寄托在偶像身上。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消解不良粉丝文化,别让“饭圈”变成怪圈 http://c.mxgxt.com/news/view/146698
相关内容
饭圈乱象整治,不良粉丝文化乱象网络舆情传播分析追星族呈现低龄化趋势 莫让“饭圈”变怪圈
“饭圈”为啥变“怪圈”?
粉丝文化与饭圈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探究饭圈文化,独特群体文化现象解析
粉丝文化何以从自娱自乐变为饭圈乱象?
饭圈是什么?粉丝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粉丝饭圈化是什么意思
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一种独特的粉丝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