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等热点频出,“被围观的爱情”为何成为我们刻在DNA里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12-11 09:01

本文首发自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作者 Lilyann。

前有“图书馆的30秒”的故事让我们共情与遗憾,“六周年拉菲草”掀起网络上对纪念日送礼物的热议,后又有韩国博主宋智雅在恋综中的表现让观众一边磕糖一边吃瓜,王力宏前妻李靓蕾的几篇小作文更是引发网友对两人多年婚姻生活的关注。

舆论热潮下,这些情感类社会热点似乎演变为窥探社会情绪的窗口,让我们在其中流连、思忖与讨论,也映射出人们对真实生活中亲密关系的想象与困惑。

究竟是何种特征,使得网络上“被围观的爱情”成为了我们“刻在DNA里的故事”?而爱情的意义又会在“浪漫传播”的过程中发生怎样的改变?

媒介爱情迷因:为什么愈来愈多爱情故事成为网络热点?

“在我许愿的30秒,你是在担心她因为图书馆断电害怕,还是希望以后年年都能陪我过生日?”在微博网友选出的“年度emo故事”中,这个故事成为了榜首。开头这一句更是成为全文的“金句”戳中人心,让网友们纷纷感叹“深夜 emo”、“心绞痛”。

在文中,作者用细腻的文笔书写出与对方爱而不得的遗憾,而背景设定又趋近大众日常:读研期间,同门女生与男朋友密切分享着生活的种种细节,会发颜文字与表情包,也会推好听的歌与外卖餐厅,故事中提到的图书馆、教学楼等等场所也是我们在学生时代无比熟悉的地点。

在这种字字句句都能够寻觅到几分自身生活痕迹的行文中,“第一人称”的笔法仿佛真的变成了我们代入情节中变成故事的主人公,跟随情节感受着高度真实的喜怒哀乐。如今原文的评论区已经变成树洞,有超过五万多人抒发着心事:有人谓叹着“大多数人都要和青春分个手”,更多人讲述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心碎瞬间”。

与历年传播力度经久不衰的热帖类似,这个故事具备的“热点基因”在于,在熟悉感十足的背景情节与作者细腻的文笔之下,我们的阅读感官体验被无限放大,代入感十足。本应是私人的记录被赋予了更多公众想象,在围观、讨论与联想之中激发出更多热度,以至于数次登上热搜榜单,逐渐变得家喻户晓。

微博网友评选出的年度 emo 故事

其次,故事文笔之外,数字时代也赋予了人们更多的数字仪式感,也使这份仪式感被更多人可见。从此前流行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十根烤肠”,当亲密关系的展现不再只限于亲密好友之间,说不定我们就恋爱中的细节发一条抖音,第二天早上醒来就发现自己登上了热门,被万千网友围观。

“六周年拉菲草”就是其中典型。男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给自己女朋友准备六周年纪念日礼物,最后用拉菲草(一种进口草料)封箱。这一恋爱仪式却激发出网友们的不同解读:在讨论事件本身礼物价值的同时,舆论又上升到了亲密关系中关于“付出与回报”的价值观问题,甚至形成某种“网络暴力”,比如,网友指责男生“抠门”,纷纷劝女生分手。[1]无论是对于男生送礼行为的戏谑还是后续的网友玩梗,都推波助澜地将当事人们推向公众的围观视野下,这个故事也成为众多女孩子们用以“测试”自家男朋友的经典例子。

“六周年拉菲草”的抖音视频截图

从这个程度上,短视频等现代媒介正像海德格尔所称的那般,成为了一种“去蔽之术”。它使得过去处于隐私与暧昧边界内的传统情感成为公众平台上的“光明话题”,也由此预埋下一个热点的出现。[2]

再次,相比私人的感情生活,公开的恋综与名人婚姻让媒介传播增添了更多的噱头。

恋爱综艺、明星发的小作文等,如同教学范例,潜移默化地引导着观众对类似亲密关系的观念与信仰,尤其是节目组深谙受众对戏剧化情节的渴求,从而有意地设置一些情节引发观众热烈讨论。无论是嘉宾之间是进一步发展,还是产生矛盾,甚至仅仅是在节目中说了几句话,但比起上文所述的个人行为,当亲密关系一旦带上某种人设与剧本呈现在前台,这已经彻底剥离了私人情境,成为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娱乐消费。[3]

韩综《单身即地狱》部分出演嘉宾

观众们仿佛手握放大镜,在综艺中试图磕到几分真情实感,更是从公域追到私域,介入公众人物或素人嘉宾的现实生活,这其中会经历一些自我幻想的反转。

如同近期流行综艺女嘉宾宋智雅与歌手王力宏前妻李靓蕾正身处的风波一般:当人们为了某种“窥私欲“与好奇心拨开一层一层他人往事的面纱,如果发现新接收到的信息与自己此前的想象存在一定差异,当时磕到的”甜”与后来体会到的“苦”对比起来,这种情绪上的落差又会以舆论反扑的方式反馈给当事方,后续引发种种新回应。至此,这种一来一回的多向反馈不仅让我们发现两性关系中的更多面,也折射出热点传播生生不息的弹性与生命力。

其实无论品味的是快乐抑或悲伤的爱情故事,我们的心境都与当代流行的“嗑CP”模式有些类似,本质上都是一种望梅止渴。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罗兰·米勒就曾指出,对于亲密关系的需求是组成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而与动物相比,人类恰恰是具备了“想象力”这一高级认知技能,才能够以更低成本的方式,通过围观他人故事的方式获得间接的满足感。[4]

相比过去单纯阅读小说抑或影视作品,如今这一份“望梅止渴”更是添了几分“幻想性再造”的主动意味。无论是评论区下的新故事衍生、还是恋综有意留给观众的开放式大结局,“牵红线造CP”的权利被下放,故事本身加上网友们的二次解读,使得替代性满足的个人意义变得更为特殊。

另外,让这种“望梅止渴”在我们内心印象更为荡气回肠的原因,还有以下两点。

其一是,往往不如人意的结局反而比大团圆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也造就网络上“BE美学”的出现。这种BE(Bad Ending)剧情所饱含的情感,无论来自是主人公还是受众都更加跌宕而饱满。

在“图书馆30秒”原帖下,其中一条评论这样说道:说再见才是最永恒的结局,这或多或少带有一种浪漫主义情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类似的遗憾、误解与错过,才使得大家借由他人的故事有机会感慨出自己的心声。也正是因为经历过才懂得,相比明媚美满的故事,在玻璃渣中找糖更让人记忆犹新。

这种BE故事的底色是悲剧,也是悲剧的破碎感构筑了意难平。作家、戏剧理论家陈瘦竹老师认为“悲剧最根本的内涵是崇高,贯穿在悲剧场景里的‘激情的崇高’,唤起我们的自豪心、自尊心,‘使我们想到人是多么强大而为之扬举’”。

因为结果并未遂愿走向合家欢乐,反倒使得受众天然对主人公多了些“果断告别”或是“勇于公开”的心理敬佩。

先是感动,再是感叹,最后因关系抱憾而倍感崇高,我们就这样在网络上的情感热帖与恋综中流连。而之所以如此,大抵是因为每个人都期待最后的童话在故事里实现,也都希望能够在虚拟的天地中找到自己曾经破碎的心。

​​其二是,网络会将爱情故事切割,经典片段或金句更容易被媒介传递到我们视野,从而放大情节感与镜头感。即使是热点,身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并未介入事件本身,无法窥见全貌,某些易感的情节被剪成短视频cut,被营销号摘抄金句传播,在一次次短平快的信息传播中强化情感滤镜,令我们深深共情,但其实这些片段与金句其实很难概括整个故事。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心理学教授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通过长期样本研究指出,持续的爱其实并不存在,爱更多是细水长流的生活中一个个积极共鸣、但并不连续的瞬间(micro-moment of positivity resonance)。在这些时刻,身体神经与荷尔蒙会发生变化,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爱。也就是说,结局再让人遗憾的故事里也曾经存在心动与好感,而看起来再恩爱的情侣也并非每时每刻如胶似漆。

因此,当网络上的爱情热点往往展现给受众的是记忆点最深刻的剧情,在久而久之现实与媒介的互相作用之下,或许会导致我们对理想爱情的标准设定过高,甚至使得本该美好的亲密关系变成了一场对另一半人性的试探。其结果可能是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关系更加失望,也对被围观的亲密关系更加沉迷。

网上两性话题的热议传播,是否剥离了爱情的意义?

看到抖音上“十根烤肠”的梗,在某个瞬间莫名相信只有男朋友积极投喂零食才是爱;看到图书馆三十秒的故事,暗自在内心划定红线,另一半主动与异性保持距离才是爱;看到恋综中男女嘉宾的举止表现,默默认定这样的相处方式才是爱。在诸多样本的照映之下,我们对爱情的追求愈来愈复杂,但爱情本身的意义也在不断降维。

一方面,“不谈恋爱一身轻松”的单身论调似乎成为当代年轻人之间的某种趋势,另一方面,似乎我们依旧渴望着亲密关系,渴望人与人的连结,否则也不会造就CP党磕糖与恋综工业的流行。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沈奕斐提出“爱情的新旧脚本混杂”理念:新观念下“个人意愿与幸福胜过一切”与传统观念婚姻下由于包办带来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矛盾,但我们总归希望两全其美,希望遇见既能够凡事都以自己优先又兼顾事业与生活的另一半。

这种对“命中注定我爱你”式的期待让我们感到真爱愈来愈难以寻觅,而网络上的恋爱故事恰好能够将理想化的生活变得可见。无论是BE还是HE,故事情节上的起承转合足以填满我们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这即是“虽然已经说了再见,但没有关系,我已经在脑海中过完了我们的一生。”

但这种类乌托邦的形式是爱情本身的意义吗?如若我们看遍网络上对于亲密关系设定的条条框框与真实发生的故事,将关于感性世界的认识与亲密关系近似纯净的想象都纳入进脑海中,用以对标真实世界中的爱,这份期待是否过分沉重,甚至造成自身的压力性回避,以及对关系中另一半真心的反复验证呢?

曾有一句言之,“爱情本就是勇敢者的游戏,它要你打开自己去碰撞与成长,而终身幸福是勇敢者的奖赏”[5] 哪怕网络上两性议题的热度再盛,我们在其中围观传播着,积极充当“气氛组”,被磕到的糖或玻璃渣 emo,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但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判断依旧需要“为我而存在”。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如今亲密关系的维持不仅仅需要线下的花前月下、耳鬓厮磨,偶尔还需要线上的悉心展演与用心记录。而就如同电影《叔叔》的导演杨曜恺曾说过的,“电影像恋爱,我们会从中想象下一个情人的模样”,我们也在这些“被围观的爱情”中不断进行着自我亲密关系的想象,以及两性、家庭、个人成长等更多议题的思考。

被故事情节深深打动、“仿佛看到了自己”,这自然是内心感知力的体现,但在热烈反应之后,恐怕在当下的生活里,让真诚与朴素的喜爱在内心归位,让爱的意义从短视频、营销号与喧哗的舆论场中适度剥离,才能使我们听见更为现实的对现代爱情的呼喊与祝愿。

参考文献:

[1]六周年的拉菲草 图书馆的30秒 ——那些被网络围观的爱情

https://mp.weixin.qq.com/s/qy-wyZho2IbqikdRMRSrPQ

[2] 盛兰. 情感的生产与消费[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 恋综为何一步步演变成道德围猎现场? | 界面 · 财经号

https://m.jiemian.com/article/6519937.html

[4] 董晨宇, 段采薏. 传播技术如何改变亲密关系:社交媒体时代的爱情[D].新闻与写作,2018

[5] 社会学家沈奕斐:今天爱情婚姻那么难,是因为我们“双标”和“既要又要” | 界面新闻

网址:真人秀等热点频出,“被围观的爱情”为何成为我们刻在DNA里的故事? http://c.mxgxt.com/news/view/148536

相关内容

南方人物周刊:我们为何围观明星的私生活?
娱乐圈背后的真实故事:明星们如何在爱与事业间挣扎?
盘点明星情侣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那些剧组里的爱情故事
为何难取悦的麦琳总被骂?她的真实故事让人心疼
余秀华:我所有的爱里面,对文字的钟情经久不衰
为爱坚守!六位娱乐圈男神的真情故事
名人的感人爱情故事.docx
明星背后的爱情故事:情感世界里的真实与虚幻
真实与光环:明星背后鲜为人知的情感故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