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应援、引导氪金、搅动舆论:收割饭圈,网络平台是推手!
疯狂打投、大额集资、热搜控评、谩骂互撕,饭圈不良粉丝文化引发广泛争议。设置规则推动集资、花式榜单引导氪金、热搜挂榜搅动舆论……在诸多饭圈乱象的背后,网络平台扮演的推手角色需要警惕。
1
比赛规则,实为集资规则
随着选秀节目的热播,饭圈集资逐步走进公众视野。所谓饭圈集资,是由明星后援会发起、由粉丝参与的,为明星募集资金用于参与应援、打榜投票、购买作品的行为,而选秀节目是饭圈集资的“重灾区”。
根据一些选秀节目的规则,选手排名由粉丝投票决定,排名靠前的选手可以“出道”。节目期间,后援会往往会在一些专门的粉丝社区平台发起募资,用粉丝捐助的资金大量购买节目运营方的会员账号、节目冠名商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投票权限,以此来拉高各自追捧明星的排名,选手“实力”与粉丝购买力直接挂钩。“为你喜爱的选手助力”成了为喜爱的选手集资“花钱”。
实际上,平台和商家所制定的不仅是比赛的规则,更是粉丝“集资生存战”的规则。在今年播出的《青春有你3》中,粉丝除了登录账号投票,还需要购买冠名节目的牛奶产品,通过扫描商品中夹带的“奶卡”进行投票。运营方将产品与粉丝投票捆绑,商家实现产品销售额的快速提升。
在粉丝“为爱发电”之后,“电”去了哪儿呢?
2
“为爱发电”成“为平台发电”
一张数字专辑,购买一次便可以永久收听。可一个人购买100张专辑,是为了什么?在饭圈,粉丝重复购买的非理性消费背后,是平台借由“榜单”诱导重复氪金,收割饭圈经济。
在某音乐数字专辑榜单中,数字唱片不仅依据销量划分为各种等级,而且通过销售日榜、周榜、年榜等各种榜单直接体现粉丝的购买力。销售成绩亮眼的平台则会发出“大字报”进行宣传,鼓动粉丝更加卖力地交出“氪金答卷”。
半月谈记者在某明星的专辑销售页面中发现,按平台规则,累计购买2张以上专辑可以升级明星专属铭牌,支持3张专辑可以解锁明星头像挂件,限时购买数字专辑最多的用户,可以获得明星的签名照。当时获得该福利的粉丝购买了181张专辑,花费近5000元。
在粉丝内部也设置了竞争性的榜单,购买最多的粉丝部落登上热度榜。在该明星的粉丝榜单中,半月谈记者发现,排名第一的团体购买了44万张数字专辑。
某艺人贴吧吧主告诉半月谈记者,专辑成百上千张地卖,杂志分批往回搬。如果有艺人想上杂志封面,杂志方会跟艺人工作室约定销量目标,并将具体认购数分配给粉丝。面对资方下发的“任务”,粉丝只能硬着头皮冲。
一些灰色产业链顺带滋生,平台则借助信息优势对粉丝经济挥下“最后一刀”。此前,某网络平台“年夜饭”活动一度引发公众热议。为了近距离接触偶像,粉丝花钱当“服务员”给偶像上菜。有网友曝出聊天记录,截图中显示黄牛报价6500元售卖“服务员”进场名额。类似的“进场名额”名目繁多、屡见不鲜,个别运营方打着“非卖品”“不公开售票”的幌子,实则与黄牛打“配合”,规避市场价格限制,炒出高价,获得更大利润空间。
3
暗中搅局,
挑唆粉丝群体谩骂互撕
饭圈互撕之风作为粉丝不良文化的代表备受诟病。回顾一些涉及谩骂互撕的饭圈事件可以看到,虽然冲锋在前的是粉丝,引爆“战争”的却是拥有平台背景的营销号及职业黑粉。在利益的驱动下,“黑白通吃“的营销号时常通过设置争议性的讨论话题,发布整齐划一的“黑通稿”、带偏舆论的“洗白文”以“拉踩”不同艺人。某些看似八卦、实则造谣的小道消息更是不断挑起粉群间的纷争。
业内人士透露,在饭圈,粉丝间撕得越激烈,给营销号带来的阅读量就越多,平台也就获得更多利益。“粉丝群体之内通常约定不给营销号热度。但如果营销号刻意发布谣言或黑料,粉丝就得被迫去控评,否则就会被另一家占据‘上风’。你来我往之间,摩擦就开始了。”
部分无底线的营销号一手制造了乌烟瘴气的网络空间,却在每次事件过后都能“巧妙隐身”,背后少不了平台的纵容。营销号为平台带来了流量,靠“热度”供养的平台产业链则默认这种“不撕不快”的畸形生态,甚至发起了“饭圈财”。
在某平台中,此前活跃着一批昵称中带有“八组”“兔区”等字眼的营销号。这些营销号数次发布引战内容,故意抛出挑动粉丝神经的言论。在该平台清查粉圈违规行为时,仅要求注册昵称中含有“爆料”“揭秘”“鹅组”等字样的账号进行昵称的修改。可这些营销号在集体改名过后,却又换了个“马甲”继续“重操旧业”,导致所谓“整顿”变成“走过场”。
在粉丝呼吁管理营销号的声音中,一些平台出于私利,不愿这股“戾气”停歇,让青少年粉丝继续成为这场流量竞赛的受害者。
4
规范平台势在必行
当前,平台渠道已成为粉丝追星的最主要方式,青少年粉丝群体的文化消费习惯、价值观塑造全面受到平台影响。净化饭圈生态、引导粉丝文化健康发展,必须严格规范平台,加大监管力度。
近期,中央网信办针对不良粉丝文化开展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后则要进一步深入清理平台涉粉丝群体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压缩平台内粉丝群体非理性追星空间,强化榜单、群圈等重点环节管理。
有关部门的清朗“组合拳”出招在前,平台的自我管理亦不能落后。首先,应当从产品设计的源头抓起,取消诱导粉丝应援打榜的产品功能,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打投;其次,平台制作网络综艺节目要把好价值导向关,不得刻意引战和炒作,在规则不得设置暗示和引导“花钱”“集资”的环节。另外,针对不良营销账号,平台应彻底戒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态,不搞双重标准。对于那些向普通账号下“狠手”、对带来流量的营销者“轻轻放下”的平台,相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严格捍卫制度权威。
来源:《半月谈》2021年第16期 原标题:《设置规则推动集资、花式榜单引导氪金、热搜挂榜搅动舆论:收割饭圈,网络平台是推手》
记者:杨淑馨(参与采写:钟霈琳、罗亚欣) | 编辑:徐宁
网址:推动应援、引导氪金、搅动舆论:收割饭圈,网络平台是推手! http://c.mxgxt.com/news/view/148678
相关内容
揭秘“饭圈”乱象的幕后推手 粉丝:精神控制很可怕大舆论场视域下网络新闻评论如何引导舆论
未成年人粉丝应援比例8%?职业打投、集资应援……饭圈背后生意经
饭圈乱象整治,不良粉丝文化乱象网络舆情传播分析
央视多次就“流量造星”发声引热议,“饭圈”负面标签化下的舆论呼吁
“饭圈”不能圈一切
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之后舆论信息变化情况分析
娱乐圈舆情频发 明星经纪公司怎么引导和应对舆论?
重拳整治饭圈乱象!28个追星平台获得融资,吸金超6.4亿元
从“走心”到“氪金” 从送咖啡到送金条 狂热的“应援文化”由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