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指南|纪实类访谈节目生存空间与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4-12-11 09:18

传媒内参导读:大众不需要访谈节目了,还是访谈节目始终没有呈现出观众想要的内容?《电视指南》专访中视节目创意研发基地模式创意总监谭震,从模式研发角度探究纪实类访谈节目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方向。

来源:《电视指南》杂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

文/迟迟

近几年,访谈类节目式微,但有这么一类节目逐渐增多:尽管自身定位纪实、真人秀、生活、美食等种种垂直品类,但都具有纪录式表达、访谈对话的方式、冷淡克制的气质以及制作精良的共同点,风格自成一派,不妨将其定义为“纪实类访谈节目”。

2018年下半年,《奇遇人生》《今晚九点见》《丹行线》《锋味》《鲁豫有约一日行》《不止于她》等纪实类访谈节目集中爆发,但似乎除了少数节目凭借高口碑、新话题刷屏外,大多数纪实类访谈节目影响力有限,更有甚者陷入空有高品质无人识的窘境。

随着《康熙来了》和《超级访问》两档访谈节目于2016年1月、2月先后停播,意味着演播室访谈的黄金年代结束。一部分访谈节目走向猎奇、情绪化方向,还有一部分则打破演播室模式,探索“访谈+”多种元素混搭风格,但都没有找到普适的方向,华少也在《今晚九点见》中透露,节目在策划时曾被质疑:这个社交网络发达的时代,根本不需访谈节目。

大众不需要访谈节目了,还是访谈节目始终没有呈现出观众想要的内容?《电视指南》专访中视节目创意研发基地模式创意总监谭震,从模式研发角度探究纪实类访谈节目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方向。在他看来:“每个节目有自己的社会功能,访谈类节目之前的功能被取代了,现在需要升级了。”于是,纪实类访谈节目应运而生。

高品质与独特气质成优势标签

纪实类访谈节目相对其他类型综艺而言,弱娱乐化,更重视内心、情怀、情感、思考等人文元素的挖掘,这也形成了此类节目与热门综艺截然不同的气质,有观众评价其“安静地呈现,有万钧之力”。目前,市场上影响力较大的纪实类访谈节目,离不开三大核心元素的加持:

明星个人IP:显性表现如朱丹的《丹行线》、谢霆锋的《锋味》、鲁豫的《鲁豫有约一日行》,隐性表现如阿雅的《奇遇人生》、华少的《今晚九点见》,还有文化跨界主持人许知远的《十三邀》,明星个人是贯穿节目的固定元素,而且明星多是主持人身份,非主持人的谢霆锋邀请的嘉宾也都是朋友,许知远的言谈富有深度和思考性,这也使得节目的节奏得当、气氛融洽。

组合元素的仪式感:比如《奇遇人生》为嘉宾定制独特的人生探索之旅,《今晚九点见》特定夜晚登门造访的方式,《锋味》在美食的制作、品尝过程中自然对话……纪实类访谈节目往往选择对嘉宾具有特别意义的元素与访谈相结合,不仅赋予了访谈仪式感,而且让嘉宾在相对熟悉或感兴趣的环境中更能激发真实的表达。

沉浸式访谈:《丹行线》里朱丹拜访十位印尼女性时,与她们一起工作、生活,《鲁豫有约一日行》里鲁豫走进大咖的日常生活,《今晚九点见》里华少参与体验嘉宾的夜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既是访谈者,也是参与者、观察者,纪实感与沉浸感油然而生。《不止于她》出品人林晶曾表示,“纪实”拥有不一样的角度和力量,“深度访谈”是两个独立灵魂的碰撞,结合在一起更能触达真实。观众也在受访者的生活中进一步消化理解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情绪缘起。

在谭震看来,主持人IP决定了节目的整体调性与节奏,“访谈+”概念承载起整期节目的内容量,沉浸式访谈则增加综艺性,三大核心元素串联起形式、内容、节奏的整体把控,促使纪实类访谈节目完善自有逻辑。

纪实类访谈节目为什么难做?

就2018年的六档纪实类访谈节目而言,导演如《奇遇人生》赵琦,是第一位同时获得艾美奖、伊文思奖、金马奖、圣丹斯大奖和亚太电影大奖的中国人,《丹行线》程工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极地》都是豆瓣9.4的高分作品;嘉宾有周杰伦、吴彦祖、黄晓明等高国民度艺人,也有杨幂、宋茜等流量派明星……纪实类访谈节目具备了诸多爆款要素,却始终难成具备大众影响力的爆款,究其原因,不是纪实类访谈节目难做,而是与大环境不匹配。

从传播角度来看,信息大爆炸、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观众对于一档访谈节目的需求正在减弱,而纪录片式的表达方式又为节目增添了克制冷静的氛围,进一步缩小受众圈,从根源处注定了纪实访谈类节目很难成为头部爆款。因此很多节目通过如一个亿的小目标、许知远和马东“尬聊”、郑钧炮轰音乐排行榜等爆款话题才能突破圈层。

从综艺市场来看,同文化类节目面临相似困境,在泛娱乐化的综艺市场上,纪实类访谈节目的冷淡克制风格并不占优势,甚至会被抢夺大量的关注度。而且当下最火的节目类型无论是选秀养成,还是观察真人秀,大多具有时间线上的成长变化,纪实类访谈节目则是一期一嘉宾,缺乏内在的关联,难以让观众产生持续的期待感,便在综艺竞争中落了下风。

从受众心理来看,访谈节目的观看成本越来越高。谭震表示,如《向往的生活》等慢综艺其实也可以归于访谈节目,综艺性更强、明星话题更多,正在慢慢消耗明星身上可挖掘的内容,“所以说,很多节目都取代了访谈节目的功能,观众能从这类节目中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少,爆点自然也越来越少。”

从节目自身来看,主持人IP是把双刃剑,赋予节目独特气质的同时,又让节目囿于这种气质,成为节目标签的同时,又让节目标签化。尤其是与演播室对话不同,纪实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容易走入要么感同身受要么难以代入的极端。

访谈类节目的下一站:真人秀化

“酒香也怕巷子深”,目前,纪实类访谈节目整个题材都处于弱势地位,即使是嘉宾够大牌、制作够精良的节目同样也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困境,除了自身风格特质偏冷淡外,更为关键的是缺少话题度和吸引力。

想找到发展方向,首先要明确观众需要什么。谭震给出了答案:第一,社交媒体足够丰富,已经取代了传统访谈节目的功能,观众不再只是想知道你的家庭和你的过去了;第二,观众现在看访谈节目,更多的是在看被访谈者在各种突发情况或者极致情境下的反应,甚至是更深层次地处理事情的态度和人生观,而非语言的展示和交流。

“以前访谈的是你的过去和现在,现在是访谈你是谁、你的人性是怎样的。”因此,同样凸显人性的真人秀成了可被嫁接的类型,去掉游戏和人设的真人秀化的访谈成为谭震较为看好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目前纪实类访谈节目与真人秀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比如《奇遇人生》探索“纪录片+综艺真人秀”深度结合的形式,让主持人阿雅与明星好友展开全球旅行,过程中的未知事件和真实表现为节目提供了丰富素材;比如《鲁豫有约一日行》定位为真人秀式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鲁豫探入嘉宾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不仅有聊有看还有互动体验。

或许随着访谈节目的进一步发展,纪实将成为一种外在表现,而更符合观众心理的真人秀变成了表达方式。但新问题也会随之产生:真人秀的设计如何满足访谈的真实需求?

在谭震看来,真人秀化的发展方向势必会为访谈节目嫁接新的创作逻辑,“未来,好的编剧将决定访谈类节目火爆与否”。所谓编剧,首先不能干扰正在发生的事件;其次对嘉宾不仅要了解背景、性格等,还能预测可能产生的反应;更重要的是把控好真人秀的度,一旦让观众感受到设计感,极易失去访谈节目真实的底色和功能,而仅仅被视作一档真人秀节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电视指南|纪实类访谈节目生存空间与发展方向 http://c.mxgxt.com/news/view/148890

相关内容

好看的访谈节目(有深度的访谈类节目)
电视上有哪些励志、创业、求职、成功名人访谈类的节目
明星采访节目有哪些,访谈类节目有哪些
网络访谈节目“谈话场”的构成与思辨
中国十大最好看的语言访谈类节目 访谈节目有哪些 语言访谈节目排行榜
访谈节目观察
国内知名的访谈类节目有哪些?十大访谈类节目你喜欢哪个?
电视访谈节目你知道多少?
明星访谈类节目中国如火如荼:另一类表演的秘密
访谈节目合作方案招商方案.ppt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