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据再无意义流量明星何价
图:蔡徐坤现已成为内地互联网流量最大的明星之一
既没有被大众熟悉的影视作品,也没有传唱度高的歌曲,却不妨碍蔡徐坤成为内地互联网流量最大的明星。微博用户三亿,他一条微博的点讚量就有一个亿,话题量、热度居高不下,夸张程度令人咋舌。近来内地主流媒体从网络水军入手,痛批此类明星的虚假热度。有粉丝出来喊冤,认为用水军一言以蔽之太过以偏概全,这些数据是他们辛苦打榜投票、积极评论转发才製造出来的,并非虚假。
粉丝拚流量
过去,多数艺人想红要靠公司捧;而在当下的内地,一个明星的诞生除了需要公司给资源外,粉丝的作用亦不容小视。内地的粉丝文化从日韩舶来,这种文化基於偶像製造业。但与日韩严格区分偶像与演员不同的是,在资本的介入下,内地的偶像可以出演主流电影、登上严肃的舞台。因此对於粉丝来说,追捧一个偶像就像操纵一个遊戏中的人物打怪升级一样:从配角到主角,从电视剧到电影,从小成本到大製作,从小明星到巨星。粉丝们迅速形成规模巨大的社群,并集中力量製造一个又一个的数据奇迹。他们相信数据代表市场,而市场是可以左右资本的。
为了向电影业、唱片业、广告商家证明自己偶像所拥有的巨大市场,谋求其给予资源,粉丝们会竭尽所能製造数据。在QQ音乐平台上,张艺兴的《梦不落雨林》专辑以每张二十七元(人民币,下同)的单价售出近九十四万张,成为专辑销售总榜冠军。其中单人购买量超过五百张的有九十二人,超过一千张的有四十五人,最多一个帐号买了一万九千张数码专辑。此外,粉丝还会通过电影包场、买偶像同款奢侈品并show到网上然后@品牌官微等行为,为偶像争取机会;粉丝也会租下美国时报广场LED广告位为偶像庆生。
在物质文化愈趋丰盈,精神生活却每况愈下的当下,偶像成为一种精神寄讬。市场为粉丝準备了各型各款、训练有素的偶像供他们挑选,通过偶像与粉丝间的各种互动,让彼此间建立想像共同体,满足粉丝们母性的释放、对伴侣的幻想、对强大的崇拜。在粉丝文化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身为粉丝从偶像处得到精神满足,相应地他们也要为偶像付出些什麼,如果不能付出金钱,那就付出时间。在採访一位内地当红小生的粉丝的时候,她说:“粉丝可以通过没日没夜地为偶像打榜投票,来奉献偶像,为他们争取资源和机会,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作‘用爱发电’。”在粉丝组织中,通常都会有一个数据组或者打投组,专门负责打榜和投票,这类人在粉圈中被称为“数据女工”。“数据女工”与水军或者机器外挂不同,粉丝们相信这是他们依靠对偶像的爱与热情做成的壮举,是自然发生的,也因此,这些数据是真实的、有效的。
曾尝过甜头
“数据女工”的工作十分繁杂,他们每人操控几十个帐号,既要“控评”,即控制评论区,保证舆论的热门内容是对偶像有利的。由於网络大环境对流量偶像的牴触,常常会有攻击的言论登上热评,这时粉丝群会利用自媒体的运行规则,迅速操作帐号点讚或者留言对偶像鼓励与讚美,把热门评论区洗牌,让不利言论沉底,为偶像、为自己,也为公众与资源持有者营造一片歌舞昇平的乌托邦。“控评”成功后,他们会锁定释放不利言论的人,通过截图等方式公开,号召其他粉丝应声通过留言和私信辱骂等方式,佔领其社交网络帐号,对其施加网络暴力,这种行为叫作“反黑”。
此外,他们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刷偶像的转评讚、排行榜之类的数据,从几十万几百万到几千万再到一个亿,这些刷出来的数据能在短时间内见效、变现。我们可以看到从Dior到LV等奢侈品牌都纷纷请来年轻的流量明星们做代言人,张艺谋、周星驰这些大导演也请过流量小生参与自己的电影,尝到了甜头的粉丝们将数据越堆砌越高,直至一发不可收拾。\
去年十一月,吴亦凡推出首张个人专辑《Antares》,专辑发行后迅速包揽了美国iTunes榜单的前三甲,前十名中有七首都是他的作品,力压美国乐坛当红的Ariana Grande以及Lady Gaga。随后美国iTunes认为吴亦凡专辑利用水军刷榜作弊,宣布不再将吴亦凡纳入美国iTunes榜单,其粉丝们愤怒异常。事实上,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粉丝们已经準备了几个月,他们集资百万,主要用来购买各大平台的帐号,目的就是为了在吴亦凡专辑发行后,抢佔各大榜单冠军。粉丝们不接受iTunes採取的措施,认为国外粉丝也有一人购买多张专辑的行为,何以到了他们就成为作弊。iTunes拒绝的原因大概很简单,这是一种利用资本暴力破坏行业规则的行为,会对行业起到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事实上,近些年看似越来越风靡的内地粉圈,只是资本市场的产物之一而已。粉丝们从头至尾所作所为都是基於市场的逻辑,不惜代价、不计手段。而基於内地巨大的人口规模与发达的互联网带来的聚合速度,天南地北的人们得以一呼百应,让粉丝们每一次的活动都显得血雨腥风。
沦票房毒藥
幸而,如今数据流量越来越成为一场自嗨。不仅排行榜第一名的歌曲没人听过,电影市场更是证明,流量明星所能撑起的票房最多两三亿,而他们对於口碑的副作用甚至会让一些本身质量不错、有希望衝击十亿票房以上的电影,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潦草收场。去年连续几齣採用流量明星的电影票房都不尽如人意,李易峰主演的《动物世界》在剧本製作都不错的情况下,各路粉丝上演了一场“黑粉大战”,电影始终难以形成口碑发酵,最终票房五亿收场;《欧洲攻略》请来了吴亦凡却只有1.35亿票房;杨幂主演的《宝贝儿》票房更是只有两千多万。如此,在粉丝追捧下,在业务上不求上进的流量变成了赚快钱的工具,但毕竟数据只是一时的。流量明星们越窜越高的数据就像一场恶性通货膨胀,当数字假到一定地步时,它就不再有意义;当流量失去意义,又没有留下脍炙人口的作品,那粉丝与偶像不过是浪潮退水后的一场笑话。
网址:当数据再无意义流量明星何价 http://c.mxgxt.com/news/view/152308
相关内容
微博怎么查看明星数据分析 如何查看微博明星的流量热度大数据时代,品牌如何科学评估明星商业价值?
流量明星数据造假现象频发 谁在给它们打造温床?
数据造假再升级,粉丝平台为流量明星们做了多少?
明星困在数据里
流量产业化背景下虚假数据剖析及其治理——基于明星粉丝打榜的分析
用大数据解读明星到底价值几何
光明日报评明星数据造假:流量造假只会透支信誉
“明星数据化”背后:谁为谁买单?
流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