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制造机 演员翻红器 网剧去明星化现象兴起
作者:萌贝贝
流量引争议,新面孔层出不穷
网剧堪称“新人制造机”的特质是圈内外公认的。热播古装剧《延禧攻略》让90后小花吴谨言C位出道,角色的“黑莲花”特质让她一出场便不走寻常路,成功把这张新面孔在路人心里留下烙印。
此前,2015年《匆匆那年》让少年感十足的白敬亭狂圈路人缘,在新人演员中崭露头角。盛一伦也凭借一部“奇葩”网剧《太子妃升职记》成功跻身新人行列。而自此之后,黄景瑜、许魏洲、邢昭林、刘昊然、谭松韵、吴倩等,越来越多的新人因网剧走红,网络热议度直线飙升,身价上涨、片约不断。
纵览今年的网剧作品,对比前两年《盗墓笔记》《蜀山战纪》等头部IP选择李易峰、杨洋、赵丽颖、陈伟霆等流量鲜肉、消化不同,毫无知名度的新人成为它们的主要“宠爱”对象。
去年年底,两部校园青春剧捧火了从没有演戏经验的胡一天,沈月也成为今年新版《流星花园》的女主角,而李兰迪成功考入中戏成为张新成的师妹,四位新人势头大好。
今年选择流量艺人的《烈火如歌》《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天意》等网剧均未有口碑上的优秀表现,网台联播的《甜蜜暴击》也未能掀起水花,反而是启用新人的《忽尔今夏》《快把我哥带走》等作品获得亮眼表现,一部青春校园、一部容易招黑的漫改剧却纷纷成功出圈。
网剧能有如此强的“造星”能力,与其市场属性、本身制作水准、角色人设、演员演技不无关系。纵观这些捧红新人的网剧,青春校园题材占比较重,此外近两年兴起的探案、悬疑题材紧跟其后,而最初剑走偏锋的“奇葩”网剧造星能力有明显下降。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优质内容的偏爱越发明显。
此外,网剧受众年轻化,18-35岁的用户是主要受众,对正值青春、初入职场或刚建立家庭的年轻人而言,互联网是其观剧渠道的首选,而青春、爱情、偶像等题材是女性观众的最爱,悬疑、探案内容则深受男性观众认可。从而针对这一人群的网剧更容易捧红新人。
如今,流量艺人对网剧口碑和播放量能起到的作用飘忽不定,也容易陷入政策、舆论的争议之中,从而较以往的“流量至上”理念,近两年的网剧市场也趋于冷静。没有天价片酬,新人的可控性又强,配合度高,自然更容易合作产出优质的内容,网剧“新人制造机”的标签也是名副其实。
大咖失效,“过气”演员接连翻红
今年影视剧遭遇“小年”,2018过半也未曾有类似去年的现象级作品现身,但也不乏中小成本内容突破圈层成为爆款的安利。
昨天疑似被下架的《镇魂》是今年成功出圈的力证,“镇魂女孩”们齐头并进同扛数据大旗,让朱一龙、白宇这两位演员顺利走红,超话跻身前三流量席位,影响力直线上升。
《延禧攻略》的热播也让聂远、秦岚、佘诗曼等实力派演员成为热搜宠儿,尤其是被称为“皇权贵胄专业户”的聂远,历经几年沉寂借此时机成功翻红,曝光值飙升。
而采用余文乐、任达华、林家栋这样超豪华阵容的《冒险王卫斯理》系列却没能获得预料之中的口碑,甚至有一部的豆瓣评分仅有4.2分。而坐拥杨幂、阮经天两位大咖的《扶摇》即便是网台联播也未能达到预计期待值,豆瓣口碑仅有4.8,这与去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现象级影响和6.4评分相差甚远。
2015年,《他来了,请闭眼》集结了霍建华、王凯、张鲁一等电视大咖,2016年,《如果蜗牛有爱情》《放弃我,抓紧我》《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等几部网剧也引来多位大咖加盟,迎来网剧爆发时代,10亿播放量成为头部网剧标配成绩,明星效应显著。
去年暑期档,《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等作品均未使用一线大咖或流量鲜肉,反而成为当年的现象级网剧。制作精良、剧本严谨、演技在线是这几部口碑、播放成绩双高网剧的共有特质。
《白夜追凶》火了“过气”演员潘粤明;《无证之罪》让秦昊成为网剧“新宠”,也让更多圈外人认识了饰演杀手李丰田的宁理老师。如果说《法医秦明》有效提升了李现的知名度,那《河神》则直接导致这位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演员一夜爆红。
图源:李现ing微博种种现象越发印证网剧市场的明星效应逐渐失效,大咖艺人再不是点击量和口碑的有效保障,而越来越多“过气”的二三线演员因为回归剧作走精品化路数的网剧成功翻红。
浇灭明星热,回归剧作以质取胜
流量和明星效应日渐失效,网剧制作方开始选择不当红的实力派或毫无经验的新面孔担纲主演。这样一来,以往主要花费在明星高片酬的经费得到极大程度的节省,从而更有效的助力作品剧本、制作等内容发力。好钢用在刀刃上,回归剧作本身后的网剧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正是因此,从去年开始便进一步奠定了网剧的精品化趋势。以往,影视行业从业者们普遍认为只有头部剧才能获取流量和口碑,如果作品难以跻身头部便会流落为陪跑身份,而是否被称之为头部的象征就是有没有大咖艺人和丰厚的资本加持。现如今,市场趋于冷静,观众也从被动变主动,拥有极高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之前,优酷马筱楠在采访中曾表示,“ 今年上半年有一个神奇的现象让大家稍微会觉得奇怪,就是所谓头部剧的头部效应消失了,所谓流量明星的流量效应消失了。曾经以为它会有头部效应,或者有足够强的流量,但最后并没有拉出高流量。”
比如备受期待的《莽荒纪》《扶摇》《新流星花园》等等,前赴后继地奔向扑街行列。现阶段的观众对一部剧的热爱或是否决定追剧早已不是原来因为一个明星或因为投资多少的噱头,更多的会回归内容本身,会关注故事如何、制作水准怎样、演员演技是否过关。
我们不能否认混迹饭圈的死忠粉依旧会以自己爱豆为中心选择看什么剧、看什么综艺,他们有很强的购买力,可以带来短期内可观的收益,但这些粉丝需要为爱豆付出金钱的地方不仅仅是追一部剧、买一份会员,再加上他们也具备正常的审美,追星也是理智的。“很喜欢他,但真的看不下去”一位不愿意透露自己偶像身份粉丝的内心独白。
放眼大千世界,即便把所有的粉丝做出整合,但在普通受众的对比之下他们的数量微乎其微。对于制作方、投资方或平台方而言,因为一滴水放弃一片海洋自然不值得,从而整个市场也从“流量为王”、“IP为王”,逐渐发展至现在回归“内容为王”。
市场驱动浇灭明星热现象,去明星化回归剧作成为当下网剧的首选之路,大咖、流量和高昂制作费等爆款网剧标配也逐渐“衰败”,面对上星难、网播竞争激烈的情况,审视内容、以质量取胜才是明智之举。
网址:新人制造机 演员翻红器 网剧去明星化现象兴起 http://c.mxgxt.com/news/view/153488
相关内容
演员打造人设如何包装(明星正面形象怎么打造)网红的兴起及走向
网红现象:名人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变体?
综艺节目的兴起,揭示了娱乐圈并不好混,演员,明星,网红的分流
武侠电影明星制造机制剖析.doc
王兴东:“重导演明星轻视编剧”已酿下苦果
演员形象“固定化”,观众会看腻吗?
互联网娱乐时代,明星形象经不起过度透支
网红“明星化”,这条路该怎么走?
网红城市现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