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星代言女性产品,品牌商的如意算盘

发布时间:2024-12-11 16:10

原标题:男星代言女性产品,品牌商的如意算盘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消费界,作者止水,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男星代言女性用品,品牌商打的是异性相吸,收割女粉的策略,狂热的女粉丝更愿意为喜欢的男明星打榜刷数据,相比起来,女明星的粉丝显得低调许多。

同时,为了面对不断冲击的新品牌,他们需要频换代言人抓住年轻用户的心智。但当市场越来越理智,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不是男明星比女明星更值钱,而是男明星更适应品牌公司的整个汇报和决策体系,这种体系从源头上就削弱了女明星的存在感。

为了迎合善变的年轻人,品牌们换代言人的动作也是越来越高频。

男明星成品牌新宠

稍微留意一下地铁、电梯、朋友圈面的广告,我们会发现,男星代言女性产品的情况越来越多。他们靓丽青春的外形,强大的人气号召力,成为很多品牌的新宠。在以女性代言为主的化妆品、护肤品当中,男明星的身影正在慢慢崛起。

从数据上来说,以护肤界龙头雅诗兰黛为例,据统计,总共签约了8位中国男明星,而同样的产品,女星代言只有5位。

而彩妆界的贵族,路易威登集团,签下的男女艺人也是不相上下。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那些掏钱的品牌广告主们在打什么算盘?

女粉更疯狂,打榜助力刷数据

最简单的答案也许可以归结为:粉丝群体以女性为主,异性相吸,男明星更有流量。

但流量这个抽象的概念,要转变成可供品牌广告决策的商业决策,又涉及了许多流程。

通常来说,广告主选择一位明星,会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数据和流量,轮博打投、控评反黑,这八个字几乎要成为一门当代显学;

第二:明星形象产品与产品的匹配程度;

第三:明星的未来事业发展。

除了有作品已经排上档期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可能埋着绯闻和法律道德的风险的雷。

先说第一点,数据和流量。那些年动不动就上亿,代言人比谁都换得勤快的外企快消品牌,通常会找那些麦迪逊大道的老牌广告公司,来帮助他们做营销决策。

如果是世界上最大传播集团,WPP旗下的华通明略,或者是4A广告公司奥美,他们通常还会做出一个五边形模型,来直观展示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

而那些奢侈品大牌,逼格自成一环,内部决策做完,只要在边上找个合作时间久的团队就行了。

但无论是哪种,因为他们都是外企,决策必须谨慎,说白了,就是邮件汇报链条长,从创意团队的员工,一层层上报到各个层级的领导,在这么长的流程里,怎么推荐一个代言人通过率最高,显然,数据和榜单是最方便展示的。

而这些数据,往往来源于一些现成的报告,类似秒针洞察、艺恩、艾漫数据、微博和腾讯的白皮书等等。

有榜单就有数据来源,而这些数据来源,可以被操纵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分析的底层数据基本都是取自百度、微博、豆瓣,爱优腾等公开平台。

在做数据方面,流量男明星的粉丝群体,是一把好手。关于数据女工的流水线,不绝于耳,在其他文章或视频里看到过很多。

虽然这些粉丝群体占比跟品牌消费者的整体数量比起来不算很大,但是在各平台创造出的声量却很大。

很多真正的消费者,反而不喜欢在平台上分享自己喜欢的明星,这就是新的追星模式和旧的追星模式的不同。

粉丝群体在内地娱乐圈的出现,以2004年的超女为发端,虽然也有过粉丝在大街上拦住路人,请求他们为李宇春、张靓颖投票的时光,但那更多是贴吧时代的产物,当互联网进入到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时代,一切都变了。

鹿晗第一次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就是因为一条转发曼联的微博评论数破了吉尼斯纪录。

2010年前后,刚好是韩国娱乐公司三大巨头SM、YG、JPY向中国粉丝进攻的节点。当年的EXO、Big band 、2 PM粉丝,把韩星营业区、粉丝打投、站姐集资那一套传授给国内粉丝,并且用在了归国四子身上。

到了2018年,大型选秀时代开启,也是先做男团,再做女团。相比之下,女明星的粉丝做数据的动力就弱了很多。

结果呈现在各个机构的报告上,数据就不是那么好看。所以,不是男明星比女明星更值钱,而是男明星更适应品牌公司的整个汇报和决策体系,这种体系从源头上就削弱了女明星的存在感。

(轮博:多个微博号轮流转发某一条微博、一个微博号多次转发某一条微博)

(打投:获得号之后利用手机,不断地帮人去投票刷量的一种方式。打投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黑科技刷,另外一种是人工投。)

(控评:操控评论,把微博上好的评论点赞回复使其上热评,不好的评论就要么不搭理要么举报使其避免出现在前列,多用来描述粉丝控制明星相关新闻下的评论走向。)

(反黑:举报或删除对dao明星有负面影响的评论或者留言)

情感欲望,成为男星代言锁定女性用户因素

其次,说到形象气质和产品的匹配程度。大多数男明星并不是女性产品的用户,但为什么品牌方还在抢着要男明星呢?

国内第一个用男明星代言的口红是娇兰。2016年,娇兰启用杨洋为代言人,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杨洋色。用男明星吸引粉丝买单,不是不行,这在开始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思路。

以口红为代表的很多女性消费产品,和情感欲望有很深的关联。广告狂人里面,就有两集是关于口红广告,打的就是这个点。

娇兰的广告反响不错之后,找男星代言口红突然就成了很多品牌的标配。就连画面都差不多,要不就是男明星把口红举在嘴角,要么就是脸颊印着女性唇印。

第一个这么做的是创意,之后还这么做的,就只能说是无脑跟风了。

是这些品牌缺钱找广告公司做创意吗?不是,预算不菲的品牌主们,之所以顶着被人说没创意的风险,还愿意这么操作,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这些充斥着男明星特写镜头的广告,能够帮助他们收割他们想要的群体。

注意,这个群体很多时候并不是指现在在买他们产品的人。

举个例子,在买他们产品的人。举个例子,蔡徐坤新代言的纪梵希,一支口红345块,和娇兰、迪奥、YSL一个级别,日常定位可以说是贵妇彩妆。

而花时间做数据的,往往是学生党或者是刚毕业没多久的新鲜人。就算为给哥哥们冲销量,也就只是短期行为而已。

品牌们看中的不是年轻群体现在的消费力,而是等他们钱包鼓起来之后的消费意向。进入到千禧年,如何抓住下一代年轻人,可以说是所有快消品牌乃至奢侈品共同的焦虑。

他们害怕层出不穷的消费新品牌夺走年轻人的注意力,那么就先用年轻人喜欢的明星,在他们心里留下个印象,这样等到他们毕业开始挣钱了,在同样类型的产品里,购买自己的可能性就更大。这就是所谓用户心智的占领,对快消品牌尤其重要。

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迎合善变的年轻人,品牌们换代言人的动作也是越来越高频。以前的代言人是三年五年一换,现在,一年为期的代言合同已经算是长的了。

【u盘式合作】才是主旋律,随插随走。品牌选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分了三六九等不同的Title。

剑走偏锋,直男成为新种草对象

除此之外,男星代言女性产品还有一个原因。是品牌并没有想促使女性消费,而是剑走偏锋,想从直男下手。

有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公众号还是微博、小红书都在以【爱她,就送她口红】为主题,测试男朋友到底认不认得口红色号。女朋友过生日到底是送SK-II好还是LAMER好,简直成了不少直男的送命题。

在这种理念的洗脑之下,当一位直男想起要给女朋友买生日礼物,一筹莫展,手足无措,更不想跟柜姐做太多业务交流,这时候他很可能倾向于速战速决,凭着广告印象,随便买了就完事了。

沈腾做自然堂的广告,张涵予给NARS站台,背后很有可能就是这样的营销思路。

说到这里,文章开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男星抢走了女星的活,并不是因为业务能力更强,而是在整个消费环境下,人造数据导致的决策层的刻板印象。

叠加品牌的年轻焦虑,形成的综合结果。这种结果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我认为,市场有自我纠正的可能,当资金源源不断向少部分人时,资源会被重新分配。表现在这里,就是美妆代言重新回到女星手里,而且这种趋势正在显现。

今年的娱乐圈开始,都开始讲女性故事,女性题材、女性力量,代言上也从流量男星转换为对女运动员的偏爱。

比如SK-II找来中国游泳女神刘湘在内的六名女性运动员,女排团队也成为宝洁的品牌活力大使,无论是4A公司还是广告主,都在反思,风向已变,营销界正在回归理性的途中,以后,流量男星的钱,没那么好赚了。

大人,时代变了。

男明星的受宠和品牌对于女性心理的把握不无相关,但是随着女性力量的崛起,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市场将会调整策略,不断关注到女性本身的力量。

当有更多女性对自己感到自信,并敢于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时,就是女性力量的进步。或许在未来,小鲜肉这种称谓还会存在,但只是作为多样性的一部分,而不是引流潮流,更不会主导大众。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网址:男星代言女性产品,品牌商的如意算盘 http://c.mxgxt.com/news/view/156501

相关内容

盘点那些男明星代言的护肤品品牌
为什么美妆品牌越来越爱找男明星“代言”?
怎么样邀请明星给产品代言丨代言品牌费用贵吗?
花高价明星代言产品究竟会带来多大的销量增长和品牌效应?
为何80%的美妆品牌让男星代言?看明星在营销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大数据时代,品牌如何科学评估明星商业价值?
明星商务代言:解锁品牌新高度
明星商务代言:品牌跃升的金色桥梁
2024女星代言图鉴:谁是品牌新宠?
杨幂代言的十大品牌 杨幂十大顶级代言 杨幂代言的高奢品牌盘点

随便看看